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压出油阀,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机高压油泵的等压出油阀,属于柴油机高压油泵技术领域。其包括阀体,阀体内腔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出油弹簧下座、阀芯和阀座,出油弹簧上座和出油弹簧下座之间设有出油弹簧;在阀座内设有阀座内腔,阀座内腔内设有钢球座和减容器,钢球座和减容器之间设有回油弹簧,钢球座和阀芯之间滚动安装钢球。阀芯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和阀芯出油通道,阀芯回油通道上端连通阀体内腔,下端由钢球密封,阀芯出油通道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压出油阀,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机高压油泵的等压出油阀,属于柴油机高压油泵
。其包括阀体,阀体内腔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出油弹簧下座、阀芯和阀座,出油弹簧上座和出油弹簧下座之间设有出油弹簧;在阀座内设有阀座内腔,阀座内腔内设有钢球座和减容器,钢球座和减容器之间设有回油弹簧,钢球座和阀芯之间滚动安装钢球。阀芯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和阀芯出油通道,阀芯回油通道上端连通阀体内腔,下端由钢球密封,阀芯出油通道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专利说明】等压出油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压出油阀,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机高压油泵的等压出油阀,属于柴油机高压油泵
。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要求的提高及大功率、高转速柴油机的研发,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对高压油泵的工作能力要求亦随之提高。高压油泵的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循环供油量、供油速率、泵端压力等指标上面。等压阀既能有效的防止二次喷射,又可以防止气泡的产生,对变速、变负荷下工作具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在固定工况下,等压阀对各循环供油始点及供油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高转速、大功率柴油机的出现对等压阀的性能、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当等压阀在使用中关闭时,阀体内的残余压力容易损坏阀体内部件结构,造成密封锥面失效,回油阀弹簧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等压阀出油阀,能在阀体关闭后降低阀体内残余压力,使用稳定可靠,避免了阀体内部件的损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等压阀出油阀包括阀体,阀体上端设有出油阀接头,在阀体上设有阀体内腔,其特征是:阀体内腔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出油弹簧下座、阀芯和阀座,出油弹簧上座和出油弹簧下座之间设有出油弹簧;在阀座内设有阀座内腔,阀座内腔内设有钢球座和减容器,钢球座和减容器之间设有回油弹簧,钢球座和阀芯之间滚动安装钢球;阀芯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和阀芯出油通道,阀芯回油通道上端连通阀体内腔,下端由钢球密封,阀芯出油通道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进一步的,减容器和回油弹簧之间设有调整垫片。进一步的,出油弹簧上座下端设有导向套,出油弹簧下座上端设有与导向套滑动配合的导向杆。进一步的,阀座和阀体之间设有钢丝挡圈。进一步的,出油阀接头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段。进一步的,出油弹簧上端接触出油弹簧上座下表面,下端接触出油弹簧下座上表面。进一步的,回油弹簧上端接触钢球座下表面,下端接触减容器上表面。进一步的,出油阀接头内设有出油通道。进一步的,阀座下端设有与减容器连通的进油通道。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在阀体关闭后降低阀体内残余压力,具有较大的回油压力调整范围,避免了阀体内部件的损坏;回油流通能力大;密封性能良好;使用稳定可靠,维修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出油弹簧上座、3-出油弹簧、4-出油弹簧下座、5-阀芯、6-钢球、7-钢球座、8-回油弹簧、9-减容器、10-阀座、11-出油阀接头、12-出油通道、13-阀芯回油通道、14-阀芯出油通道、15-钢丝挡圈、16-调整垫片、17-进油通道、18-导向套、19-导向杆、20-阀体内腔、21-阀座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阀体1,阀体I上端设有出油阀接头11,出油阀接头11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段,出油阀接头11内设有出油通道12。出油阀接头11用于连接柴油机供油管,向柴油机内部供油。在阀体I上设有阀体内腔20,阀体内腔20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2、出油弹簧下座4、阀芯5和阀座10,出油弹簧上座2和出油弹簧下座4之间设有出油弹簧3,出油弹簧3上端接触出油弹簧上座2下表面,下端接触出油弹簧下座4上表面。阀座10和阀体I之间设有钢丝挡圈15。安装时,阀座10通过阀芯5压紧在柱塞套内。所述出油弹簧上座2下端设有导向套18,出油弹簧下座4上端设有与导向套18滑动配合的导向杆19。在阀座10内设有阀座内腔21,阀座内腔21内设有钢球座7和减容器9,钢球座7和减容器9之间设有回油弹簧8。回油弹簧8上端接触钢球座7下表面,下端接触减容器9上表面。钢球座7和阀芯5之间滚动安装钢球6。阀座10下端设有与减容器9连通的进油通道17。所述减容器9和回油弹簧8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6,调整垫片16防止回油弹簧8的磨损。阀芯5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13和阀芯出油通道14,阀芯回油通道13上端连通阀体内腔20,下端由钢球6密封。阀芯出油通道14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4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2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高压燃油通过阀座10的进油通道17进入减容器9,由减容器9进入阀座内腔21。然后通过阀芯出油通道14顶开出油弹簧下座4进入阀体内腔20中,最后由出油阀接头11的出油通道12向柴油机内部供油。供油结束后,出油弹簧下座4回位,阀芯出油通道14关闭。此时高压油管内仍有较高压力的燃油,当燃油压力大于回油弹簧8预紧力时,将克服弹簧力的作用,燃油经出阀芯5的阀芯回油通道13将钢球12推开,再经阀座内腔21、减容器9、进油通道17回到高压油泵的柱塞腔内,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降低。当高压油管内的燃油压力低于回油弹簧8的预紧力后,则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阀体I。本专利技术的阀座内腔21空间宽裕,回油弹簧8钢丝直径较大,所以等压阀的回油开启压力P的调整范围较大,可以提高柴油机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高压油泵的泵端压力、嘴端压力都随之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柴油机降低油耗、烟度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等压阀出油阀,包括阀体(1),阀体(I)上端设有出油阀接头(11),在阀体(I)上设有阀体内腔(20),其特征是:阀体内腔(20)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2)、出油弹簧下座(4)、阀芯(5)和阀座(10),出油弹簧上座(2)和出油弹簧下座(4)之间设有出油弹簧(3);在阀座(10)内设有阀座内腔(21),阀座内腔(21)内设有钢球座(7)和减容器(9),钢球座(7)和减容器(9)之间设有回油弹簧(8),钢球座(7)和阀芯(5)之间滚动安装钢球(6);阀芯(5)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13)和阀芯出油通道(14),阀芯回油通道(13)上端连通阀体内腔(20),下端由钢球(6)密封,阀芯出油通道(14)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4)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阀出油阀,其特征是:所述减容器(9)和回油弹簧(8)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阀出油阀,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弹簧上座(2)下端设有导向套(18),出油弹簧下座(4)上端设有与导向套(18)滑动配合的导向杆(1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阀出油阀,其特征是:所述阀座(10)和阀体(I)之间设有钢丝挡圈(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阀出油阀,其特征是:所述出油阀接头(11)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阀出油阀,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弹簧(3)上端接触出油弹簧上座(2)下表面,下端接触出油弹簧下座(4)上表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压阀出油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上端设有出油阀接头(11),在阀体(1)上设有阀体内腔(20),其特征是:阀体内腔(20)中从内向外依次安装出油弹簧上座(2)、出油弹簧下座(4)、阀芯(5)和阀座(10),出油弹簧上座(2)和出油弹簧下座(4)之间设有出油弹簧(3);在阀座(10)内设有阀座内腔(21),阀座内腔(21)内设有钢球座(7)和减容器(9),钢球座(7)和减容器(9)之间设有回油弹簧(8),钢球座(7)和阀芯(5)之间滚动安装钢球(6);阀芯(5)内设有阀芯回油通道(13)和阀芯出油通道(14),阀芯回油通道(13)上端连通阀体内腔(20),下端由钢球(6)密封,阀芯出油通道(14)上端由出油弹簧下座(4)密封,下端连通阀座内腔(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生强,吴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威孚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