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真空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3068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6:42
行星真空搅拌机,属于搅拌机领域,包括底座、反应釜、横梁、控制器,底座内设置有甲电机,反应釜包括恒星转轴,反应釜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转动设置在底座内,甲电机上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连接旋转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反应釜进行自转产生离心力,增强了搅拌效果,使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更好的混合分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真空搅拌机
本技术属于搅拌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搅拌机。
技术介绍
混合分散工艺在锂离子电池的整个生产工艺中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度大于30%,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制造,正极浆料由粘合剂、导电剂、正极材料等组成;负极浆料则由粘合剂、石墨碳粉等组成。正、负极浆料的制备都包括了液体与液体、液体与固体物料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等一系列工艺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温度、粘度、环境等变化。在正、负极浆料中,颗粒状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和均匀性直接响到锂离子在电池两极间的运动,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各极片材料的浆料的混合分散至关重要,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质量及其产品的性能。所以在制备电极片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锂离子电池浆料的混合分散质量,提高电池浆料的均匀一致性和分散稳定性。目前传统的锂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都是在行星搅拌机中完成的。随着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不断进步,原材料颗粒粒径越来越小,这不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性能,也非常容易形成二级团聚体,从而增加了混合分散工艺的难度,也对行星搅拌机的搅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行星真空搅拌机,能够使反应釜进行自转产生离心力,增强了搅拌效果,使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更好的混合分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行星真空搅拌机,包括底座、反应釜、横梁、控制器,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甲电机,所述的反应釜包括恒星转轴,所述的反应釜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台,所述的旋转台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底座内,所述的甲电机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的旋转台。这样设置,底座内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上设置有反应釜,旋转台下连动有甲电机。在机器工作时,反应釜内的恒星转轴开始转动,甲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让旋转台旋转,同时固定在旋转台上的反应釜也开始旋转,反应釜与恒星转轴旋转方向不同,这样相对运动产生较好的搅拌效果,使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更好的混合分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内设置有可以与所述恒心转轴滑动契合的环形光滑凸块。这样设置,反应釜内设置有环形光滑凸块与恒心转轴配合,能让反应釜与恒心转轴相对运动的更加顺畅。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恒心转轴侧面设置有可以与所述环形光滑凸块滑动契合密封套圈。这样设置,恒心转轴与环形光滑凸块之间加装密封套圈能防止漏气,漏液和其他泄露现象。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间隔台,所述的甲电机固定放置在所述的间隔台上,所述的旋转台与所述的间隔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架,所述的间隔台下面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这样设置,甲电机放置在所述的间隔台上,间隔台与旋转台之间用支架固定连接。间隔台可以随着液压柱的下降与上升上下移动,在需要打开反应釜进行清洗与必要的检修时,可以使间隔台下降,使反应釜上部与下部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反应釜进行自转产生离心力,增强了搅拌效果,使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更好的混合分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应釜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 —种行星搅拌机,包括底座1、反应爸2、乙电机4、控制器5、横梁3。乙电机4设置在横梁3上,反应釜2包括恒星转轴30,反应釜2上有固定条100,固定条100可以使反应釜2上部和反应釜2下部密封固定在一起。底座I内转动设置有旋转台16,反应釜2底部固定在旋转台16上。底座I内还设置有甲电机10,甲电机10上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连接有旋转台16。反应釜2内设置有可以与恒心转轴30滑动契合的环形光滑凸块103。恒心转轴30与环形光滑凸块滑动103之间设置有密封套圈104,防止恒心转轴30与环形光滑凸块103之间气体泄漏、浆液泄漏或者其他泄露。底座I内还设置有间隔台17,甲电机10固定放置在间隔台17上,旋转台16与间隔台17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架111,间隔台17下面连接有若干个液压柱18。在行星搅拌机工作时,搅拌料从甲入料口6和乙入料口 7进入,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外部真空机从真空口 8抽取空气或者使用内部真空机直接从反应釜内抽取真空。控制器5控制甲电机10运行,甲电机10带动旋转台16旋转,这样反应釜2就会自转并且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与恒心转轴30转动方向相反产生离心力,增强了搅拌效果,使锂电池电极材料能更好的混合分散。搅拌好后,浆料从出料口 9中取出。当搅拌完成后,分离固定条100,然后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自动液压柱18下降,使反应釜2上部和反应釜2下部分离,易于在搅拌完成后对反应釜2内的清理和必要的检修。在分离时反应釜2上部会被恒心转轴30卡住,不会掉下来。乙电机4上有传动轴19。传动轴19上设置有甲主动轮20、乙主动轮21和丙主动轮22,主轴29内设置有行星轴28,行星轴28内设置有卫星轴24,主轴29上设置有甲从动轮27,行星轴28上设置有乙从动轮26,卫星轴24上设置有丙从动轮25,甲主动轮20与甲从动轮27通过传动带23连接,乙主动轮21与乙从动轮26通过传动带23连接,丙主动轮22与丙从动轮25通过传动带23连接。甲从动轮27,乙从动轮26,丙从动轮25直径依次变小,使得主轴29,行星轴28,卫星轴24的转动速度依次增大。反应釜2内设置有恒心转轴30,主轴29固定连接恒心转轴30,行星轴28和卫星轴24伸入恒心转轴30内,恒心转轴3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行星转轴32,行星转轴32内设置有卫星转轴31。行星轴28上设置有甲锥齿轮51,,行星转轴32上设置有乙锥齿轮36,甲锥齿轮51和乙锥齿轮36之间通过甲传动齿轮35传动连接,支撑架37固定连接甲传动齿轮35使其在运行中不会晃动脱离。卫星轴24上设置有丙锥齿轮50,卫星转轴31上设置有丁锥齿轮34,丙锥齿轮50和丁锥齿轮34之间用乙传动齿轮33传动连接,同时乙传动齿轮33穿过行星轴28,不用再另外使用固定装置。行星转轴32上设置有若干个梯形凸块60,梯形凸块60的下底面贴靠在行星转轴上,梯形凸块60的上底面向外,梯形凸块60两腰面上各设置有I个圆形开口。若干个梯形凸块60竖直等间距排列组成一个凸块组,行星转轴32上均匀圆周分布4个位置相配合的凸块组。甲支撑杆39穿过这些圆形开口,甲支撑杆39上设置有推进式搅拌桨叶40。卫星转轴31上设置有戊锥齿轮41,甲支撑杆39 —端设置有已锥齿轮38,戊锥齿轮41与已锥齿轮38传动。这样在一个梯形凸块60上就会伸出两个倾斜的甲支撑杆39,在行星转轴32上具有梯形凸块60的某一平面就会有8个均匀伸出来的甲支撑杆39覆盖住一个大致球形的区域,增加了浆液接触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行星转轴32上连接有乙支撑杆42,乙支撑杆42连接有刮刀43。在本实施例反应釜2内,所有可以转动的部件都与其接触面设置有密封装置,保证这些转动装置不会发生漏气、漏液或者其他泄露状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星真空搅拌机,包括底座(1)、反应釜(2)、横梁(3)、控制器(5),其特征为,所述的底座(1)内设置有甲电机(10),所述的反应釜(2)包括恒星转轴(30),所述的反应釜(2)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台(16),所述的旋转台(16)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内,所述的甲电机(10)上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的转动轴(11)连接所述的旋转台(16)。

【技术特征摘要】
1.行星真空搅拌机,包括底座(I)、反应釜(2)、横梁(3)、控制器(5),其特征为,所述的底座(I)内设置有甲电机(10),所述的反应釜(2)包括恒星转轴(30),所述的反应釜(2)底部固定设置有旋转台(16),所述的旋转台(16)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底座(I)内,所述的甲电机(10 )上连接有转动轴(11 ),所述的转动轴(11)连接所述的旋转台(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真空搅拌机,其特征为,所述的反应釜(2)内设置有可以与所述恒心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