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宁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2567 阅读:2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其解决了现有发电机耗油量大、振动大噪音大、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大、严重污染环境、制造成本高、易发生机械故障、维修保养费用高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充电装置、蓄电池组、ECU控制器、直流电动机、油泵、油箱、油压控制阀、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交流电动机、曲轴、加速机和交流发电机,油压控制阀连接有调速器,调速器连接有油阀电机,大皮带轮与曲轴连接,曲轴与加速机连接,加速机与交流发电机连接;曲轴连接有油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在发电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发电机是一种将柴油或汽油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设备,其虽然在工业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耗油量大、振动大噪音大、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大、严重污染环境;2、对燃料的要求较高,使用劣质燃油会对机械结构产生磨损;3、制造成本高,易发生机械故障,维修保养费用高;4、效率低,浪费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发电、自充电的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本技术包括充电装置、蓄电池组、ECU控制器、直流电动机、油泵、油箱、油压控制阀、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交流电动机、曲轴、加速机和交流发电机,所述油压控制阀连接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连接有油阀电机,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小皮带轮与所述交流电动机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小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曲轴与所述加速机连接,所述加速机与所述交流发电机连接;所述曲轴连接有油压缸;直流电动机与油泵连接,蓄电池组通过E⑶控制器与直流电动机连接;油箱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油泵连接,油泵通过第二输油管连接到油压控制阀,油压控制阀与油箱之间连接有回油管,油压控制阀上连接有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与油压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轮流切换蓄电池给直流电动机供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后再转变成交流电,自产电、自充电、功率自然不断增倍。本技术不使用柴油、汽油、水力、太阳能、核能、水力风力等,而是以电生电的科学原理来发电的,从而能增倍产生功率的科学依据。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维护成本,是一种低碳,节能、环保型产品。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扩展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120KW直流电动机,2.480KW交流发电机,3.400KW直流电动机,4.1600KW交流发电机,5.1000KW直流电动机,6.4000KW交流发电机,7.3000KW直流电动机,8.12000KW交流发电机,9.油泵驱动装置,10,整流装置,11.交流输入,12.充电装置,13.蓄电池组,14.直流电动机,,15.发电机保护控制屏,16.油泵,17.油箱,18.油压控制阀,19.大皮带轮,20.曲轴,21.加速机,22.交流发电机,23.油阀电机,24.调速器,25.第一油压缸,26.第二油压缸,27.第一输油管,28.第二输油管,29.回油管,30.第一出油管,31.第二出油管,32.E⑶控制器,33.扩展的交流发电机,34.油泵,35.交流电动机,36.市电变压器电源输出线,37.交流发电机22输出电源线,38.交流电动机,39.小皮带轮,40.皮带,131.第一蓄电池,132.第二蓄电池,133.第三蓄电池,134.第四蓄电池,135.第五蓄电池,136.第六蓄电池,137.第七蓄电池,138.第八蓄电池,K1为第一开关,K2为第二开关,图1中DC表示直流电输入,图1中AC表不交流电输出,图2中AC表不交流发电机22的输出的交流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其本质是通过直流电动机驱动油泵驱动装置,再由油泵驱动装置驱动交流发电机,整个能量传递过程是:直流电输入给直流电动机,转换成直流电动机的机械能,直流电动机的机械能再通过油泵驱动装置传递给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把接收到的机械能转换成交流电能输出。120KW直流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油泵驱动装置9,油泵驱动装置9与480KW交流发电机2连接,400KW直流电动机3与480KW交流发电机2通过整流装置10连接;还设有1600KW交流发电机4、1000KW直流电动机5、4000KW交流发电机6、3000KW直流电动机7、12000KW交流发电机8 ;1600Kff交流发电机4与1000KW直流电动机5通过整流装置10连接,4000KW交流发电机6与3000KW直流电动机7通过整流装置10连接,400KW直流电动机3与1600KW交流发电机4之间连接有油泵驱动装置9,1000KW直流电动机5与4000KW交流发电机6之间连接有油泵驱动装置9,3000KW直流电动机7与12000KW交流发电机8之间连接有油泵驱动装置9 ;120KW直流电动机1、400KW直流电动机3、1000KW直流电动机5、3000KW直流电动机7分别连接一个整流装置10,整流装置10主要用于备用电源使用,交流输入11通过,整流装置10转换成直流电供给直流电动机。下面描述如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该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包括充电装置12、蓄电池组13、E⑶控制器32、直流电动机14、油泵16、油箱17、油压控制阀18、大皮带轮19、曲轴20、加速机21、交流电动机38、小皮带轮39和交流发电机22,油压控制阀18连接有调速器24,油阀电机23的中心转轴与调速器24连接,大皮带轮19与曲轴20的端部连接,小皮带轮39与交流电动机38连接,大皮带轮19与小皮带轮39之间通过皮带40连接,曲轴20与加速机21连接,加速机21与交流发电机22连接,曲轴20连接有第一油压缸25和第二油压缸26。第一油压缸25和第二油压缸26设有活塞、活塞杆、无杆腔和有杆腔,第一油压缸25的活塞杆与曲轴20的曲拐连接,第二油压缸26的活塞杆与曲轴20的曲拐连接。直流电动机14与油泵16连接,用于控制油泵16工作出⑶控制器32与直流电动机14连接;蓄电池组13用于给直流电动机14供电,其包括第一蓄电池131、第二蓄电池132、第三蓄电池133、第四蓄电池134、第五蓄电池135、第六蓄电池136、第七蓄电池137和第八蓄电池138。每个蓄电池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每个蓄电池的负极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结点后直接与直流电动机14连接,每个蓄电池的正极端子通过ECU控制器32与直流电动机14连接,每个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独立的连接到E⑶控制器32。E⑶控制器32能够选择八个蓄电池中一个正极供给直流电动机14。油泵16能够使油箱17中的液压油在第一输油管27、第二输油管28、回油管29、第一出油管30、第二出油管31、第一油压缸25和第二油压缸26所形成的管路中循环流动。油箱17通过第一输油管27与油泵16的输入端连接,油泵16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油管28连接到油压控制阀18。油压控制阀18与油箱17之间连接有回油管29,油压控制阀18上连接有第一出油管30和第二出油管31 ;第一出油管30分两路油管,一路油管连接第一油压缸25的有杆腔,另一路油管连接第二油压缸26的无杆腔;第二出油管31分两路油管,一路油管连接第一油压缸25的无杆腔,另一路油管连接第二油压缸26的有杆腔。油压控制阀18使用现有技术,其内部设有能够变换油路通断的换向装置。交流发电机22连接有发电机保护控制屏15,市电变压器电源输出线36通过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连接到发电机保护控制屏15。举例说明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外界的380V交流电通过充电装置12给蓄电池组13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装置、蓄电池组、ECU控制器、直流电动机、油泵、油箱、油压控制阀、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交流电动机、曲轴、加速机和交流发电机,所述油压控制阀连接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连接有油阀电机,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小皮带轮与所述交流电动机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小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曲轴与所述加速机连接,所述加速机与所述交流发电机连接;所述曲轴连接有油压缸;所述直流电动机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ECU控制器与所述直流电动机连接;所述油箱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第二输油管连接到所述油压控制阀,所述油压控制阀与所述油箱之间连接有回油管,所述油压控制阀上连接有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出油管与所述油压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动力无油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装置、蓄电池组、ECU控制器、直流电动机、油泵、油箱、油压控制阀、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交流电动机、曲轴、加速机和交流发电机,所述油压控制阀连接有调速器,所述调速器连接有油阀电机,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小皮带轮与所述交流电动机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与所述小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曲轴与所述加速机连接,所述加速机与所述交流发电机连接;所述曲轴连接有油压缸;所述直流电动机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ECU控制器与所述直流电动机连接;所述油箱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第二输油管连接到所述油压控制阀,所述油压控制阀与所述油箱之间连接有回油管,所述油压控制阀上连接有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出油管与所述油压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和明黄明实许宁
申请(专利权)人:许宁苏和明黄明实谭思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