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型蜈蚣藻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027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6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型蜈蚣藻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以盘状体作为外植体,组织捣碎机捣碎后接种于改良VSE培养液的附着基上,1LVSE培养液中添加0.5~2mg的IAA、0.1~0.5mg的ZT和10~15g的蔗糖,于温度18~20℃、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再生盘状体形成;本方法不但可以成功的诱导新的盘状体,还可以有效的抑制丝状体的形成,盘状体的再生诱导率可以达到180%,大大增加了蜈蚣藻的繁殖系数;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储存盘状体的培养液以及培养基,可以长时间的保存盘状体,盘状体保存1年不会发生变质、死亡以及生长发育的状况,而保存的盘状体恢复到正常的培养条件中,1周即可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介绍
带型蜈蚁藻iGrateloupia turuturu),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ae)、杉藻目(Gigartinales)、海膜科(Halymeniaceae Bory)> 蜈蚁藻属(.Grateloupia C.Agardh);带型蜈蚁藻含有丰富的卡拉胶,在食品工业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在纺织工业作为上浆材料;由于卡拉胶寡糖在免疫领域也具有发展潜力,所以也是具有食疗价值的经济海藻;因此蜈蚣藻的原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蜈蚣藻的来源非常有限,目前主要采集野生的资源,自然分布的空间少,数量不稳定,质量难保证,人工养殖的瓶颈是种苗来源缺乏稳定而充足的供应。 带型蜈蚣藻的有性繁殖育种周期比较长,不适用于大规模育种繁育。目前为止,丝状体用于蜈蚣藻种苗培育的优势比较明显,丝状体既可以作为种质保存的材料,又可以作为生产原料投入大规模的生产,如张泽宇(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3期、164-169)成功的将蜈蚣藻切段诱导形成丝状体,丝状体可以形成幼苗并可在海上成活;但是,丝状体育苗具有产苗率低、难以长期保存的缺点,如何克服这些缺点仍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lima (Cultivationof Grateloupia acuminata (Halymeniaceae, Rhodophyta) byregeneration from cut fragments of basal crusts and upright thall1.J.AppLPhycol.7- 583 - 588)曾经进行过顶状蜈蚣藻盘状体再生的研究,将盘状体接种到玻璃、瓷器及尼龙绳等基质上之后,于海上放养3个月,盘状体便可长成20 cm左右的成熟藻体,大大缩短了育苗所需的时间;但是这种方法的盘状体诱导率很低(不足50%),很多盘状体形成了丝状体,虽然丝状体还可以进一步形成盘状体,但无形中增加了育种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作为外植体的盘状体在特定培养基中定向形成盘状体而不是丝状体,既可以增加盘状体的诱导率,又可以减少育种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如下步骤: (I)种源盘状体诱导:以蜈蚣藻果孢子体或四分孢子体作为种藻,除去藻体表面的淤泥、杂藻、坏死组织及其他附着物;用3%次氯酸钠消毒藻体3~5min,然后用无菌过滤海水清洗干净,无菌条件下将种藻切成I~2m2的藻块,将藻块在黑暗条件下阴干15~30min ;阴干的藻块放于装有附着基的培养容器中,加入无菌过滤海水,于18~20°C全黑暗条件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h后,将附着基取出放入装有VSE培养液的培养容器中,于温度18~20°C、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盘状体,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 (2)种源盘状体培育:将步骤I中附有盘状体的附着基转移至新的培养容器中,向培养容器中倒入VSE培养液至淹没附着基,于温度22~25°C、光强2000~2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培育盘状体至直径为0.2-0.5mm ;每2天换一次培养基; (3)再生盘状体诱导:将步骤2中获得的盘状体从附着基上剥离,无菌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用组织捣碎机切碎,将切碎的盘状体洒在铺有附着基的育苗容器中,添加改良VSE培养液后,于温度18~20°C、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再生盘状体形成,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 (4)直立枝培育:将步骤3中获得的盘状体一部分留作种质资源保存,一部分转移到过滤灭菌的海水中在温度22~24°C、光强2500~30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直立枝发生,直立枝长度为5~8cm后转移到海上进行人工养殖。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改良VSE培养液的配方为,IL VSE培养液中添加0.5~2mg的ΙΑΑ、0.I~0.5mg的ZT和10~15g的鹿糖。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盘状体种质保存方法为,将附有盘状体的附着基置于装有改良储存培养液的器皿中,置于10°c、全黑暗条件下静置储存。优选的,所述的改良储存培养液的配方为,等同体积的过滤海水和自来水混合均匀,将pH调为7.8-8.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良VSE培养基,可以诱导带型蜈蚣藻的盘状体切段形成盘状体而不形成丝状体,不但提高了种源盘状体的利用率,还提高了再生盘状体的诱导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盘状体贮存方法,不但可以长时间的抑制盘状体的生长和分化,为蜈蚣藻的无性繁殖提供充足的种质来源,将长时间储存的盘状体放入海水中正常培养,I周即可以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盘状体切段再生的途径不但可以成功的诱导新的盘状体,还可以有效的抑制丝状体的形成;并且,一个种源盘状体可以被切成多个切段,而每个切段可以形成1-2个新的盘状体,新形成的盘状体具有种源盘状体相同的发育特性,可以成功的诱导直立枝形成,大大增加了蜈蚣藻的繁殖系数,盘状体的再生诱导率可以达到180%;而本专利技术中储存盘状体的培养液以及培养基,可以长时间的保存盘状体,盘状体保存I年不会发生变质、死亡以及生长发育的状况,而保存的盘状体恢复到正常的培养条件中,I周即可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I)种源盘状体诱导:以蜈蚣藻果孢子体或四分孢子体作为种藻,除去藻体表面的淤泥、杂藻、坏死组织及其他附着物;用3%次氯酸钠消毒藻体3~5min,然后用无菌过滤海水清洗干净,无菌条件下将种藻切成I~2m2的藻块,将藻块在黑暗条件下阴干15~30min ;阴干的藻块放于装有附·着基的培养容器中,加入无菌过滤海水,于18~20°C全黑暗条件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h后,将附着基取出放入装有VSE培养液的培养容器中,于温度18~20°C、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盘状体,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 (2)种源盘状体培育:将步骤I中附有盘状体的附着基转移至新的培养容器中,向培养容器中倒入VSE培养液至淹没附着基,于温度22~25°C、光强2000~2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培育盘状体至直径为0.2-0.5mm ;每2天换一次培养基; (3)再生盘状体诱导:将步骤2中获得的盘状体从附着基上剥离,无菌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50个种源盘状体用组织捣碎机切碎,将切碎的盘状体洒在铺有附着基的育苗容器中,添加改良VSE培养液后,于温度18~20°C、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再生盘状体形成,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所述的改良VSE培养液的配方为,IL VSE培养液中添加0.5mg的IAA、0.Img的ZT和IOg的蔗糖; (4)直立枝培育:将步骤3中获得的盘状体一部分留作种质资源保存,一部分转移到过滤灭菌的海水中在温度22~24°C、光强2500~30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直立枝发生,直立枝长度为5~8cm后转移到海上进行人工养殖;所述的盘状体种质保存方法为,将附有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型蜈蚣藻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源盘状体诱导:以蜈蚣藻果孢子体或四分孢子体作为种藻,除去藻体表面的淤泥、杂藻、坏死组织及其他附着物;用3%次氯酸钠消毒藻体3~5min,然后用无菌过滤海水清洗干净,无菌条件下将种藻切成1~2m2的藻块,将藻块在黑暗条件下阴干15~30min;阴干的藻块放于装有附着基的培养容器中,加入无菌过滤海水,于18~20℃全黑暗条件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h后,将附着基取出放入装有VSE培养液的培养容器中,于温度18~20℃、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盘状体,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2)种源盘状体培育:将步骤1中附有盘状体的附着基转移至新的培养容器中,向培养容器中倒入VSE培养液至淹没附着基,于温度22~25℃、光强2000~2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培育盘状体至直径为0.2?0.5mm;每2天换一次培养基;(3)再生盘状体诱导:将步骤2中获得的盘状体从附着基上剥离,无菌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用组织捣碎机切碎,将切碎的盘状体洒在铺有附着基的育苗容器中,添加改良VSE培养液后,于温度18~20℃、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再生盘状体形成,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4)直立枝培育:将步骤3中获得的盘状体一部分留作种质资源保存,一部分转移到过滤灭菌的海水中在温度22~24℃、光强2500~30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直立枝发生,直立枝长度为5~8cm后转移到海上进行人工养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型蜈蚣藻无性繁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源盘状体诱导:以蜈蚣藻果孢子体或四分孢子体作为种藻,除去藻体表面的淤泥、杂藻、坏死组织及其他附着物;用3%次氯酸钠消毒藻体3~5min,然后用无菌过滤海水清洗干净,无菌条件下将种藻切成I~2m2的藻块,将藻块在黑暗条件下阴干15~30min ;阴干的藻块放于装有附着基的培养容器中,加入无菌过滤海水,于18~20°C全黑暗条件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h后,将附着基取出放入装有VSE培养液的培养容器中,于温度18~20°C、光强1000~1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诱导盘状体,每2天换一次培养液至盘状体肉眼可见; (2)种源盘状体培育:将步骤I中附有盘状体的附着基转移至新的培养容器中,向培养容器中倒入VSE培养液至淹没附着基,于温度22~25°C、光强2000~2500Lx、光照12h的条件下培育盘状体至直径为0.2-0.5mm ;每2天换一次培养基; (3)再生盘状体诱导:将步骤2中获得的盘状体从附着基上剥离,无菌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用组织捣碎机切碎,将切碎的盘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