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德明专利>正文

连体式无刷交流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52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由两个绕组组成的无刷交流发电机,特别适用于汽车。该发电机前端盖与中间盖之间装有前定子绕组,中间盖与后端盖之间装有后定子绕组。前、后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前、后对爪极,前、后对爪极空腔内有前、后激磁绕组,前、后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前、后磁轭。后端盖左、右正极元件板上各有自激磁二极管与外部两只调节器分别为前、后激磁绕组提供激磁电流。前、后定子绕组各电流分别由后端盖左、右整流器各自整流后并联为直流总输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交流发电机,特别是为汽车电气设备提供电能的连体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目前的汽车使用的无刷交流发电机,它只有一个绕组系统及一个整流器系统,例如JFN25型无刷交流发电机。这些无刷交流发电机最大的热源是定子绕组及整流器,并且长期工作在输出较大电流情况下,发电机内部也产生很大的热量,使其容易烧坏;另外,随着现代的汽车电气化逐步发展,从全套空调到厢灯、立体声响及电视机和各种电子仪表的应用层出不穷,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新成果,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交流发电机功率来满足这些电气设备的功率消耗,由于现有无刷交流发电机只有一个绕组提供电流,所以不能为现代的汽车提供足够的电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现代的汽车提供一种具有两个绕组备电流分别通过各自的整流器同时输出电流的无刷交流发电机,它能有效的满足全车电气设备功率消耗的同时又能使其内部温度较低不容易烧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发电机的中间盖与前端盖之间装有前定子绕组,前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前对爪极,前对爪极空腔内有前激磁绕组,前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前磁轭。前对爪极与前磁轭制成一整体,成为前绕组的转子。前激磁绕组引线一端搭铁,另一端与外部一只电子调节器“磁场”接线柱连接。后端盖后左侧面上的左正极整流系统与后端盖外下端的左负极整流系统组成左整流器。与左正极整流系统相应连接的三只小功率硅二极管其整流后的电流作为自激磁电流与外部一只电子调节器“十”接线柱连接。前定子绕组三根引线接头分别通过后定子铁蕊外园周三个V型槽后相应与左整流器连接,前定子绕组电流经左整流器整流后,成为该发电机的第一直流输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在中间盖与后端盖之间装有后定子绕组,后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后对爪极,后对爪极空腔内有后激磁绕组,后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后磁轭。后激磁绕组前端与前激磁绕组后端制成整体,后激磁绕组的后端与后端盖内侧面连接成一整体。后对爪极及后磁轭相应与前对爪极及前磁轭制成整体,成为转子总成,转子总成后半部作为后绕组的转子。后激磁绕组引线一端搭铁,另一端与外部另一只电子调节器“磁场”接线柱连接。后端盖后右侧面上的右正极整流系统与后端盖外下端的右负极整流系统组成右整流器。与右正极整流系统相应连接的三只小功率硅二极管其整流后的电流作为自激磁电流与外部另一只电子调节器“十”接线柱连接。后定子绕组三根引线接头分别相应与右整流器连接,后定子绕组电流经右整流器整流后,成为该发电机的第二直流输出,将第一、第二直流输出各自串联熔断丝后并联,成为该发电机的直流总输出。当总输出为较大电流时,前、后定子绕组及各自整流器的平均电流为二分之一,因而使该发电机内部温度较低不至于容易烧坏;当两个定子绕组同时提供电流时,使输出功率比现有发电机提高了一倍,从而为现代的汽车提供了足够的电能。由于该发电机前、后定子绕组是通过各自的整流器同时提供电流,所以能满足全车电气设备功率消耗又不至于使各自的电流输出过载造成烧坏;同时由于前、后定子绕组及各自整流器的平均电流是二分之一,所以发电机内部温度不至于过高使其寿命大大提高了;由于两个直流输出是各自串联熔断丝后并联为总输出,所以当其中之一直流输出的整流元件短路或正极元件板搭铁时其熔断丝快速熔断仍能依靠另一直流输出的电能使汽车正常行驶;另外由于各激磁绕组是分别与各自的电子调节器连接,所以当其中之一他激磁电路出故障不通时可利用另一激磁绕组产生的磁场使其中之一定子绕组电压自动建立起来并通过激磁二极管提供自激磁电流使发电机正常输出总电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具体结构和各电路之间的连接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中间盖内、外园直径与前、后端盖相同,它下端外有一挂脚和前端盖一挂脚形成双挂脚式。用三个小螺栓从后端盖外侧面三个小孔穿入后激磁绕组后周边槽外侧面上的三个有螺纹小孔,并旋紧螺栓使其后周边槽外侧面与后端盖内侧面连接一整体,再将其前周边槽外侧面与前激磁绕组后周边槽外侧面制成整体。前激磁绕组是正方向绕制,其两根引线套上黄腊管后从其后周边槽上端两引线小孔通过,并进入后激磁绕组前周边槽上端两引线小孔后,再从后激磁绕组后周边槽上端两引线小孔通过后,从后端盖进气窗口引出来,使引线一端与后端盖后侧面搭铁连接,引线另一端由小螺栓通至后端盖外上端左边部处作为接线柱,接线柱标记为F1。后激磁绕组是反方向绕制,其两根引线套上黄腊管后从其后周边槽上端另两引线小孔通过,从后端盖另一进气窗口引出来,使引线一端与后端盖外侧面搭铁连接,引线另一端由小螺栓通至后端盖外上端右边部处作为接线柱,接线柱标记为F2。F1、F2分别作为与外部各自的电子调节器“磁场”接线柱连接。后端盖后侧面左、右各装有正极元件板,并与后端盖之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垫片隔开,左、右正极元件板上各自压装三只正极硅二极管。与后端盖外下端制成一整体的负极元件板是上宽下窄呈U型,U型负极元件板的前侧面上有许多散热片,后侧面左、右上半部各压装二只负极硅二极管,下半部左、右各压装一只负极硅二极管。左、右正极元件板上各装有三只小功率硅二极管,并用甘油树脂漆粘固在各自的正极元件板上。各正极元件板上的三只小二极管正极引线分别相应与其正极元件板上三只正极硅二极管各正极引线连接,各自三只小二极管负极引线并联后,分别作为各自的自激磁电路,并分别由各自小螺栓通至后端盖外上端中心左、右处作为接线柱,左、右接线柱的标记分别为D1、D2。D1、D2分别作为与外部各自的电子调节器“十”接线柱连接。左、右正极元件板各三只正极硅二极管的引线分别与后端盖外下端左、右各三只负极硅二极管的各引线相应连接。与左、右正极元件板分别连接的熔断丝各自另一端并联后,由螺栓通至后端盖外上端中心处作为接线柱,接线柱标记为B,B作为与外部电气设备的总电路连接。前对爪极是焊接一体的,后对爪极也是焊接一体的,将后对爪极及后磁轭的前侧面与前对爪极及前磁轭的后侧面相应制成一整体,使之应形成为前、后对爪极空腔内有前、后激磁绕组,前、后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后磁轭,再将前对爪极前端的内园周与前磁轭前端的外园周之间的空隙与内、外园周制成一整体,成为一个转子总成。转子总成前半部作为前绕组的转子,后半部作为后绕组的转子。与前磁轭前侧面制成一整体的转子轴前部装有前轴承,将前轴承压入前端盖轴承座内,转子轴前端伸出前端盖外部并装有冷却风扇和皮带轮,与后磁轭后侧面制成一整体的转子轴后端装有后轴承。发电机的组装后定子铁蕊外园周有三个V型槽并把后定子绕组装在中间盖与后端盖之间,再把前定子绕组后端与中间盖前端接触,前定子绕组三根引线用黄腊管套上后分别从后定子铁蕊外园周三个V型槽通过后,从后端盖进气窗口引出来,并与后端盖后左侧面的左整流器各引线相应连接。后定子绕组三根引线用黄腊管套上后,从后端盖另一进气窗口引出来,分别与后端盖后右侧面的右整流器各引线相应连接。把前端盖上的转子总成装入中间盖及后端盖内,使前、后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前、后对爪极,前、后对爪极空腔内有前、后激磁绕组,前、后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前、后磁轭。用四个螺栓从后端盖上、下及左、右小孔穿入至前端盖各相应的有螺纹小孔内,并旋入螺栓使后轴承压入后端盖轴承座内,最后再旋紧各螺栓使整个装置成为一个总体的连体式无刷交流发电机。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的连体式无刷交流发电机,它中间盖与前端盖之间装有前定子绕组,前定子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的连体式无刷交流发电机,它中间盖与前端盖之间装有前定子绕组,前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前对爪极,前对爪极空腔内有前激磁绕组,前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前磁轭,前激磁绕组引线一端搭铁,另一端由螺栓通至后端盖上端,后端盖在正极整流系统与后端盖外下端左负极整流系统组成左整流器,与左整流器相应连接的三只小二极管各负极引线并联由螺栓通至后端盖上端,前定子绕组三根引线分别相应与左整流器连接,左整流器输出的电流成为本发电机的第一直流输出;其特征在于:中间盖与后端盖之间装有后定子绕组,后定子绕组空腔内有后对爪极,后对爪极空腔内有后激磁绕组,后激磁绕组空腔内有后磁轭,后激磁绕组引线一端搭铁,另一端由螺栓通至后端盖上端,后端盖右正极整流系统与后端盖外下端右负极整流系统组成右整流器,与右整流器相应连接的三只小二极管各负极引线并联由螺栓通至后端盖上端,后定子绕组三根引线分别相应与右整流器连接,右整流器输出的电流成为本发电机的第二直流输出,第一、第二直流输出各自串联熔断丝后并联为本发电机的直流总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龚德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