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盖板、触控元件层以及胶层。基板具有中央区以及位于中央区周围的周边区。盖板配置于基板的上方。触控元件层配置于基板的中央区且位于基板与盖板之间。胶层配置于基板与盖板之间,且具有第一固化区块以及位于周边区的多个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胶层的第一固化区块覆盖触控元件层,而第二固化区块环绕触控元件层。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触控面板的盖板与配置触控元件层的基板的贴合大都是通过水胶,其中水胶于未固化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当进行加压脱泡制作工艺,让水胶往基板的四周流动时,水胶无法有效地停留在基板的四周而呈现溢胶的现象。此时,位于基板中央的水胶厚度明显会高于位于基板周边的水胶厚度,因此后续固化水胶后会使所形成的胶层的厚度呈现中央厚度与周边厚度不一致的现象。此外,由于基板周边的胶层厚度明显薄于基板中央的胶层厚度,因此基板四角容易有剥离的现象,进而影响触控面板的结构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有效控制胶层整体的厚度,以避免基板的周边与盖板发生剥离的现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盖板、触控元件层以及胶层。基板具有中央区与位于中央区周围的周边区。盖板配置于基板的上方。触控元件层配置于基板的中央区,且位于基板与盖板之间。胶层配置于基板与盖板之间,且具有第一固化区块以及位于周边区的多个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胶层的第一固化区块覆盖触控元件层,且第二固化区块环绕触控元件层。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层的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小于95%,而胶层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等于9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层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于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一侧边与相邻的基板的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介于O至2厘米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层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于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介于3平方厘米至330平方厘米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层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于基板上的正投影轮廓包括矩形或L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层的第一固化区块的厚度与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厚度的差值小于等于100微米。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尺寸与胶层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固化区块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盖板的尺寸大于基板的尺寸,且胶层于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于基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的尺寸介于18吋至26吋。本技术的优点是,基于上述,由于本技术的胶层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因此基板的周边与盖板之间可以避免出现剥离的现象。故本技术的触控面板可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创造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创造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创造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创造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0a、100b、100c、IOOd:触控面板110:基板111:侧边112:中央区114:周边区120:盖板130:触控元件层140a、140b、140c、140d:胶层142a、142b、142c、142d:第一固化区块144a、144b、146b、144c、144d:第二固化区块145a、145c:侧边C:角落D:距离【具体实施方式】图1A绘示为本技术创造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图1B绘示为图1A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IOOa包括基板110、盖板120、触控元件层130以及胶层140a。基板110具有中央区112与位于中央区112周围的周边区114。盖板120配置于基板110的上方,且盖板110的尺寸大于基板120的尺寸。触控元件层130配置于基板110的中央区112,且位于基板110与盖板120之间。胶层140a配置于基板110与盖板120之间,且具有位于中央区112与周边区114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以及位于周边区114的多个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144a。胶层140a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至少覆盖触控元件层130,且第二固化区块144a环绕触控元件层130。每一第二固化区块144a的固化率大于第一固化区块142a的固化率。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IOOa的尺寸较佳建议为介于18吋至26吋,甚至26吋以上,即一般所谓的大尺寸。基板110与盖板120皆例如是玻璃基板,且盖板120,如图1A与图1B所示,触控元件层130可以是电容式触控元件层、电阻式触控元件层、电磁式触控元件层或其他适当的触控元件层,于此并不加以限制。胶层140a因固化的程度可区分为第一固化区块142a与第二固化区块144a。较佳地,胶层140a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的固化率小于95%,而胶层140a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144a的固化率大于等于95%。在本实施中,胶层140a于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于基板110,意即,胶层140a于基板110上的正投影面积与基板110的面积完全相同,但并不以此为限。更进一步来说,请再参考图1A与图1B,胶层140a的第二固化区块144a于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的侧边145a与相邻的基板110的侧边111之间的距离为O厘米。也就是说,第二固化区块144a于此实质上是贴齐基板110的四个侧边11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化区块144a具有相同的尺寸,但并不以此为限。胶层140a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144a于基板110上的正投影面积,例如是介于3平方厘米至330平方厘米之间,且胶层140a的每一第二固化区块144a于基板110上的正投影轮廓具体化为矩形或方形,但并不以此为限。特别是,胶层140a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的厚度与每一第二固化区块144a的厚度的差值小于等于100微米。须说明的是,在此所界定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具体化为胶层140a扣除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144a之后所余下的区块,因此第一固化区块142a除了覆盖触控元件层130之外,其也有覆盖基板110的部分周边区114。在制作工艺上,当触控元件层130配置于基板110上之后,会于盖板120与基板110之间进行水胶贴合制作工艺。其中,水胶贴合制作工艺的步骤,首先,将水胶填充于盖板120与基板110之间。接着,将具有多个开口的光掩模设置于盖板120上,并对开口处进行第一阶段UV固化,以预固化部分水胶。需说明的是,光掩模的开口对应于后续形成第二固化区块144a的位置。之后,进行加压脱泡制作工艺,让中央区112的水胶往周边区114流动并将水胶内的气泡排出。此时,由于位于周边区114的部分水胶已预固化,其可视为挡墙结构,因此未预固化的水胶会因为此挡墙结构的阻挡而滞留于基板110的周边区114。最后,再对未预固化的水胶以及已预固化的水胶进行第二阶段UV固化,以完全固化水胶而形成胶层140a。此处,所形成的胶层140a可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icolet380量测其固化率,而区分为固化率较大的第二固化区块144a与固化率较小的第一固化区块142a。需说明的是,胶层140a的厚度是由加压脱泡制作工艺中的制作工艺参数以及胶层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中央区与位于该中央区周围的周边区;盖板,配置于该基板的上方;触控元件层,配置于该基板的该中央区,且位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以及胶层,配置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且具有第一固化区块与位于该周边区的多个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该第一固化区块覆盖该触控元件层,该些第二固化区块环绕该触控元件层,且各该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该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具有中央区与位于该中央区周围的周边区; 盖板,配置于该基板的上方; 触控元件层,配置于该基板的该中央区,且位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以及 胶层,配置于该基板与该盖板之间,且具有第一固化区块与位于该周边区的多个不连续的第二固化区块,该第一固化区块覆盖该触控元件层,该些第二固化区块环绕该触控元件层,且各该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该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层的该第一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小于95%,而该胶层的各该第二固化区块的固化率大于等于9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胶层的各该第二固化区块于该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一侧边与相邻的该基板的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介于O至2厘米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莛宸,胡月,冀海明,林柄谚,刘志宏,萧旭裕,黄裕贸,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