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学文专利>正文

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070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仿生飞鸟的拍翅飞行是人类的梦想之一。在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中,电机通过转动轴、轴承滑轮、错位带动飞轮形成轴传动,经曲柄连接转动轴、轴承滑轮、上下平衡运动器、摇杆机构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经曲柄通过轴传动驱动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左右两端滑轮及连接左右摇杆的销轴和轴承滑轮在滑槽内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构造精巧,可以用于各种机器飞鸟和各种工业机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自然界飞行生物扑翼飞行机械的扑动系统,尤其涉及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
技术介绍
扑翼,就是一种能像鸟那样掮动翅膀飞行。看见鸟儿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着,人类就尝试飞行,一直是很直观地模仿鸟类,用各种鸟羽或其他人造物,制成翅膀,“安装”在人的身上。在经历了许多失败之后,人类逐渐认识到单纯的利用羽翅是不能飞行的。随着现代材料、动力、加工技术,扑翼虽然已经能够实现较好的飞行与控制,但距实用仍有一定差距,在近期内仍无法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仿鸟扑翼飞行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I)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形成轴传动,经曲柄(6)连接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机构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9)经曲柄(6)通过轴传动驱动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左右两端滑轮(12)、(13)及连接左右摇杆(10)、(11)的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相应的滑槽内运动。所述电机⑴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⑷和电机支座(22)、(23)固装于装置基座上,经错位带动飞轮(5)连接曲柄(6)的下端形成轴传动,分别驱动左右扑翼。所述电机(I)经过轴传动驱动左右扑翼,其轴传动是由曲柄(6)通过转动轴(7)连接错位带动飞轮(5)与上下平衡运动器(9)相连,上下平衡运动器(9)内滑轮(12)、(13)、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可在相应滑槽内滑动,驱动摇杆(10)、(11)上下拍打运动。所述摇杆(10)、(11)通过轴(27)、(28)、轴承滑轮(29)、(30)与翼支座(25)、(26)固定在装置基座(24)上。摇杆(10)、(11)以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连接着上下平衡运动器(9),在摇杆(10)、(11)连接位置上开设有滑槽(20)、(21),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上下平衡运动器(9)传动作用下驱动摇杆(10)、(11)上下拍打运动。所述滑轮(12)、(13)、随上下平衡运动器(9)的上下带动于翼支座(25)、(26)的滑槽(18)、(19)内相应滑行。所述电机支座(22)、(23)、翼支座(25)、(26)分别与基座(24)固定连接;电机(I)、电机支座(22)、(23)、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通过转动轴(2)连接;曲柄(6)下端固连于错位代动飞轮(5)上,曲柄(6)的上端通过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翼支座(25)、(26)以轴相连。本专利技术具有最显著特点是采用轴传动机构,上下平衡运动器对摇杆作了严格对称定位,利用曲柄对整个装置进行轴传动的带动,并借助滑轮的滑动减轻传动阻力,使扑动更流畅且减低重力作用对装置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组合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传动部件组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左扑翼部件组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右扑翼部件组分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电机1、传动轴2、轴承滑轮3、轴承滑轮4、错位带动飞轮5、曲柄6、传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摇杆11、滑轮12、滑轮13、连接销轴14、连接销轴15、轴承滑轮16、轴承滑轮17、滑槽18、滑槽19、滑槽20、滑槽21、电机支座22、电机支座23、基座24、翼支座25、翼支座26、轴27、轴28、轴承滑轮29、轴承滑轮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施中,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⑴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形成轴传动,经曲柄(6)连接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机构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9)经曲柄(6)通过轴传动驱动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左右两端滑轮(12)、(13)及连接左右摇杆(10)、(11)的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相应的滑槽内运动。所述电机⑴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和电机支座(22)、(23)固装于装置基座上,经错位带动飞轮(5)连接曲柄(6)的下端形成轴传动,分别驱动左右扑翼。所述电机(I)经过轴传动驱动左右扑翼,其轴传动是由曲柄(6)通过转动轴(7)连接错位带动飞轮(5)与上下平衡运动器(9)相连,上下平衡运动器(9)内滑轮(12)、(13)、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可在相应滑槽内滑动,驱动摇杆(10)、(11)上下拍打运动。所述摇杆(10)、(11)通过轴(27)、(28)、轴承滑轮(29)、(30)与翼支座(25)、(26)固定在装置基座(24)上。摇杆(10)、(11)以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连接着上下平衡运动器(9),在摇杆(10)、(11)连接位置上开设有滑槽(20)、(21),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上下平衡运动器(9)传动作用下驱动摇杆(10)、(11)上下拍打运动。所述滑轮(12)、(13)、随上下平衡运动器(9)的上下带动于翼支座(25)、(26)的滑槽(18)、(19)内相应滑行。所述电机支座(22)、(23)、翼支座(25)、(26)分别与基座(24)固定连接;电机(I)、电机支座(22)、(23)、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通过转动轴(2)连接;曲柄(6)下端固连于错位带动飞轮(5)上,曲柄(6)的上端通过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翼支座(25)、(26)以轴相连。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1)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形成轴传动,经曲柄(6)连接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机构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9)经曲柄(6)通过轴传动驱动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左右两端滑轮(12)、(13)及连接左右摇杆(10)、(11)的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相应的滑槽内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I)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错位带动飞轮(5)形成轴传动,经曲柄(6)连接转动轴(7)、轴承滑轮(8)、上下平衡运动器(9)、摇杆(10)、(11)机构驱动左右扑翼同步拍打运动;上下平衡运动器(9)经曲柄(6)通过轴传动驱动运动器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运动器内左右两端滑轮(12)、(13)及连接左右摇杆(10)、(11)的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在相应的滑槽内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通过转动轴(2)、轴承滑轮(3)、(4)和电机支座(22)、(23)固装于装置基座上,经错位带动飞轮(5)连接曲柄(6)的下端形成轴传动,分别驱动左右扑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鸟扑翼飞行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经过轴传动驱动左右扑翼,其轴传动是由曲柄(6)通过转动轴(7)连接错位带动飞轮(5)与上下平衡运动器(9)相连,上下平衡运动器(9)内滑轮(12)、(13)、连接销轴(14)、(15)和轴承滑轮(16)、(17)可在相应滑槽内滑动,驱动摇杆(10)、(11)上下拍打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胡学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