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350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a)对平纹牛津布做拨水处理,(b)在平纹牛津布上涂覆湿法聚氨酯(PU)涂层,(c)在上述湿法聚氨酯涂层上复合具有真皮纹路的PU干法转移涂层,(d)将平纹牛津布剥离,制得PU转移薄膜。牛津布的拨水处理使PU转移薄膜与牛津布的粘合力降低,从而达到有效剥离。湿法聚氨酯涂层内部有微孔结构从而改善薄膜手感、弹性和透气性,干法转移涂层为具有真皮纹路的PU涂层,增加其仿真皮效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PU转移薄膜可用于车用内饰材料如作为仪表盘的台面贴合皮膜等,也可以与二层皮、超纤皮等难以在其表面做PU湿法涂层的基材相复合,制成真皮效果好的仿真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属于塑料薄膜生产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已有的塑料薄膜,包括TPU(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一般采用压延法、挤出法、吹塑等工艺方法生产,经冷却定型后制得,作为复合薄膜的内外层材料,应用于各种食品、汤料和日用百货等的包装薄膜,纺织品的复合材料等。用上述方法制成的薄膜内部无微孔结构,手感、外观没有真皮效果,无法用来制作仿真皮合成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PU(聚氨酯)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能制得内部有微孔结构,手感、外观有真皮效果、厚度为0.3-0.6mm的PU转移薄膜。这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a)对平纹牛津布做拨水处理,(b)在平纹牛津布上涂复湿法聚氨酯(PU)涂层,(c)在上述湿法聚氨酯涂层上复合具有真皮纹路的PU干法转移涂层,(d)将平纹牛津布剥离制得PU转移薄膜。这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中平纹牛津布仅作为载体,最后将其剥离,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牛津布的拨水处理使PU转移薄膜与牛津布的粘合力降低,从而达到有效剥离。湿法聚氨酯涂层内部有微孔结构从而改善薄膜手感、弹性和透气性,干法转移涂层为具有真皮纹路的PU涂层,增加其仿真皮效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PU转移薄膜可用于车用内饰材料,如作为仪表盘的台面贴合皮膜等,也可以与二层皮、超纤皮等难以在其表面做PU湿法涂层的基材相复合,制成真皮效果好的仿真皮。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附图2为牛津布拨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附图3为湿法涂层加工的工艺流程图;附图4为干法涂层加工的工艺流程图;附图5为剥离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a)对平纹牛津布做拨水处理,(b)-->在拨水处理过的平纹牛津布上涂复湿法聚氨酯(PU)涂层;(c)在上述湿法聚氨酯涂层上复合干法转移涂层,制成具有真皮纹路的PU涂层;(d)将平纹牛津布剥离,制得PU转移薄膜。本专利技术用的设备为:卷出设备、储布架、带压辊的含浸槽、水洗槽、湿法涂层设备、干法涂层设备、烘干定型设备以及剥离设备等。在这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中,(a)步中的平纹牛津布可以采用经、纬向为75D~150D的涤纶长丝制成的平纹牛津布,例如编织针数为104×80/每英寸,幅宽155cm,厚度0.15mm。拨水剂可采用含羟基或氨基的聚硅氧烷类的水性有机硅类乳液,例如上海如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F-5020型号的水性有机硅拨水剂。拨水处理过程为将平纹牛津布含浸0.8%~3%的水性有机硅类乳液,然后烘干。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水性有机硅乳液的配料(以重量计)为:纯水:                          100份;水性有机硅拨水剂(固含量30%)    3~10份。(b)步PU湿法涂层加工包括调湿、涂布、凝固、水洗、烘干等工序,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湿法浆料配方(以重量计)为:聚氨酯树脂                     100份;DMF                            30~50份;溶剂性色料                     2~3份;木质粉                         5份。(c)步干法加工包括离型纸的顶涂、底涂、与PU湿法涂层贴合、烘干、熟成等工序。其工艺流程如图4。干法浆料工艺配方以重量计(顶涂或底涂)为:聚氨酯树脂                     100份;溶剂                           10~50份;色料                           10~15份;流平剂                         1份。湿法浆料和干法浆料所用聚氨酯树脂的品类、色料以及填料的品类及用量由PU转移薄膜的物性及色调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干法浆料中的溶剂为DMF和MEK组合溶剂。(d)步的剥离过程中可将剥离角和剥离距离控制在合适的数值。剥离角定义为剥离时PU转移薄膜与载体牛津布所形成的夹角,可控制在20°~45°之间。剥离距离定义为剥离点与收卷点的距离,可控制在1.5mm~3mm之间。这样既达到有效剥离,又可使PU转移薄膜所受张力在可恢复弹性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产品质量。PU转移薄膜剥离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实施例1:A.含浸拨水剂配方:纯水                         100份;拨水剂RF-5020(固含量30%)    3份。B.湿法浆料配方:-->聚醚、聚碳型聚氨酯树脂(型号HX-3025A)  100份;DMF溶剂                               50份;溶剂性色料JQ-512                      3份;木质粉(型号FD600/30)                  5份。C.干法浆料工艺配方:顶涂:聚碳型聚氨酯树脂                      100份;溶剂(DMF60%,MEK40%)                10份;色料                                  15份;流平剂                                1份。底涂:聚碳型聚氨酯树脂                      100份;溶剂(DMF25%,MEK75%)                10份;色料                                  10份;流平剂                                1份。实施例2A.含浸拨水剂配方:纯水                                  100份;拨水剂RF-5020(固含量30%)             10份。B和C的配方同实施例1。实施例3A.含浸拨水剂配方:纯水                                  100份;拨水剂RF-5020(固含量30%)             3份。B.湿法浆料配方:聚酯型聚氨酯树脂(型号HX-7060AHV)      30份;聚酯型聚氨酯树脂(型号HX-7025BHV)      70份;DMF                                   50份;溶剂性色料RW500J                      2份;木质粉(型号FD600/30)                  5份。C.干法浆料工艺配方:顶涂:聚酯型聚氨酯树脂(HX-8030)             100份;溶剂(DMF83%,MEK17%)                50份;色料                                  10份;流平剂                                1份。底涂:聚酯型聚氨酯树脂(HX-930)              100份;溶剂(DMF30%,MEK70%)                40份;色料                                  10份;-->流平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a)对平纹牛津布做拨水处理,(b)在平纹牛津布上涂复湿法聚氨酯涂层,(c)在上述湿法聚氨酯涂层上复合具有真皮纹路的PU干法转移涂层,(d)将平纹牛津布剥离,制得PU转移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a)对平纹牛津布做拨水处理,(b)在平纹牛津布上涂复湿法聚氨酯涂层,(c)在上述湿法聚氨酯涂层上复合具有真皮纹路的PU干法转移涂层,(d)将平纹牛津布剥离,制得PU转移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U转移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a)步中的平纹牛津布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沈玉美任立鸣汪旗方福强顾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禾欣可乐丽超纤皮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