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烟叶发酵适宜度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490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烟叶发酵适宜度识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以及待测烟叶样品供试液;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采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地采用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4种不同溶剂提取烟叶不同极性成分,根据烟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引起的紫外光谱差异,能够整体、宏观地对烟叶的发酵程度作出准确判别,建立了量化判别烟叶发酵度识别方法并做了科学验证,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科学可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分析
,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制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以及待测烟叶样品供试液;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采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本专利技术科学合理地采用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4种不同溶剂提取烟叶不同极性成分,根据烟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引起的紫外光谱差异,能够整体、宏观地对烟叶的发酵程度作出准确判别,建立了量化判别烟叶发酵度识别方法并做了科学验证,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科学可行。【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分析
,涉及一种烟叶发酵适宜度的识别方法,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卷烟工业将经过打叶、复烤而未经发酵的干烟叶称为新烟。新烟不适宜吸食,更不宜直接用来进行卷烟工业生产,还必须进行发酵处理。在此过程中,烟叶的青杂气和刺激性将大大减少,香味显露,吃味醇和,颜色均匀并加深。但随着储存时间的不断延长,烟叶质量又会朝变坏的方向发展,烟叶色泽过暗,弹性不足,香气缺少。因此,需要对烟叶的发酵程度进行控制,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烟叶的适宜发酵度。对于烤烟发酵度的控制指标或评价方法,目前尚处在研究阶段。汤朝起等以S值作为特征指标,研究s值的变化规律与烟叶发酵质量的关系,经过评吸,认为当S值达到5.1左右时,烟叶质量最好。郁建平等研究认为烟叶的品质与烟叶的颜色密切相关,可作为烟叶发酵质量的评价指标,颜色用吸光度表不,A在0.40?0.55时,烟叶质量最好,A大于0.55或A小于0.40时,烟叶质量较差。黄乐平等人以云南烟叶为样品,进行碘值法判断烟叶醇化程度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当滴定值小于1时,表明烟叶样品为未开始发酵或正在发酵,当滴定值大于1小于5时,表明烟叶样品已经发酵完全,当滴定值大于5时,表明烟叶发酵过度。上述有关烟叶发酵度的研究中,仅对烟叶发酵过程中某一类化学成分或某项指标进行分析来评价烟叶的发酵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如吸光度值仅从颜色变化(外观)方面来评价烟叶的发酵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碘值法仅能通过烟叶中的还原性物质(部分化学成分)多少评价烟叶的发酵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这些方法用于烟叶发酵度的判定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烟叶化学成分复杂,其包括羰基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蛋白质及其含氮化合物、生物碱和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酶、有机酸、酚类化合物、色素、矿物质等,烟叶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和抽吸品质)优质,是烟叶所含化学成分的综合外在和内在体现,所以仅从颜色变化(主要是色素类成分)或氧化能力强弱(还原性物质多少)来评价烟叶的发酵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是不全面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烟叶发酵度识别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基于不同发酵度烟叶的紫外光谱差异,快速、便捷、整体宏观地评价烟叶发酵适宜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烟叶发酵度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1.制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以及待测烟叶样品供试液;52.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S3.采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烟叶经过相当时间的储存过程后,在颜色、香气、吃味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过储存的烟叶品质的变化称之为自然醇化。S1或S2所述的适度发酵烟叶,为自然醇化过程中感官评吸打分最高时的烟叶。S1所述烟叶样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为是采用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4种不同溶剂提取烟叶不同极性成分制备得到供试液;优选地,S1是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烟叶0.lg,依次以25ml石油醚、25ml氯仿、50ml无水乙醇、50ml水回流提取lh,过滤得到石油醚提取液、氯仿提取液、水提取液、无水乙醇提取液,将石油醚提取液、氯仿提取液、水提取液分别用相应溶剂稀释2倍,将无水乙醇提取液用无水乙醇稀释20倍。S2是在190nm~400nm波长范围内建立紫外光谱图库。优选地,S2所述烟叶样品紫外光谱采集方法为,将制备的烟叶样品供试液置1cm石英比色皿中,以相应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190nm~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的不同溶剂部位紫外光谱图,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 S3所述对比主要基于紫外光谱形状特征、光谱匹配因子、特征谱峰峰面积的比对。优选地,S3所述的待测烟叶样品发酵适宜度判别方法为,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紫外光谱形状特征、光谱匹配因子、特征谱峰峰面积比对,三者均相近时,判别待测烟叶发酵度为适宜。所述紫外光谱形状特征比对为: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光谱图进行峰数、峰位、峰形的相似性比对,二者越相近,待测烟叶发酵度越适宜。所述紫外光谱匹配因子比对为,按下式计算:【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烟叶发酵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51.制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以及待测烟叶样品供试液;52.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53.采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或S2所述的适度发酵烟叶,为自然醇化过程中感官评吸打分最高时的烟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烟叶样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烟叶0.lg,依次以25ml石油醚、25ml氯仿、50ml无水乙醇、50ml水回流提取lh,过滤得到石油醚提取液、氯仿提取液、水提取液、无水乙醇提取液,将石油醚提取液、氯仿提取液、水提取液分别用相应溶剂稀释2倍,将无水乙醇提取液用无水乙醇稀释2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烟叶样品紫外光谱采集方法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将制备的烟叶样品供试液在190nm~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的不同溶剂部位紫外光谱图,以相应溶剂为空白对照,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烟叶发酵适宜度判别方法为,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紫外光谱形状特征、光谱匹配因子、特征谱峰峰面积比对,三者均相近时,判别待测烟叶发酵度为适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谱形状特征比对为,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光谱图进行峰数、峰位、峰强度、峰形的相似性比对,二者越相近,待测烟叶发酵度`越适宜。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匹配因子按下式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谱峰峰面积比对为,计算烟叶样品紫外光谱图中石油醚部位295nm~208nm、氯仿部位325nm~235 nm、乙醇部位290nm~198 nm、水部位340nm~270nm波长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烟叶发酵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以及待测烟叶样品供试液; S2.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适度发酵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建立适度发酵烟叶的紫外光谱图库;S3.采集待测烟叶样品的紫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图库中对应的同产区同等级烟叶的光谱图进行对比,判别待测烟叶的发酵适宜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华杨庆肖明礼陈越立包秀萍李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