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2553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构建生态护岸的生态工程技术。是将城市区域河(湖)底泥与颗粒组分物填充生态袋,用于在水泥硬质化河湖岸边构建生态堤,在生态袋与原岸带间填充底泥和其他组分的混合物,然后种植灌丛和苔草等高净化能力植物,构建底泥就地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实现城市污染的河湖底泥就地处理,减少运输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利用构建的底泥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复合系统,实现底泥的生态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形成的近自然植物生态带可以拦截、吸收地表径流携带入河(湖)的面源污染物,消减污染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构建生态护岸的生态工程技术。是将城市区域河(湖)底泥与颗粒组分物填充生态袋,用于在水泥硬质化河湖岸边构建生态堤,在生态袋与原岸带间填充底泥和其他组分的混合物,然后种植灌丛和苔草等高净化能力植物,构建底泥就地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是实现城市污染的河湖底泥就地处理,减少运输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利用构建的底泥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复合系统,实现底泥的生态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形成的近自然植物生态带可以拦截、吸收地表径流携带入河(湖)的面源污染物,消减污染水平。【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湖水系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流域内由于农田开垦、植被破坏等原因,水土流失加剧。城市为了维持明水景观,构建堤坝等设施,导致河湖底泥积累速度加快,影响了城市蓄水防洪等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城市区河湖区积蓄有大量污染物的底泥处理就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大量的有机质碎屑、有毒难降解物质、重金属等在河湖底泥中沉积,导致底泥污染加剧。在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较大时,底泥对这些污染物起到富集作用;而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后,这些沉积于底泥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在底泥中发生复杂的变化,继而向水体释放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乃至破坏,进而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针对污染河湖底泥的处理,目前多采用疏浚后集中处理,通过水力或机械方法挖除湖泊底泥表层的污染物,再进行输移处理,减少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虽然疏浚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河流的污染状况,但由于疏浚后的底泥依然需要进行后续处理,挖掘相应的弃料坑进行填埋,运费与挖掘费用也加大了底泥疏浚的成本;而底泥中蕴含的大量污染物也会进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环境问题。现有专利中针对河湖底泥处理方法的描述也有很多,例如一种利用改性沸石原位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方法(CN103408209A)、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及方法(CN103408207A)、适用于浅窄型混杂水河道的多级水质生态净化系统(CN103351084A)、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CN103334469A)、受污染底泥处理装置(CN203307188U)但多局限于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变底泥的理化性质,忽视了生物与生态的联合作用,且都需要进行异地处理,无形间增加了运输的成本。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与湖泊的水污染问题的日趋加重,污染底泥的处理也成为热点问题,如何对底泥低成本,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将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底泥疏浚后处理技术方面的不足,依据河湖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提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将河(湖)底泥疏浚输送到河湖岸边,并与粗、细材料组分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构成底泥混合基质,将该底泥混合基质充填到耐腐蚀,永久不可降解,并且具有良好透水性性能的生态袋中,在距离河(湖)岸1-2米处堆积该生态袋,并利用锚固桩锚固构建成生态堤,生态堤面高于水面约50-80cm,在生态堤与原河(湖)岸带间填充底泥混合基质,并在底泥混合基质上种植高效去除污染物并具有环境美化功能的植物,植物可为灌丛植物和草本植物。实现对岸带地表径流携带面源污染的截留,底泥与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具有景观美化、生态护岸等多种功能,实现底泥低成本、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的目标。底泥和粗、细材料组分组成底泥混合基质按重量比例为: 粗材料组分20%-40% 细材料组分20%-40% 底泥组分40% 各组分之和为100% ; 所述的粗材料组分为钢渣、火山渣、炉灰渣、砾石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细材料组分为珍珠岩、沸石、蛭石、火山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细材料组分直径小于5 mm,粗材料组分直径大于10 mm ; 所述的在混合基质上种植高效去除污染物并具有环境美化功能的植物,可为灌丛柳和苔草,两者的种植密度为:灌丛柳I株/m2,苔草5株/m2,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城市河湖底泥疏浚后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减少运输成本,减轻对其它环境的影响。通过利用底泥与其它组分构建的就地处理系统,生长的植物与微生物可对底泥物理化学特性有较好的改良作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消减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底泥结构组分的修复,实现无害化目标; 2、河湖底泥构建的就地处理系统在针对底泥进行修复的同时,一定程度改善了河流水质,同时对汇入河湖的径流污染有着一定程度的截留作用; 3、利用河湖底泥构建的近自然护岸就地处理系统,还可实现生态护岸,城市休闲娱乐区景观美化等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宣传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为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1.生态堤,2.植物,3.底泥混合基质,4.铺固粧。【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水体深度为Im的人工湖,取底泥混合基质装入生态袋,距离湖岸2米处堆积生态袋形成生态堤,堤面高于水面50cm,并锚固。底泥混合基质为底泥与粗材料组分炉渣、细材料组分蛭石按40%:40%:20%的重量比例均匀混合而成,再将底泥混合基质充填于原湖岸和生态堤之间,然后每平米种植I株灌丛柳,5株苔草。实施例2: 在水体深度为2 m的河岸,将底泥与粗材料组分炉渣和砾石,细组分珍珠岩按40%:20%:40%的重量比例均匀混合成底泥混合基质,取底泥混合基质入生态袋,距离河岸I米处堆积生态袋形成生态堤,并锚固,堤面高于水面60cm。再将底泥混合基质充填于原河岸和生态堤之间,然后每平米种植I株灌丛柳,5株苔草。实施例3: 在水体深度为3 m的河岸,将底泥与粗材料组分钢渣和砾石,细材料组分珍珠岩和火山灰按40%:30%:30%的重量比例均匀混合成底泥混合基质,取底泥混合基质装入生态袋,距离河岸1.5米处堆积生态袋形成生态堤,并锚固,堤面高于水面70cm。再将底泥混合基质充填于原河岸和生态堤之间,然后每平米种植I株灌丛柳,5株苔草。实施例4: 在水体深度为3m的湖岸,将底泥与粗组分炉渣和火山渣,细组分沸石按40%:25%:35%的比例均匀混合成底泥混合基质,取底泥混合基质装入生态袋,距离湖岸I米处堆积生态袋形成生态堤,并锚固,堤面高于水面80cm。再将底泥混合基质充填于原湖岸和生态堤之间,然后每平米种植I株灌丛柳,5株苔草。【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将河或湖底泥疏浚输送到河或湖岸边,并与粗、细材料组分按一定重量比例均匀混合构成底泥混合基质,将该底泥混合基质充填到耐腐蚀,永久不可降解,并且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生态袋中,在距离河或湖岸1-2米处堆积该生态袋,并利用锚固桩锚固构建成生态堤,生态堤面高于水面约50-80cm,在生态堤与原河或湖岸带间填充底泥混合基质,并在底泥混合基质上种植高效去除污染物并具有环境美化功能的植物,植物为灌丛植物和草本植物, 底泥和粗、细材料组分组成底泥混合基质按重量比例为: 粗材料组分20%-40% 细材料组分20%-40% 底泥组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湖底泥就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河或湖底泥疏浚输送到河或湖岸边,并与粗、细材料组分按一定重量比例均匀混合构成底泥混合基质,将该底泥混合基质充填到耐腐蚀,永久不可降解,并且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生态袋中,在距离河或湖岸1‑2米处堆积该生态袋,并利用锚固桩锚固构建成生态堤,生态堤面高于水面约50‑80cm,在生态堤与原河或湖岸带间填充底泥混合基质,并在底泥混合基质上种植高效去除污染物并具有环境美化功能的植物,植物为灌丛植物和草本植物,底泥和粗、细材料组分组成底泥混合基质按重量比例为:粗材料组分          20%‑40%细材料组分          20%‑40%            底泥组分            40%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的粗材料组分为钢渣、火山渣、炉灰渣、砾石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重量比例混合;所述的细材料组分为珍珠岩、沸石、蛭石、火山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以任意重量比例混合;所述的细材料组分直径小于5 mm,粗材料组分直径大于10 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光王忠强王天弛边红枫盛连喜杨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