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继国专利>正文

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00079 阅读:6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涉及一种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后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步骤为:a、育苗;b、移栽;c、采穗嫁接;d、定植,培育为成树。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繁殖方法嫁接后,由繁刺变成少刺微刺或无刺,提高采收劳动效率,极大地减少了椒农的资金及劳动力投入,且提前两年投产,时效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后无刺花椒的无性 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花椒是芸香科灌木,与辛夷、生姜并称为中国传统的三大辛辣香料,自古以其功用 和品味倍受青睐。花椒以其馨香鲜麻能去膻增鲜,开味健脾、防疫治病。其中,青椒因其色 泽青翠,麻香味纯正,含油量高等优良特性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一些地方红椒的市场已被 青椒挤占,市场需求的增长率远大于红椒。但是有性繁殖种苗抗逆性差、病虫害难以防治、 种苗质量低劣,是导致花椒低产、树龄短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花椒皮肤繁刺,管理作业和采 收十分扎手,刺伤皮肤疼痛难受,更是导致管理采收劳动效率低,劳动力成本投入大的根本 原因,是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改良花椒品质,皮肤繁刺 变为少刺微刺或无刺,缩短花椒产前期,增长丰产期和寿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逆性,提高 劳动效率和提高花椒产品产量质量,减少椒农管理采收的劳动投入、大幅减少采收过程中 刺伤痛苦,促进椒农增产增收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步骤为a、育苗,采集优质野生花椒,即俗称的臭椒、水椒或狗屎椒的熟椒籽或红椒籽,去蜡后, 于秋季直播于温度在15-30°C、湿度在80-90%的疏松土壤中育苗;b、移栽,幼苗长高至10-20cm,按10X10cm-20X20cm的株行距,于春季移载至较肥沃 的土壤中培育成地径达0. 4cm-l cm的砧木母本;c、采穗嫁接,取优良青椒作为接穗父本,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lOcm处;d、定植,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培育 为成树。步骤d中所述的定植后,按花椒的培育方法培育为成树,一般需要3-5年,成树后 作为采穗父本再次嫁接,于春秋季节,温度在20-30°C之间,采取切接的方法,取步骤e中培 植的成树作为父本嫁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lOcm处;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50cm便 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即得第二代繁殖采穗父本。第二代繁殖采穗父本按上 述的方法再次嫁接后得第三代繁殖采穗父本,以此类推,每经过一代嫁接改良,每株树刺总 量将减少30-60%,平均每粒刺的体积减小30-50%。经过无性繁殖改良后三次以上优良成树 上的花椒株穗作为父本嫁接,即可培育成了无刺或少微刺花椒。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抗逆性强的芸香科野生椒,俗称臭椒、水椒或狗屎椒培育后作砧木 母本,取优质的本地青椒株穗作父本,采用无性繁殖技术,经过至少三代以上的繁殖株穗, 至少3年树龄成树为一代,不足龄、不成熟椒树株穗品质不稳定,易变异。经过10多年时间的不断的田间试验,花椒皮肤逐渐由繁刺变化为少刺微刺或无刺,最终培育成了无刺或微 刺花椒。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保持父本的稳定性和母本的优越性, 与有性繁殖的实生苗和普通无性繁殖椒苗相比截然不同,主要优特点表现I、生物学特性植物学性状采用所培育的花椒树势强健,呈自然开张形, 三年生树,株高3米以上,冠茎5— 6米,树梢健壮,叶片浓绿,一羽复叶5— 7叶,果实圆球 形,青椒青绿果皮千粒重17—19克,成熟红椒鲜红,籽粒饱满,籽粒黑色圆形有光泽,果皮 千粒重18 — 22克。II、生长特点采用所培育的花椒,萌发枝力强,叶色深绿,皮肤少微刺或无 刺,年生侧枝都能萌发成枝,幼树直立阶段,树势旺盛,立体结果性强,春夏秋梢都能成为结 果母枝,3年生树株高3米以上,主枝可达8个,2级枝8 —10个,由于萌发枝力强,幼树枝叶 量大,有利于营养积累,提早成花结果。III、适应性采用所培育的花椒,在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均可栽培,特别 是金沙江河谷两岸1400米海拔以下的地区最为适宜生长,适应温度1°C一40°C之间,0°C下 枝稍受冻,但不会死亡,生长不良。各种土壤都能适应,但以砂土最佳。IV、主要优点采用所培育的花椒,树冠内外各部位都能结果,立体结构性 强,着果率高,定植的第二年能挂果试产。以后逐年增长,第五年进入丰产期。采用所培育的花椒,是经过三代改良后,整株成树皮肤 无刺或少微刺,刺数量减少70%-95%,存留的少微刺体积减小60%-95%,改良后青椒品质基 本无变化,能减少相应比例被刺划伤的面和程度,能提高劳动效率40%_60%。因其母本属野 生砧木,根系较发达、生长快,生长生殖机能大大优于实生椒,移栽定植成活率高,经同地块 实验,三龄本地椒与一龄野生椒树寇树势长势基本一致。其父本是优良的本地青椒着果枝, 定植的第二年,即树龄为1龄椒即能挂果试产,随树形长大而增产,以后逐年增长,第3年进 入丰产期。比实生椒至少提前两年挂果,提前两年进入盛产期,并能保持父本的原有品质, 果实与父本无异,麻味浓郁,芳香油含量高,2009年对果皮进行了质量化验,测定主要成分 的含量,如挥发油、麻味素均高出国家系列特级标准,其中挥发油含量7. 7%,系列特级标准 为5. 0%,高出2. 7个百分点;麻味素含量15. 4%,系列特级标准为15%,高出0. 4个百分点, 高出本地实生椒0.3个百分点,测定结果证明,通过嫁接改良,不但没有改变青椒的品质, 而且其麻味更加浓郁。树冠内外各部位都能结果,立体结构性强,着果率高,结果率强,穗大粒多,高产。 经对正常单株产量进行了测定,三龄、四龄、五龄椒单株分别产鲜青椒18. 4市斤、31. 8市 斤、36. 5市斤,本地实生椒管理较好的单株,三龄椒才试花,五龄树单产鲜椒15 - 20斤,嫁 接椒比实生椒早产、增产明显,比同龄普通实生苗增产增值50%左右。抗逆性强。嫁接椒树健枝旺,对多种病虫的抗性均好,尤其是根腐病、红锈病、盖壳 虫、花椒蝇蚊、流胶病的抗性较为明显。特别是根腐病,据当地实物记载,福吉椒母本砧木4老树有70年未染根腐病,后因人为砍伐致死,而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试种的花椒树十多 年来未发现一例根腐病例,且树龄、树健龄长。因嫁接椒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抗根腐病、耐 干旱贫脊能力增强。树龄、树健龄长,丰产期达30年以上,有效延伸了每株椒树的经济寿命 期,加上树形大、丰产,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投入时效成本相对较低。虽然种植嫁接椒,椒苗培育复杂,种苗投入成本大一些, 但彻底解决了椒农反复的购苗、栽种、施肥、管理等投入问题,减少了病虫害防治,同时嫁接 后,由繁刺变成少刺微刺或无刺,提高采收劳动效率,极大地减少了椒农的资金及劳动力投 入,且提前两年投产,时效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成的无刺花椒与普通花椒枝干对比图。图2为普通花椒枝干。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成的无刺花椒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刺花椒无性繁殖方法,其步骤为a、育苗,采集野生花椒的熟椒籽或红椒籽,去蜡后,于秋季直播于温度在15-20°C、湿度 在80-85%的疏松土壤中育苗;b、移栽,幼苗长高至10cm,按IOXIOcm的株行距,于春季移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 成地径达0. 4cm的砧木母本;c、采穗嫁接,取无虫害、健康的优良青椒作为接穗父本,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cm处;d、定植,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cm便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后,按花椒 的培育方法培育为成树。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刺花椒无性繁殖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a、育苗,采集野生花椒的熟椒籽或红椒籽,去蜡后,于秋季直播于温度在15-30℃、湿度在80-90%的疏松土壤中育苗;b、移栽,幼苗长高至10-20cm,按10×10cm-20×20cm的株行距,于春季移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成地径达0.4cm-1cm的砧木母本;c、采穗嫁接,取优良青椒作为接穗父本,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10cm处; d、定植,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培育为成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福吉
申请(专利权)人:陈继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