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9745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7:20
得到如下的电梯减振装置:在对阻尼减振装置的衰减力进行可变控制来降低电梯的轿厢振动的半主动降振技术中,即使衰减力由于环境原因和老化原因而发生变动,也稳定实现了高减振性能。其具有:对衰减调节算法进行存储的衰减控制部(91),在该衰减调节算法中,根据作为振动传感器发挥功能的加速度传感器(10)的检测值,调节作为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发挥功能的按压力调节机构(8)的衰减力;以及变更衰减控制部(91)的衰减调节算法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9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减振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减振装置,尤其涉及减轻在井道内高速行进的电梯的振动的降振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伴随着楼宇高层化的电梯高速化,电梯轿厢(以下也简称作“轿厢”)的减振技术的重要性越发增大。一直以来,作为电梯减振装置,大多提出了如下的主动降振技术,即具有检测轿厢振动的振动传感器、和向轿厢施加降振力的致动器,从致动器向轿厢施加与检测出的振动相反方向的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主动降振技术能够得到非常高的降振性能,但需要通过致动器从外部施加力,因此存在能耗变大的问题。因此,还提出了如下的半主动降振技术,即不具有致动器,而具有对衰减力进行可变调节的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通过根据振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衰减力进行可变调节来减少电梯轿厢的振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半主动降振技术与主动降振技术相比,虽然减振性能劣化,但由于仅改变衰减力,因此有能够以较少的功耗构成的优点。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2555号公报、第0021?0023段、图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5163号公报、第0006段、图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关于以往的电梯减振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半主动降振技术的情况下,作为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采用了摩擦衰减机构,虽然摩擦力由摩擦系数和垂直按压力的乘积决定,但摩擦系数除了由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而比较大程度地变动以外,还由于摩擦靴的磨损这样的时效因素而发生变动,从而存在衰减力由于环境因素和时效因素而容易发生变动的问题。此外,由于无法直接得知摩擦系数的变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使控制摩擦靴按压力,也无法得到期望的摩擦力来实现良好的乘坐感受。并且,在使用了油阻尼减振器等来作为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的情况下,油粘度也由于温度等环境因素和油劣化等时效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同样存在无法实现良好的乘坐感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即使在衰减力由于环境和时效因素而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较高的减振性能和良好的乘坐感受的电梯减振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减振装置具有:振动传感器,其检测电梯轿厢的轿厢振动;衰减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检测值生成指令值;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其使得在电梯轿厢中产生与指令值对应的衰减力;以及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其根据振动检测值估计相对于指令值的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并根据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的估计结果变更指令值。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的相对于来自衰减控制部的指令值的衰减力产生比率发生变动,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也根据衰减力变动的估计结果而变更衰减调节算法,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减振性能和良好的乘坐感受。【附图说明】图1是与电梯轿厢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电梯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实施例I)图2是放大示出图1内的引导装置的侧视图。(实施例1)图3是放大示出图1和图2内的按压力调节机构的侧剖视图。(实施例1)图4是示出一般的摩擦力与轿厢振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实施例1)图5是示出图1内的控制器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1)图6是示出图5内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的逻辑处理的流程图。(实施例1)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学习形式的说明图。(实施例O图8是与电梯轿厢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电梯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实施例2)图9是放大示出图8内的MR阻尼减振器的侧剖视图。(实施例2)图10是示出图8内的控制器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2)图11是与电梯轿厢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电梯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实施例3)图12是放大示出图11内的可变孔口阻尼减振器的侧剖视图。(实施例3)图13是放大示出图11内的可变孔口阻尼减振器的俯视剖视图。(实施例3)图14是示出图11内的控制器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3)图15是示出图14内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3)图16是示出每个频域的衰减量与振动等级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实施例3)图17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中的引导装置的周边构造的侧视图。(实施例4)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控制器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4)图19是示出图18内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4)图20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中的引导装置的周边构造的侧视图。(实施例4)图2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控制器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图22是示出图21内的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的详细功能的框图。(实施例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与电梯轿厢(轿厢室I和轿厢架2)—起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电梯减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在图1中,电梯减振装置具有设置于轿厢室I和轿厢架2的周边部的引导装置5、导轨7、按压力调节机构8、控制器9和加速度传感器10。在轿厢室I与轿厢架2之间设置有防振橡胶3、4 (防振体),在轿厢架2上设置有绳索6。此外,在轿厢架2的上下左右方向的4个部位设置有引导装置5。另外,虽然此处省略了图示,但在绳索6的端部固定有绳头板(将在实施方式3中与图11 一起后述)。供乘客乘入的轿厢室I隔着防振橡胶3、4被轿厢架2支撑,轿厢架2经由绳索6与曳引机(未图示)相连,轿厢室I和轿厢架2能够借助曳引机上下移动。此时,为了在轿厢(轿厢室I和轿厢架2)的升降运转时轿厢不摇晃,与轿厢架2 —体的引导装置5沿着导轨7上被引导。图2是放大示出图1内的引导装置5的侧视图,代表性地示出了右下端部的引导装置5的构造。在图2中,引导装置5具有引导底座51、引导杆52、轴承53和54、辊55、延长棒56、托盘57和压缩弹簧58。引导底座51的一端被固定到轿厢架2。在引导底座51的中间部,引导杆52借助轴承53设置为可摆动。在引导杆52的中间部,辊55借助轴承54设置为可旋转。在引导底座51的另一端中间部,借助延长棒56固定有托盘57。在托盘57与引导杆5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58,压缩弹簧58的作用力使引导杆52以轴承53为旋转中心进行摆动,使辊55与导轨7压力接触。此外,在引导底座51的下端部与引导杆52的摆动端部之间配置有由按压力调节机构8进行驱动的摩擦滑动部件89,摩擦滑动部件89使引导杆52的摆动衰减。在引导底座51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力调节机构8,按压力调节机构8控制摩擦滑动部件89对弓I导杆52的按压力。按压力调节机构8和摩擦滑动部件89构成了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图3是放大示出图1和图2内的按压力调节机构的侧剖视图,与引导杆52的摆动端部(参照双向箭头)关联示出。在图3中,按压力调节机构8具有滑动轴承81、线圈82、压缩弹簧83和87、可动铁芯84、引导棒85、滑动轴承86以及固定铁芯88,可动铁芯84构成为可在虚线箭头方向上驱动摩擦滑动部件89。固定铁芯88被固定于引导底座51,在固定铁芯88内的中心部卷绕有线圈82,在线圈82内的贯通孔中插入有可动铁芯84。固定铁芯88和线圈82形成电磁铁,当对线圈82进行通电时,在固定铁芯88与可动铁芯84之间产生用以下的式(1)表示的吸引力Fp。【数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减振装置,其具有:振动传感器,其检测电梯轿厢的轿厢振动;衰减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检测值生成指令值;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其使得在所述电梯轿厢中产生与所述指令值对应的衰减力;以及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其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值估计衰减力产生比率相对于所述指令值的变化,并根据所述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的估计结果变更所述指令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30 JP 2011-2611641.一种电梯减振装置,其具有: 振动传感器,其检测电梯轿厢的轿厢振动; 衰减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检测值生成指令值; 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其使得在所述电梯轿厢中产生与所述指令值对应的衰减力;以及 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其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值估计衰减力产生比率相对于所述指令值的变化,并根据所述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的估计结果变更所述指令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具有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值来计算轿厢振动评价值的评价值计算单元, 所述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根据所述指令值变更时的所述轿厢振动评价值的大小估计所述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以使所述轿厢振动评价值减小的方式逐次变更所述指令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振动评价值包括所述电梯轿厢行进时的轿厢振动的最大值和均方值中的至少一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具有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值来估计所述可变衰减阻尼减振装置的衰减系数的衰减系数估计部, 所述衰减调节算法变更单元根据所述衰减系数估计部的衰减系数估计结果和所述指令值,估计所述衰减力产生比率的变化,以使衰减力产生比率相对于所述振动检测值恒定的方式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都宫健儿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