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节能建筑材料
。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对不同形式保温体系提出了迫切需求,结构功能一体化成为结构体系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方向。结构与节能一体化,不仅丰富了建筑结构体系,也能较好地解决保温体系与建筑同寿命问题,推动了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混凝土小型砌块生产过程不仅节能、节土、利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施工强度低、速度快、综合造价经济,属于我国鼓励发展类新型墙体材料。但是,混凝土小型砌块热工性能较差,其保温隔热性能尚不如同规格的粘土实心砖,难以满足建筑节能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充分利用混凝土小型砌块技术优势的同时,应设法改善和提高其热工性能,即发展保温型混凝土小型砌块,在不采用墙体内外保温技术条件下,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热工性能满足我国节能建筑标准要求,从而提高混凝土小型砌块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最新要求。发泡水泥是采取化学发泡原理制备的新型无机保温材料,具有质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比强度高、节能利废、不燃等性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包括带空腔的混凝土基体(1),所述混凝土基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使得所述混凝土基体(1)具有顶面、底面、前端面、后端面和两个侧面;所述混凝土基体(1)的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1)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混凝土基体的空气间层(3),在所述混凝土基体(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空气间层(3)之截面面积的空腔(4);在所述空腔(4)中设有发泡水泥填充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包括带空腔的混凝土基体(1),所述混凝土基体(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使得所述混凝土基体(1)具有顶面、底面、前端面、后端面和两个侧面;所述混凝土基体(1)的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1)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混凝土基体的空气间层(3),在所述混凝土基体(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空气间层(3)之截面面积的空腔(4);在所述空腔(4)中设有发泡水泥填充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超轻陶粒、建筑垃圾再生原料、工业尾矿再生原料和石粉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超轻陶粒5~25%、建筑垃圾再生原料20~60%、工业尾矿再生原料0~40%、石粉0~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填充体(2)的发泡水泥包括水泥、过氧化氢、改性剂、混合材和水,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泥40-60%、过氧化氢3-5%、改性剂0.5-1%、混合材8_15%、水31_3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硬脂酸钙、氯化钙、偏硅酸钠、无铁硫酸铝和木钙的混合物;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硬脂酸钙18.28.3%、氯化钙13.5^23.3%、偏硅酸钠4.8^9.6%、无铁硫酸铝30.50.7%、木钙 4.9~8.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材为粉煤灰、高岭土和建筑垃圾破碎微粉的混合物;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粉煤灰35~70%、高岭土 10~35%、建筑垃圾破碎微粉10~4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填充体(2)的发泡水泥还包括有云母鳞片,所述云母鳞片的粒度为16目~20目,平均径厚比为80-120,所述云母鳞片的添加量占所述发泡水泥填充体中干料质量的3-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水泥充填式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为从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贯通所述混凝土基体(1)的贯通结构,或为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祥,张磊蕾,王爱军,廖礼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