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81161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7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的步骤如下:(1)挑取新鲜的茭白茎,切碎、杀青、烘干、粉碎,将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及烘熟的大豆和生玉米粉碎;(2)将葡萄糖、蔗糖、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作为A组分;(3)将称好的大豆粉、麦芽粉、酵母粉、茭白茎粉混匀,作为B组分;(4)用水将琼脂加热融化,再加入山梨酸,煮沸,冷却,加入氯化胆碱及胆固醇,作为C组分备用;(5)将A组分倒入B组分,搅拌均匀,再加入C组分,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倒入保鲜盒中,完全冷却凝固后置于4℃冰箱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配制简便等特点,适于标准试虫的大规模、长期、继代饲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的步骤如下:(1)挑取新鲜的茭白茎,切碎、杀青、烘干、粉碎,将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及烘熟的大豆和生玉米粉碎;(2)将葡萄糖、蔗糖、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作为A组分;(3)将称好的大豆粉、麦芽粉、酵母粉、茭白茎粉混匀,作为B组分;(4)用水将琼脂加热融化,再加入山梨酸,煮沸,冷却,加入氯化胆碱及胆固醇,作为C组分备用;(5)将A组分倒入B组分,搅拌均匀,再加入C组分,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倒入保鲜盒中,完全冷却凝固后置于4℃冰箱保存。本专利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配制简便等特点,适于标准试虫的大规模、长期、继代饲养。【专利说明】 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人工饲料和规模化饲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近年来,植食性昆虫的人工饲养日益引起重视。人工饲养主要根据两方面的需要:一是用来研究基础理论课题,如研究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生态、昆虫毒理等;二是用来研究害虫的防治,如新型杀虫剂的研制,害虫的抗性研究等。目前,该虫的防治重点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新型生物农药及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方面,而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抗性机制的研究都需要一批不受地区或季节的限制,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幼虫供试。目前,二化螟主要采用水稻苗、茭白、荸荠或者甜玉米等天然饲料饲养,天然饲料受季节的影响较大,而且容易腐烂变质,换料频繁,容易对幼虫造成机械损伤,工作量大,采用天然饲料很难扩大二化螟的饲养规模。因此,开发二化螟人工饲料,实现二化螟的大量人工饲养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二化螟人工饲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记载的是日本,其次是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二化螟人工饲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最具规模的是釜野饲料和石井饲料,但其配方繁多,材料不易大量获得,且多需无菌操作,不便于大规模饲养。1984年,我国南开大学的尚稚珍教授也对二化螟的人工饲料进行了初步的研究。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国安教授,刘慧敏等对二化螟人工饲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得到了优化配方,其配方成分复杂多样,营养全面,但是饲料成分过于复杂,采集和配制繁琐,饲料成本较高。 申请人:结合本地和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某些天然成分及微量组分,设计了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该配方简便易行,省工,价廉,试虫整齐,可进行室内大规模饲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优化饲料成分,降低饲养成本,提供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二化螟人工饲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其组成为:大豆粉3.5_5.0%、麦芽粉2.0%-3.0%、玉米粉0.7%-1.0%、啤酒酵母3.0%-4.0%、茭白茎粉1.4%_2%、蔗糖2%_3%、葡萄糖1.0%-1.4%、琼脂1%-1.6%、辅料0.55%-0.9%、其余为水,所述辅料包括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氯化胆碱、胆固醇和山梨酸。所述辅料占人工饲料总重量的百分含量为:维生素C0.2%-0.3%、复合维生素B0.2%-0.3%、氯化胆碱 0.01%-0.04%、胆固醇 0.04%-0.06%、山梨酸 0.1%_0.2%。二化螟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I)挑取新鲜的茭白茎,切碎、杀青、烘干、粉碎,同时,将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及烘熟的大豆和生玉米粉碎备用;(2)将葡萄糖、蔗糖、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作为A组分备用;(3)将称好的大豆粉、麦芽粉、酵母粉、茭白茎粉混匀,作为B组分备用;(4)用水将琼脂加热融化,再加入山梨酸,煮沸l_2min,冷却至60°C,加入氯化胆碱及胆固醇,作为C组分备用;(5)将A组分倒入B组分,搅拌均匀,再加入C组分,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倒入保鲜盒中,完全冷却凝固后直于4 C冰箱保存。二化螟人工饲料用于大批量、周年、继代饲养二化螟。所述的二化螟饲养方法的步骤如下:(I)卵块接入:将人工饲料切成lCmXlCmX2Cm的条状,放入经消毒后的饲养盒18cmX 12cmX8cm中,将黑头期的卵块从稻叶上剪下,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直接放于饲养盒二化螟人工饲料上,将饲养盒置于温度为27±1°C,相对湿度90%,日光照16h以上,光照强度1000-20001x的温室中饲养,同时要确保养虫室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2)换料:幼虫孵化至3龄时换I次新鲜饲料,重复操作至二化螟幼虫化蛹;(3)蛹采集:当幼虫达老熟时,会爬至饲养盒盒盖附近准备化蛹,此时,及时将老熟幼虫取出置于培养皿中,放于稍暗处让其化蛹,培养皿底部铺以湿润的纱布,上放折叠滤纸;(4)成虫羽化管理:将收集到蛹按照雌雄比1.0:1.2的比例置于垫有湿纱布的培养皿中,放入载有分蘖期水稻苗的产卵箱内,同样于温度为27±1°C,相对湿度90%,日光照16h以上,光照强度1000-20001x条件下,发育为二化螟成虫,同时,将盛满8%-10%新鲜蜂蜜水的培养皿置于产卵笼内供成虫食用;(5)成虫卵采集:每天观察产卵笼是否有卵块产生,发现卵块后用剪刀剪下用70%酒精消毒并用水冲洗后,置于垫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把先产出的卵块放于低温处处理,使先后产的卵块发育进度一致,5天后虫卵进入黑头期,将黑头期放入饲养盒中。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本饲料的原材料均为常见的营养物质,易于获取,配方简单,保鲜储存方便,防腐效果较好,整个世代只需要换料二次,大大降低劳动强度。2)本饲料适用性强,含有二化螟的取食品刺激因子蔗糖和葡萄糖。二化螟喜食,发育正常,在温度为27土 1°C,相对湿度90%,日光照16h以上,光照强度1000-20001x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二化螟平均蛹重73.33mg,幼虫平均历期为35.78天,幼虫平均存活率为86.67%,幼虫平均化蛹率为86.22%,羽化率为76.33%,平均单雌产卵量为80.11粒,卵孵化率为93.11%。饲养结果表明,与天然饲料茭白茎相比,二化螟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均有提高,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当。而且该饲料防腐效果好,完成一个世代,中间只需要更换一次饲料,饲料的制作不受季节限制,达到了大批量、周年、继代饲养二化螟标准试虫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配方繁多等缺点,具有配制简便、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等特点,适于标准试虫的大规模、长期、继代饲养。对二化螟的生物学、生态学、杀虫剂生物测定及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二化螟人工饲料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其组成为:大豆粉3.5_5.0%、麦芽粉2.0%-3.0%、玉米粉0.7%-1.0%、啤酒酵母3.0%-4.0%、茭白茎粉1.4%_2%、蔗糖2%_3%、葡萄糖1.0%-1.4%、琼脂1%-1.6%、辅料0.55%-0.9%、其余为水。所述辅料包括维生素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其组成为:大豆粉3.5?5.0%、麦芽粉2.0%?3.0%、玉米粉0.7%?1.0%、啤酒酵母3.0%?4.0%、茭白茎粉1.4%?2%、蔗糖2%?3%、葡萄糖1.0%?1.4%、琼脂1%?1.6%、辅料0.55%?0.9%、其余为水,所述辅料包括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氯化胆碱、胆固醇和山梨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富俞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