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095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装饰层以及一导电元件。装饰层配置在基板上。装饰层所在区域为一第一区域而装饰层以外的区域为一第二区域。装饰层包括一中央部以及一第一边缘凸起部。第一边缘凸起部的厚度大于中央部的厚度,且第一边缘凸起部位于中央部与第二区域之间。各导电元件由第二区域沿一第一方向朝第一区域延伸并且横越第一边缘突起部后于装饰层的中央部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导电元件在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一第一线宽。各导电元件在中央部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时具有一第二线宽,且第一线宽大于第二线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面板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装饰层的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各项电子装置中,为了能够执行各种功能,诸如显示、触控、发声等,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导体构件来实现,其中这些导体构件必须与驱动芯片连接在一起才能够运作。以触控面板而言,上述的导电元件可以包括感测电极与传输导线,其中感测电极主要在主动区中提供触控感测的功能,而传输导线则设置在周边区。感测电极需要由主动区延伸至周边区并且通过周边的传输导线连接至驱动芯片。一般而言,周边区中的传输导线若显露在外将会影响整体装置的外观,所以周边区上往往配置有装饰层以遮蔽这些传输导线。然而,装饰层在周边区构成凸出的结构,导电元件由主动区延伸至周边区而覆盖在装饰层上方时,装饰层的存在可能影响导电元件的配置。例如,导电元件可能因为装饰层的不平坦而发生断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板结构,导体构件可以连续地由主动区延伸至周边区而不容易基于周边区的不平坦结构造成断线现象。本技术的面板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装饰层以及一导电元件。装饰层配置在基板上。装饰层所在区域为一第一区域而装饰层以外的区域为一第二区域。装饰层包括一中央部以及一第一边缘凸起部。装饰层包括一装饰层本体与一绝缘层,该绝缘层自该第二区域往该第一区域延伸至跨越该第一边缘凸起部。第一边缘凸起部的厚度大于中央部的厚度,且第一边缘凸起部位于中央部与第二区域之间。各导电元件由第二区域沿一第一方向朝第一区域延伸并且横越第一边缘突起部后于装饰层的中央部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导电兀件在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一第一线宽。各导电兀件在中央部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时具有一第二线宽,且第一线宽大于第二线宽。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各导电兀件包括一第一导电图案以及一第二导电图案。第一导电图案至少位于第二区域中并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一传输段以及一搭接段。传输段位于中央部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具有第二线宽,而搭接段连接在第一导电图案与传输段之间。其中该第一导电图案为金属网格。各导电元件的第一导电图案由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覆盖在第一边缘凸起部上,且第一导电图案在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第一线宽。搭接段具有相交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三线宽,且第三线宽大于第二线宽。搭接段与第一导电图案皆覆盖在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另外,面板结构可以还包括一接地线以及一绝缘层。接地线与第二导电图案为相同膜层。接地线位于第二导电案与第一边缘凸起部之间。绝缘层覆盖接地线并且具有一开口以暴露出第二导电图案的搭接段。第一导电图案覆盖在绝缘层上并通过开口连接至搭接段。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导电图案的搭阶段由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朝第二区域延伸,并横越第一边缘凸起部。第二导电图案的搭阶段包括横越第一边缘凸起部的一横越部以及接触第一导电图案的一接触部,其中横越部具有第一线宽而接触部具有一第三线宽且第三线宽大于第一线宽。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装饰层还包括一第二边缘凸起部,其中第一边缘凸起部与第二边缘凸起部位于中央部的相对两侧。面板结构可以还包括一接地线,其中接地线覆盖第二边缘凸起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装饰层包括一第一子装饰层以及一第二子装饰层,其中第一子装饰层位于第二子装饰层与基板之间。第一子装饰层具有一中央部与至少一边缘部。中央部的顶表面与基板之间的一第一距离小于边缘部的顶表面与基板之间的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为A H,第二子装饰层的厚度为T,且AH>T。第二子装饰层配置在中央部上以构成装饰层的中央部。第一子装饰层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子装饰层的材质。第二子装饰层的光学密度大于该第一子装饰层的光学密度。第一子装饰层包括一上层、一中层以及一下层,其中中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中层的宽度小于上层的宽度也小于下层的宽度。下层的宽度大于上层的宽度。上层、中层与下层的宽度依序减小或是增加。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装饰层的材质包括光致抗蚀剂、油墨、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基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面板结构中,延伸至装饰层上的导电元件具有足够的宽度。因此,装饰层具有不均匀的厚度时,导电元件不容易因而发生断线。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面板结构具有理想的品质。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面板结构沿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面板结构中,第一导电图案先制作而第二导电图案后制作时,剖线B-B的剖面图;图5为图3的面板结构中,第一导电图案后制作而第二导电图案先制作时,剖线B-B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面板结构沿剖线C-C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面板结构沿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1lA为图10的面板结构沿剖线E-E的剖面示意图;图1lB为图10的面板结构沿剖线E-E的剖面的另一种设计的示意图;图1lC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2至图17为本技术多个实施例的装饰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饰层与基板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子装饰层;IOA --上层;IOB:中层;IOC:下层;20:第二子装饰层;30、50:绝缘层;40:装饰层本体;100、200、300、400、500:面板结构;102:第一区域;104:第二区域;110:基板;120、120A、102B、102C、120D、120E、120F、120G:装饰层;122:中央部;124:第一边缘凸起部;126:第二边缘凸起部;130、230、430、530、:导电元件;140,340:接地线;232、432、532:第一导电图案;234,434,534:第二导电图案;234A.434A.534A:传输段;234B.434B.534B:搭接段;350:绝缘层;352:开口;534B1:横越部;534B2:接触部;540:内部装饰层;A-A、B-B、C-C、D-D:剖线;B1、B2、B3、WE:宽度;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G:间隙;H1、H2:距离;Λ H:距离差;L、L1、L2:阶梯结构;P:边缘凸起部;Τ、Τ1、Τ2:厚度;X:区域;Wl: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W3:第三宽度。【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面板结构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而图2为图1的面板结构沿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面板结构100包括基板110、装饰层120以及多个导电元件13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元件130可以由导电材料所构成并且在面板结构100中提供电讯号的传导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当导电元件130可以感测到使用者的触控动作而产生触控感测讯号时面板结构100为一触控面板。另外,当导电元件130可以用来驱动显示介质时,面板结构可以为显示面板的驱动基板。因此,本文所记载的面板结构用语可以应用在触控感测用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装饰层,配置在该基板上,该装饰层所在区域为一第一区域而该装饰层以外的区域为一第二区域,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中央部以及一第一边缘凸起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的厚度大于该中央部的厚度,且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位于该中央部与该第二区域之间;多个导电元件,各该导电元件由该第二区域沿一第一方向朝该第一区域延伸并且横越该第一边缘突起部后于该装饰层的该中央部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其中各该导电元件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一第一线宽,各该导电元件在该中央部上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时具有一第二线宽,且该第一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25 TW 1022140391.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装饰层,配置在该基板上,该装饰层所在区域为一第一区域而该装饰层以外的区域为一第二区域,其中该装饰层包括一中央部以及一第一边缘凸起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的厚度大于该中央部的厚度,且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位于该中央部与该第二区域之间; 多个导电元件,各该导电元件由该第二区域沿一第一方向朝该第一区域延伸并且横越该第一边缘突起部后于该装饰层的该中央部上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其中各该导电兀件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一第一线宽,各该导电兀件在该中央部上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时具有一第二线宽,且该第一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元件包括: 一第一导电图案,至少位于该第二区域中并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导电图案,包括一传输段以及一搭接段,该传输段位于该中央部上沿该第二方向延伸并具有该第二线宽,该搭接段连接在该第一导电图案与该传输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元件的该第一导电图案由该第二区域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而覆盖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上,且该第一导电图案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上具有该第一线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搭接段具有相交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三线宽,且该第三线宽大于该第二线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搭接段与该第一导电图案皆覆盖在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地线以及一绝缘层,该接地线与该第二导电图案为相同膜层,该接地线位于该第二导电案与该第一边缘凸起部之间,该绝缘层覆盖该接地线并且具有一开口以暴露出该第二导电图案的该搭接段,该第一导电图案覆盖于该绝缘层上并通过该开口连接至该搭接段。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图案的该搭接段由该第一区域沿该第一方向朝该第二区域延伸,并横越该第一边缘凸起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铭林怡君蔡宜珍吴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