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970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输入和输出端;第二线束连接器,与第一线束连接器配合连接,设置有传感器,在第一与第二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时,传感器信号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和输出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输出数字高电平和低电平信号,该信号直接或经变换后输入第一线束连接器信号输入端;检测单元,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根据第一线束连接器信号输出端的信号确定第二线束连接器是否正确连接到第一线束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使用专用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检测线束的错误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线束连接器检测功能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检测连接控制基板的线束连接器是否存在错误连接的方法,如特开2003-086298中公开的现有技术,需要手持检测器,对连接到连接器上的各种负荷进行单独检测,根据该检测信号识别各种负荷,并据此来改变控制。但是,这样做的不足是必须准备各种检测专用的连接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能够在不使用连接检测专用信号的情况下检测线束连接器的错误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第二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设置有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输出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直接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或者经过变换后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以及检测单元,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根据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是否正确连接到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电源生成单元,该电源生成单元包括: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优选地,所述电源生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其栅极经第一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其栅极经第二电阻器连接至其发射极,所述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三极管,其栅极经第三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其栅极经第四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生成单元之间;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数字低电平信号和逻辑控制信号,并输出电源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对分别经晶体三极管反相后输入至所述与门电路的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数字低电平信号和逻辑控制信号进行与运算;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一反相晶体三极管的栅极,该反相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三线束连接器;以及无刷电机控制单元,其一个输出端经一电阻器连接至一晶体三极管的栅极,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处输出所述逻辑控制信号中的第一逻辑控制信号;其中,在无刷电机与所述第三线束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第四线束连接器;以及离合器控制单元,其输出端经一电阻器连接至一晶体三极管的栅极,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一二极管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处输出所述逻辑控制信号中的第二逻辑控制信号;其中,在离合器与所述第四线束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以及所述传感器的数量分别为N个,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I的整数。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用户界面,通过所述用户界面设置连接检测模式。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指示单元,在检测到连接错误后,输出指示信号。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是光断续器,其中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光断续器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光断续器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端。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使用连接检测专用信号的情况下检测线束连接器的错误连接;不需要对连接的负荷进行动态驱动就可以检查各接口的连接;即使线束连接器引脚的数量相同,也能够通过光断续器的重新分配来检测错误连接。【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连接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路框图。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子装置,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数字多功能一体机的电路框图,该数字多功能一体机的能够利用光断续器(photo interrupter)的输出信号检测连接控制基板的线束(harness)的连接器(connector)是否正常连接,其中,所述光断续器被配置为用于机器内部的各种检测。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左侧为控制板102,其中,控制板左侧设置有控制器(CPU),控制器中包含传感器电源控制单元、传感器检测单元B、C、D。图中虚线右侧为部件104,其中示出了光电断续器104B、104C和104D。其中,传感器电源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A,该控制信号A输入至电源生成单元108的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该电源生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Tl,其栅极经第一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其栅极经第二电阻器连接至其发射极,所述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三极管T2,其栅极经第三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Tl的集电极,其栅极经第四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T2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图1中为3.3v),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输出信号E。其中,传感器电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可分别输出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具体参见后面关于图3的描述。该电路中还包括:第一线束连接器(图1中未示出),即位于图1中光断续器106B、106CU06D左侧的三个圆圈所在的电路板上的位置。该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即图1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连接的位置)和信号输出端(即图1中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连接的位置)。图1中,控制信号A控制电源生成单元108输出电源信号E,这仅仅是本技术优选方案之一。实际上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采用电源生成单元,而是将控制信号A直接输入至该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该电路中还包括:第二线束连接器(图1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配合连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检测第二线束连接器是否与第一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设置有传感器,例如,图1中所示为光断续器106B、106C和106D。在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其中,该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电源控制单元所输出的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经过变换后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第二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设置有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输出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直接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或者经过变换后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以及检测单元,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根据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是否正确连接到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 第二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设置有传感器,在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正确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输出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和数字低电平信号直接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或者经过变换后输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以及 检测单元,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根据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出端的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线束连接器是否正确连接到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生成单元,包括: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束连接器的信号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生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其栅极经第一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电源控制信号输入端,其栅极经第二电阻器连接至其发射极,所述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三极管,其栅极经第三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栅极还经第四电阻器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逻辑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生成单元之间;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数字高电平信号、数字低电平信号和逻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晋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