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759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绕线器,包括放线盘、收线盘、供给线盘和机体,其中:所述放线盘、所述收线盘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承载台,所述供给线盘安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放线盘在所述承载台上方,所述供给线盘中空且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放线盘上母线线材穿过所述供给线盘中心空腔后经所述第一导向轮进入所述收线盘;还包括驱动所述供给线盘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供给线盘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供给线盘转动,所述供给线盘上子线线材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向穿过所述供给线盘空腔的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还包括驱动所述收线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收线盘驱动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绕线器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绕线器。
技术介绍
线缆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单线上进行绕线操作形成多股单线复合而成的线缆。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编织的方式进行上述绕线操作。上述绕线操作一方面要求绕线紧密,不易松散;另一方面要求绕线速度快,绕线效率高。而人工编织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绕线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易出现松散;2、人工绕线速度慢,工作量大,效率低。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机械化的绕线机,通常为水平绕线机,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包装运输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绕线器,实现了对单线的绕线操作,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包装运输。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式绕线器,包括放线盘、收线盘、供给线盘和机体,其中:所述放线盘、所述收线盘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承载台,所述供给线盘安置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放线盘在所述承载台上方,所述供给线盘中空且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放线盘上母线线材穿过所述供给线盘中心空腔后经所述第一导向轮进入所述收线盘;还包括驱动所述供给线盘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供给线盘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供给线盘转动,所述供给线盘上子线线材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向穿过所述供给线盘空腔的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还包括驱动所述收线盘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收线盘驱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机体为箱体,所述放线盘、所述收线盘、所述供给线盘和所述承载台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背板上并位于所述箱体内部。优选地,所述放线盘与所述供给线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第一张紧轮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张紧轮的轮盘垂直于所述背板并与所述母线线材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挡块靠近所述背板一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母线线材穿过的第一线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且可在所述背板垂直面上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供给线盘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机构,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包括第二张紧轮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二张紧轮的轮盘垂直于所述背板并与所述母线线材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挡块靠近所述背板一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母线线材穿过的线槽。优选地,所述第二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且可在所述背板垂直面上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收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三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中,放线盘中的母线线材穿过供给线盘的腔体经第一导向轮进入收线盘,其中,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收线盘转动,从而为母线线材运动提高动力;供给线盘中的子线线材通过第二导向轮向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其中,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供给线盘转动,从而为子线线材的绕线操作提供动力;完成绕线操作的母线线材通过第一导向轮完成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的转向;由于采用立式设计,放线盘、供给线盘、收线盘无需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整个设备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包装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式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式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式绕线器,包括放线盘2、收线盘3、供给线盘5和机体,其中:放线盘2、收线盘3安装在机体上,机体上安装有承载台4,供给线盘5安置在承载台4上,放线盘2在承载台4上方,供给线盘5中空且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轮8,放线盘2上母线线材穿过供给线盘5中心空腔后经第一导向轮8进入收线盘3 ;还包括驱动供给线盘5转动的第一电机,供给线盘5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二导向轮9,第一电机驱动供给线盘5转动,供给线盘5上子线线材经第二导向轮9向穿过供给线盘5空腔的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还包括驱动收线盘3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收线盘3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机体为箱体,放线盘2、收线盘3、供给线盘5和承载台4均安装在箱体的背板I上并位于箱体内部,从而使得整个设备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且将机体设计为箱体,提高了包装运输的便利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放线盘2与供给线盘5之间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6,第一张紧机构6安装在背板I上,第一张紧机构6包括第一张紧轮61和第一挡块62,第一张紧轮61的轮盘垂直于背板I并与母线线材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挡块62靠近背板I 一侧上设置有可供母线线材穿过的第一线槽;其中,第一张紧轮61可转动安装于背板I上且可在背板I垂直面上进行转动;因此,母线线材由放线盘2出来后,经过第一张紧轮61轮槽与第一线槽后进入供给线盘5的空腔中,第一张紧轮61轮槽与第一线槽位于母线线材的两侧,通过转动第一张紧轮61可以调整母线线材的张力。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供给线盘5与第一导向轮8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机构7,第二张紧机构7安装在背板I上,第二张紧机构7包括第二张紧轮71和第二挡块72,第二张紧轮71的轮盘垂直于背板I并与母线线材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挡块72靠近背板I 一侧上设置有可供母线线材穿过的线槽;其中,第二张紧轮71可转动安装于背板I上且可在背板I垂直面上进行转动;因此,完成绕线操作的母线线材由供给线盘5空腔出来后,经过第二张紧轮71轮槽与第二线槽后进入第一导向轮8中进行转向,第二张紧轮71轮槽与第二线槽位于母线线材的两侧,通过转动第二张紧轮71可以调整母线线材的张力,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线槽与第一线槽的位置关系,保障母线线材在供给线盘5空腔中保持垂直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8与收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轮10,第三导向轮10安装在背板I上,第三导向轮10与第一导向轮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通过第三导向轮10可以进行母线线材由水平方向向上方的转向,从而便于收线盘3的位置设置,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程度,增加空间利用率,减小设备体积。在本技术中,放线盘2中的母线线材穿过供给线盘5的腔体经第一导向轮8进入收线盘3,其中,由第二电机驱动收线盘3转动,从而为母线线材运动提高动力;供给线盘5中的子线线材通过第二导向轮9向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其中,由第一电机驱动供给线盘5转动,从而为子线线材的绕线操作提供动力;完成绕线操作的母线线材通过第一导向轮8完成由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的转向;由于采用立式设计,放线盘2、供给线盘5、收线盘3无需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整个设备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包装运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盘(2)、收线盘(3)、供给线盘(5)和机体,其中:所述放线盘(2)、所述收线盘(3)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承载台(4),所述供给线盘(5)安置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放线盘(2)在所述承载台(4)上方,所述供给线盘(5)中空且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轮(8),所述放线盘(2)上母线线材穿过所述供给线盘(5)中心空腔后经所述第一导向轮(8)进入所述收线盘(3);还包括驱动所述供给线盘(5)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供给线盘(5)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二导向轮(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供给线盘(5)转动,所述供给线盘(5)上子线线材经所述第二导向轮(9)向穿过所述供给线盘(5)空腔的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还包括驱动所述收线盘(3)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收线盘(3)驱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盘(2)、收线盘(3)、供给线盘(5)和机体,其中: 所述放线盘(2)、所述收线盘(3)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承载台(4),所述供给线盘(5)安置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放线盘(2)在所述承载台(4)上方,所述供给线盘(5)中空且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轮(8),所述放线盘(2)上母线线材穿过所述供给线盘(5)中心空腔后经所述第一导向轮(8)进入所述收线盘(3); 还包括驱动所述供给线盘(5)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供给线盘(5)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第二导向轮(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供给线盘(5)转动,所述供给线盘(5)上子线线材经所述第二导向轮(9)向穿过所述供给线盘(5)空腔的母线线材进行绕线操作; 还包括驱动所述收线盘(3)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收线盘(3)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为箱体,所述放线盘(2)、所述收线盘(3)、所述供给线盘(5)和所述承载台(4)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背板(I)上并位于所述箱体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2)与所述供给线盘(5)之间设置有第一张紧机构(6),所述第一张紧机构(6)安装在所述背板(I)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李国春陈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