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等压出油阀,包括出油紧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减容器、出油阀弹簧,以及出油阀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回油阀弹簧、出油阀芯、回油钢球、回油阀弹簧上座、回油阀弹簧、回油阀弹簧下座,所述出油弹簧位于所述减容器下,上端与出油阀弹簧垫片接触,下端与出油阀芯接触,所述出油阀芯、所述回油钢球、所述回油阀弹簧上座、所述回油阀弹簧与所述回油阀弹簧下座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等压出油阀,去除了固定的减压容积、即有出油压力控制又有油回压力控制、回油压力、回油量可调,其实质是一个双向控制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压出油阀
本技术涉及油泵
,特别涉及一种等压出油阀。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出油阀结构图,如图1所示,现有出油阀包括出油紧座1、减容器2、出油阀弹簧3、出油阀芯4和出油阀座5。其作用是在油泵柱塞供油结束时,当来自于油泵柱塞的供油压力小于压在出油阀芯4上部的出油阀弹簧3对阀芯的压力时,在出油阀弹簧3压力作用下,阀芯开始下行落座,直至阀芯4上部圆锥面与阀座5中孔上部圆锥面贴合,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燃油倒流,以确保高压油管内有一定的残余压力以便柱塞第二次供油时有足够的压力实现迅速喷射。一般的出油阀芯的下部呈十字形端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芯的锥面下设计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在阀芯落座过程中圆柱面的下端面先进入阀座中孔时即将来自于下部柱塞腔的燃油与阀芯上部与高压油管相通的燃油优先隔断,阀芯继续下行直到落座,在此过程阀芯上部将增加一个3id2h/4的容积称之为减压容积,这个容积的增加使得阀芯上部的燃油压力突然下降,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使得喷嘴关闭迅速,以避免压力震荡所产生的喷油嘴不正常工作。现有出油阀只是一个单向阀,由出油阀弹簧控制其开启压力,改变出油阀弹簧对阀芯的压力便能改变出油的开启压力,该出油阀部件只是控制了出油时的开启压力,没有控制回油。其实质只是一个单向控制阀。上述出油阀部件的缺点在于;阀芯参数一旦确定,其减压容积即固定,减压效应固定,在参数确定之前,要设计、制作多种参数的出油阀偶件,以便通过试验确认一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去除了固定的减压容积、即有出油压力控制又有油回压力控制的、回油压力、回油量可调的等压出油阀。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等压出油阀,包括出油紧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减容器、出油阀弹簧,以及出油阀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回油阀弹簧、出油阀芯、回油钢球、回油阀弹簧上座、回油阀弹簧、回油阀弹簧下座,所述出油弹簧位于所述减容器下,上端与出油阀弹簧垫片接触,下端与出油阀芯接触,所述出油阀芯、所述回油钢球、所述回油阀弹簧上座、所述回油阀弹簧与所述回油阀弹簧下座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油弹簧上具有所述出油阀弹簧垫片。优选地,所述出油阀芯上端面为锥形。优选地,所述出油阀座具有中孔。优选地,所述出油阀芯上端面与所述中孔上部圆锥面贴合。优选地,所述出油阀芯内设置有中心小孔。优选地,所述中心小孔连通所述出油阀芯的上部与下部。优选地,所述回油钢球控制所述中心小孔开启与关闭。优选地,所述中心小孔下部呈V形密封锥面。优选地,所述V形密封锥面的下部呈三角形端面。本技术的等压出油阀,去除了固定的减压容积、即有出油压力控制又有油回压力控制、回油压力、回油量可调,其实质是一个双向控制阀;油泵供油时由出油阀弹簧控制出油阀芯的开启压力,实现向高压油管及喷油器供油,在供油终了时,由回油阀弹簧控制其回油压力,以避免压力震荡所产生的喷油嘴不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出油阀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等压出油阀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等压出油阀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等压出油阀其包括:出油紧座1和安装在其中的减容器2、出油阀弹簧4,以及出油阀座6和安装在其中的回油阀弹簧9、出油阀芯5、回油钢球7、回油阀弹簧上座8、回油阀弹簧9、回油阀弹簧下座10,出油弹簧4位于减容器2下,上端与出油阀弹簧垫片3接触,下端与出油阀芯5接触,出油阀芯5、回油钢球7、回油阀弹簧上座8、回油阀弹簧9与回油阀弹簧下座10依次连接,出油弹簧4上具有出油阀弹簧垫片3。在油泵柱塞供油结束时,当来自于油泵柱塞的供油压力小于出油阀芯5上部的出油阀弹簧4对出油阀芯的压力时,在出油阀弹簧压力作用下,出油阀芯开始下行落座,出油阀芯5圆锥面下部不设计减压环带,出油阀座6具有中孔,出油阀芯5上端面为锥形,一旦出油阀芯5上部圆锥面与出油阀座6的中孔上部圆锥面贴合即将出油阀芯5锥面上部与出油阀芯5锥面下部空腔隔绝,改变出油阀弹簧4对出油阀芯5的压力便能改变出油的开启压力。出油阀芯5的密封锥面的下部呈三角形端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芯5下端具有中心小孔,连通出油阀芯5的上部与下部空腔,并在出油阀芯5的中心小孔下部设计了 V形密封锥面,通过回油钢球7控制其开启与关闭,即起到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使得喷嘴关闭迅速的作用,又能实现防止高压油管内的燃油倒流,以确保高压油管内有一定的残余压力以便柱塞第二次供油时有足够的压力实现迅速喷射的目的,改变回油阀弹簧9对回油阀弹簧上座8的压力即改变了回油钢球7对出油阀芯5的V形密封锥面的压力便改变了回油的开启压力,以实现了回油量及回油压力的可变控制。本技术的等压出油阀,去除了固定的减压容积、即有出油压力控制又有油回压力控制、回油压力、回油量可调,其实质是一个双向控制阀;油泵供油时由出油阀弹簧控制出油阀芯的开启压力,实现向高压油管及喷油器供油,在供油终了时,由回油阀弹簧控制其回油压力,以避免压力震荡所产生的喷油嘴不正常工作。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压出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油紧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减容器、出油阀弹簧,以及出油阀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回油阀弹簧、出油阀芯、回油钢球、回油阀弹簧上座、回油阀弹簧、回油阀弹簧下座,所述出油弹簧位于所述减容器下,上端与出油阀弹簧垫片接触,下端与出油阀芯接触,所述出油阀芯、所述回油钢球、所述回油阀弹簧上座、所述回油阀弹簧与所述回油阀弹簧下座依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压出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油紧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减容器、出油阀弹簧,以及出油阀座和安装在其中的回油阀弹簧、出油阀芯、回油钢球、回油阀弹簧上座、回油阀弹簧、回油阀弹簧下座,所述出油弹簧位于所述减容器下,上端与出油阀弹簧垫片接触,下端与出油阀芯接触,所述出油阀芯、所述回油钢球、所述回油阀弹簧上座、所述回油阀弹簧与所述回油阀弹簧下座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弹簧上具有所述出油阀弹簧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出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阀芯上端面为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压出油阀,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廷,黄肃,何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