水冷电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533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水冷电极电缆,主要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包含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接头组合、外软体铜导线、固定螺母、绝缘板、水冷电极及外橡胶管;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包括连接螺母、带锥度的固定管、内软体铜导线及内橡胶管;其中,该外软体铜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组合内,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外软体铜导线的外面套装有外橡胶管;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一端与感应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内软体铜导线的外部套装有内橡胶管。借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水冷电缆的长度,并且安装更换方便且周期短,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电极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的水冷电极电缆。
技术介绍
当前,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是市场普遍使用的一种熔炼炉,其既节能,又环保。由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在工作过程中既需要通电又需要通水,所以该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就要使用一种水冷电缆为其提供电和水。上述的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在使用时,内部坩埚在熔炼完成后,要把溶液倾倒出来,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要跟着坩埚一起翻转,长时间的翻转,就会造成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磨损。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更换,否则就会漏电漏水,造成事故。但是,真空室外的水冷电缆不会磨损,也不需要更换。由于现有的水冷电缆都是整体结构,即从真空室内到真空室外都是一根水冷电缆,故更换水冷电缆时,必须更换全部的水冷电缆,这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安装整根水冷电缆十分困难,安装周期长,而且整根水冷电缆的电能损耗较大。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水冷电缆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配合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用的水冷电缆,能够解决现有的水冷电缆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其不仅安装方便,还能够降低安装成本,提高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冷电极电缆,主要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包含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接头组合、外软体铜导线、固定螺母、绝缘板、水冷电极及外橡胶管;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包括连接螺母、带锥度的固定管、内软体铜导线、及内橡胶管;其中,该外软体铜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组合内,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外软体铜导线的外面套装有外橡胶管;该水冷电极借由固定螺母固定在绝缘板上,而绝缘板又固定在真空室的外壁上;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两端固定着带锥度的固定管,而该带锥度的固定管外安装连接螺母;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一端与感应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内软体铜导线的外部套装有内橡胶管;同时,该水冷电极是一个中空结构,既通水又通电的部件,其两端分别为锥头和平头,所述的锥头伸入至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带锥度的固定管的内部,使水冷电极与内软体铜导线连接;所述的平头分为两段,即较粗的一段和较细的一段,该较粗的一段的表面有马牙齿,固定着外橡胶管,而该较细的一段有内孔,可固定内软体铜导线,使水冷电极与内软体铜导线连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中该接头组合上固定有接头进水管和接头连接板。较佳的,前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中该外橡胶管和内橡胶管都是耐热耐压的橡胶管。[0011 ] 较佳的,前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中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无磁性管卡,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的无磁性管卡将外橡胶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冷电极和接头组合上,而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无磁性管卡将内橡胶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带锥度的固定管上。较佳的,前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中该锥头与带锥度的固定管的锥度是匹配的。较佳的,前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中该水冷电极的平头的较细的一段的根部有至少一个切口。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水冷电极电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由本技术,可以减少水冷电缆的长度,并且安装更换方便且周期短,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能耗。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水冷电极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的剖面图。图3:表示本技术的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剖面图。图4:表示本技术的水冷电极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水冷电极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剖面图。在本技术中,水冷电极电缆包括两部分,即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A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B ;借由水冷电极,所述的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A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B连接在一起。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A包括接头组合1、至少两个无磁性管卡2、外软体铜导线3、多个固定螺母4、绝缘板5、水冷电极6、外橡胶管7、接头进水管8和接头连接板9。其中,该接头组合I的内部安装固定螺栓,外部安装固定螺母,从而把外软体铜导线3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组合I内,同时,该接头组合I上固定有接头进水管8和接头连接板9,该接头进水管8连接外部水源,而接头连接板9连接外部供电设备。该外软体铜导线3的另一端与水冷电极6连接,该外软体铜导线3的外面套装有外橡胶管7,该外橡胶管7的两端分别用无磁性管卡2固定在水冷电极6和接头组合I上。该水冷电极6借由固定螺母4固定在绝缘板5上,而绝缘板5又固定在真空室的外壁上,而水冷电极6的两端分别与外软体铜导线3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该外橡胶管7是耐热耐压橡胶管,而水冷电极6与绝缘板5的固定方式不限定于靠固定螺母4固定连接,可以依实际情况而定。同时,绝缘板5固定在真空室的外壁上的固定方式也不限定,可以采用黏贴固定、螺母、螺栓固定等,只要保证绝缘板5固定即可。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B包括两个连接螺母10、两个带锥度的固定管11、内软体铜导线12、内橡胶管13及至少两个无磁性管卡14。其中,该内软体铜导线12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带锥度的固定管11,而该带锥度的固定管11外各安装一个连接螺母10,用于连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感应加热炉,即保证内软体铜导线12的一端与感应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水冷电极6连接。该内软体铜导线12的外部套装有内橡胶管13,并分别用无磁性管卡14固定在所述的固定管11上,该内橡胶管13也是耐热耐压的橡胶管。同时,借由连接螺母10,可以方便的更换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水冷电极的剖面图。具体来说,该水冷电极6是一个中空结构,既通水又通电的部件,其两端分别为锥头61和平头62。所述的锥头61伸入至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带锥度的固定管11的内部,并与之接触良好,保证水冷电极6与内软体铜导线12连接,即锥头61与所述固定管11的锥度是匹配的。所述的平头62分为两段,即较粗的一段和较细的一段,该较粗的一段的表面有马牙齿,用来固定外橡胶管7,而该较细的一段设有内孔,用来固定外软体铜导线3,保证水冷电极6与外软体铜导线3连接。另外,该较细的一段的根部有至少一个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电极电缆,主要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接头组合、外软体铜导线、固定螺母、绝缘板、水冷电极及外橡胶管;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包括连接螺母、带锥度的固定管、内软体铜导线及内橡胶管;其中,该外软体铜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组合内,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外软体铜导线的外面套装有外橡胶管;该水冷电极借由固定螺母固定在绝缘板上,而绝缘板又固定在真空室的外壁上;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两端固定着带锥度的固定管,而该带锥度的固定管外安装连接螺母;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一端与感应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内软体铜导线的外部套装有内橡胶管;同时,该水冷电极是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为锥头和平头,所述的锥头伸入至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带锥度的固定管的内部,使水冷电极与内软体铜导线连接;所述的平头分为两段,即较粗的一段和较细的一段,该较粗的一段的表面有马牙齿,固定着外橡胶管,而该较细的一段有内孔,可固定内软体铜导线,使水冷电极与内软体铜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电极电缆,主要应用于真空感应加热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和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 该真空室外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接头组合、外软体铜导线、固定螺母、绝缘板、水冷电极及外橡胶管;该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包括连接螺母、带锥度的固定管、内软体铜导线及内橡胶管; 其中,该外软体铜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接头组合内,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外软体铜导线的外面套装有外橡胶管;该水冷电极借由固定螺母固定在绝缘板上,而绝缘板又固定在真空室的外壁上;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两端固定着带锥度的固定管,而该带锥度的固定管外安装连接螺母;该内软体铜导线的一端与感应加热炉连接,另一端与水冷电极连接;该内软体铜导线的外部套装有内橡胶管; 同时,该水冷电极是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为锥头和平头,所述的锥头伸入至真空室内的水冷电缆的带锥度的固定管的内部,使水冷电极与内软体铜导线连接;所述的平头分为两段,即较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慧玲王德安潘学军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晶磁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