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涉及日常工作及生活领域,包括头部,与头部连接的灯身,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所述的头部设置有第一灯泡,所述的第一灯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灯泡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手电筒上设置有散热装置,能够将手电筒发光生成的热量及时的散开去,避免了热量持续积累,导致手电筒寿命减少的问题,另外该手电筒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日常工作及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移动照明工具的发展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移动照明经历了从火、油、蜡烛到手电的发展历程。移动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泡手电、氙气灯泡手电,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LED手电等。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从早期的纸糊罩到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便于户外移动照明。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人类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移动照明方法。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做成了蜡烛。到了 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100多年前英国人专利技术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火把、蜡烛、油灯、煤气灯这些可移动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19世纪末,爱迪生专利技术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手电筒早已成为家庭必备的小家电,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方便。手电筒发展到现在已发展了四代,迈向了 LED手电筒时代。现时的手电筒普遍具有节能无污染,发光强,发光方式多样等特点,然而现时的手电筒在发强光的同时,发光生成的热量持续累积,散热性能不佳,发光导致的高温影响了手电筒灯泡的使用寿命,因而手电筒的散热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电筒,能够解决手电筒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手电筒,包括头部,与头部连接的灯身,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所述的头部设置有第一灯泡,所述的第一灯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灯泡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由铝塑材料制成的板材,所述的板材位于所述的凹槽内。这样的设置能够将手电筒发光生成的热量及时的散开去,避免热量持续积累,导致手电筒寿命减少的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头部与灯身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所述的转轴机构上还设置有旋转机构。这样的设置,可以自由旋转手电筒的头部。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头部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所述的挂钩能够转动,所述的挂钩旋转的角度范围为O °?270 °。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手电筒挂在其它物体上,方便照明。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灯身上设置有纹路。这样的设置,增加了摩擦,不会轻易滑落,有利于人们手拿手电筒。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灯身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这样的设置,可以将手电筒吸在金属物体上,方便照明。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充电接口。这样的设置,方便对手电筒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手电筒上设置有散热装置,能够将手电筒发光生成的热量及时的散开去,避免了热量持续积累,导致手电筒寿命减少的问题,另外该手电筒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手电筒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手电筒,包括头部1,与头部连接的灯身2,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3,所述的头部I设置有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13,所述的第一灯泡11设置在塑料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灯泡11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12,所述的散热装置12包括由铝塑材料制成的板材,所述的第二灯泡13为半圆球状,其设置在头部I的上端。所述的头部I与灯身2之间设置有转轴机构4,转轴机构4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1,手电筒的头部I能够通过转轴机构4或旋转机构41旋转,所述的头部I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5。所述的灯身2上设置有纹路21和充电指示灯22,所述的灯身2内部设置有锂离子电池23,并且在灯身2的背面设置有开关24。所述的底座3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另外所述的底座3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31。根据本技术,一种手电筒,包括头部1,与头部连接的灯身2,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3,头部I设置有第一灯泡11和第二灯泡13,第一灯泡11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第一灯泡11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12,散热装置12包括由铝塑材料制成的板材,能够将手电筒发光生成的热量及时的散开去,避免热量持续积累,第二灯泡13为半圆球状,其设置在头部I的上端,再该手电筒的头部I上设置两个灯泡,方便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头部I与灯身2之间设置有转轴机构4,转轴机构4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1,手电筒的头部I能够通过转轴机构4前后旋转,头部I与灯身2之间旋转角度范围为120°-240°,头部I在通过转轴机构4向前旋转时分为两个档位,每两个档位之间的跨度均为30°,同理,头部I在通过转轴机构4向后旋转时也分为两个档位,每两个档位之间的跨度也均为30°。另外,头部I可以通过旋转机构41转动,可以左右旋转各90°,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档位的调整。头部I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5,挂钩5能够转动,该挂钩旋转的角度范围为O °?270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手电筒挂在其它物体上。灯身2上设置有纹路21,在用手拿手电筒时,增加了摩擦,不会轻易滑落,有利于人们手拿手电筒,灯身2的下部侧面还设置有充电指示灯22,方便人们在手电筒充电时,查看充电的情况,另外灯身2内部设置有锂离子电池23,并且在灯身2的背面设置有开关24。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可以将手电筒轻易地吸在金属物体上,方便照明,另外底座3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 31,该充电接口与充电指示灯22对应设置在手电筒的同一侧。综上所述,由于这样的手电筒上设置有散热装置,能够将手电筒发光生成的热量及时散开去,避免了热量持续积累,导致手电筒寿命减少的问题,另外由于该手电筒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灯身设置有纹路,底座内部设置有磁性材料,使该手电筒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以上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电筒,包括头部(1),与头部连接的灯身(2),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1)设置有第一灯泡(11),所述的第一灯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灯泡(11)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包括头部(1),与头部连接的灯身(2),以及位于灯身下端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I)设置有第一灯泡(11 ),所述的第一灯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灯泡(11)的背面的壳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里设置有散热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12)包括由铝塑材料制成的板材,所述的板材位于所述的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I)与灯身(2)通过转轴机构(4)连接,所述的转轴机构(4)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