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776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7:23
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厌氧反应装置、好氧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本申请通过在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增加了导流器,用于改变流体流态,不易产生絮体沉降;在厌氧反应装置增加了射流布水器,通过流量控制,使得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的沉淀出水不产生短流;在射流的强力冲击下,使得厌氧反应装置的底部的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而且搅拌起来不产生死角,保证了配水的均匀和反应的充分,本申请对小规模的污水处理效果明显,可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也可以用于脱氮除磷工艺,本申请将四个装置设计为一体化,结构紧凑,还可节约投资成本,运行费用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也取得较大的进步。其中高效的沉淀池和厌氧反应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效沉淀是一种将普通的混凝沉淀与浅层沉淀相结合的技术,形成高密度絮体沉降,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减少占地面积。厌氧反应器以其高负荷、低能耗等优点而受到人们广泛应用。但是以上技术在小流量、高浓度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由于水量较小,高效沉淀池反应段易产生矾花沉淀,长时间就会产生黑泥漂浮现象。而目前的厌氧反应器普遍高度较高,小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难以采用。对于这类污水,多个单元的独立分离易产生短流、局部沉积现象,需要集中紧凑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对小规模的污水处理效果明显,可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也可以用于脱氮除磷工艺,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施工安装便捷以及操作方便,同时,还可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高密度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厌氧反应装置、好氧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污水和混凝药剂依次经过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厌氧反应装置、好氧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进行处理;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设置有用于改变在高密度絮体沉淀阶段反应后的流体的流态的导流器;厌氧反应装置设置有用于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的射流布水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厌氧反应装置、好氧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 污水和混凝药剂依次经过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厌氧反应装置、好氧反应装置和沉淀装置进行处理; 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设置有用于改变在高密度絮体沉淀阶段反应后的流体的流态的导流器; 厌氧反应装置设置有用于使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的射流布水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导流器设置为多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自上向下分别倾斜设置于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的内壁,下方的导流板承接 上方的导流板的流体并改变来自上方导流板的流体的流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沉淀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段主体和第一沉淀段主体、设置于第一反应段主体中部的进水管、进水管的污水由导流环的底部进入导流环,导流环内部设置搅拌器、用于隔开第一反应段主体和第一沉淀段主体的挡板、位于第一沉淀段主体底部的前污泥斗、位于第一沉淀段主体上部的一级蜂窝填料沉淀层和位于一级蜂窝填料沉淀层上方且连通高密度絮体沉淀装置和厌氧反应装置的一级出水堰; 多个导流板具体地设置为一级导流板、二级导流板和三级导流板,一级导流板和三级导流板均朝第一反应段主体的右下方倾斜设置于第一反应段主体,二级导流板朝第一反应段主体的左下方倾斜设置于挡板且位于一级导流板和三级导流板之间,三级导流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出水口通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忠章万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研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