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螟的半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2523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32
一种大螟的半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昆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每Kg饲料含有大豆粉21-27克、茭白粉25-60克、稻茎粉18-36克、玉米粉22-30克、麦芽粉16-22克、谷芽粉10-20克、酵母35-70克、蔗糖10-14克、干酪素20-30克、维生素C1.5-2.8克、胆固醇0.05-0.15克、韦氏盐5-8克、山梨酸2-4克、金霉素1.5-3.0克、琼脂12-13克,余量为蒸馏水。该大螟的半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饲养大螟初孵幼虫,12天存活率>92%,发育至蛹的比例>85%,可连续饲养10个世代;每代幼虫饲养构成中只需更换饲料一次,简化了操作;原料易得,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技术,具体为ー种大螟的半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卞爆Sesamia inferens (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为害水稻的三大螟虫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稻区耕作改制、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等原因,我国水稻大螟的危害加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人工饲料是昆虫学研究的ー个基本工具。ー种成熟的人工饲料,不但可以饲育大量标准化试虫用于多种试验研究,亦为杀虫活性物质的生物測定和昆虫毒理学、昆虫营养生理学等方面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大螟人工饲料的研究历史超过40年。Chatterji等(1969)报道了含麦胚的半纯饲料,用该饲料对大螟饲养了 3代,世代发育历期约115d,有60%-70%完成从卵至成虫的发育。Qureshi等(1971)报道了含稻茎的半纯饲料,用该饲料饲养的大螟世代历期为42-67d,约50%完成从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发育,蛹重136.9mg,单雌产卵量194-700粒,卵孵化率为60.3%。Siddiqui等(1983)和Senthikumar等(1993)研制了含玉米粉、绿豆粉、玉米叶干粉等植物材料的半合成饲料,饲养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螟的半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每Kg饲料含有大豆粉21?27克、茭白粉25?60克、稻茎粉18?36克、玉米粉22?30克、麦芽粉16?22克、谷芽粉10?20克、酵母35?70克、蔗糖10?14克、干酪素20?30克、维生素C1.5?2.8克、胆固醇0.05?0.15克、韦氏盐5?8克、山梨酸2?4克、金霉素1.5?3.0克、琼脂12?13克,余量为蒸馏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强袁哲明戴长庚王立锋谭显胜胡阳李凯龙刘卓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