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画框用框条以及画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画框的材料,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画框的框条以及采用该框条制备的画框。
技术介绍
画框采用制框用框条制成,制备画框时,将四根框条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底板固定在框架上。现有框条包括中空的基体,基体上设有或未设有夹持底板的夹持部。设有夹持部的基体构成的框架其夹持部均相向设置,即夹持部位于框架内侧,底板夹持在夹持部内,而未设有夹持部的基体构成的框架,其底板直接固定在框架的外侧面上,这样形成了四周及下端封闭,上端开放的画框。将照片或广告画置于画框内,由于基体具有一定厚度,而照片或广告画相对较薄,为了美观,实现照片或广告画的平板化效果,即照片或广告画与框架内侧侧壁的上端对齐,在框架内要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垫板,该垫板厚度与框架内侧侧壁即基体侧壁的厚度相同,以实现照片或广告画的平板化效果。一些框架,特别是大型的画框或广告框使用的基体厚度较厚,因此为实现平板化效果,需要在框架内放置厚度较厚的垫板,不仅造成了垫板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厂家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画框用框条,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画框用框条,包括有中空的基体,该基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这四个侧壁围合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三侧壁外表面上设有隔板,该隔板与第三侧壁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画框用框条,包括有中空的基体,该基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这四个侧壁围合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三侧壁外表面上设有隔板,该隔板与第三侧壁相互垂直。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画框用框条,其特征在于:沿第一侧壁平行于基体轴线的一侧边水平向外延伸出第五侧壁后再沿垂直方向延伸出第六侧壁,第六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平行,且第五侧壁内表面、第六侧壁内表面、第二侧壁外表面共同形成一凹槽构成用于夹持底板的夹持部。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画框用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画框用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侧壁外表面为一向外凸出的曲面。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画框用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侧壁包括一直形部,直形部下端具有向第二侧壁方向弯曲的弧形部。6.画框,具有四根框条,框条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四边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