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2023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铰缝构造包括若干块预制空心板,相邻的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浇筑有铰缝,所述预制空心板和铰缝上浇筑有铺装层,所述预制空心板在制作时内部预先布置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具有一伸入铰缝中的连接段,所述铰缝内布置有延伸钢筋,所述延伸钢筋的连接段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预埋钢筋能够有效地提高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强度,延伸钢筋提高铰缝构造的抗剪强度,且使得空心板、铰缝与铺装层之间的整体性得到加强。该铰缝构造能达到降低维护成本,施工简便的目的,并克服了目前国内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构造施工困难、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病害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土木建筑

技术介绍
装配式空心板梁桥在我国公路桥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类桥梁具有建筑高度低、便于预制、设计及施工简便等优点。这种桥通过现浇混凝土企口缝构造来实现荷载的横向分布,防止单根梁受力过大。通过对正在运营的装配式空心板桥进行现场调查发现,由于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诸多原因铰缝底部渗水泛白、底部砂浆脱落、纵向开裂等铰缝病害称为这类桥梁的主要病害形式。随着铰缝病害的不断发展,铰缝构造逐步丧失横向传递荷载的能力,最终导致单板受力的现象出现,对装配式空心板桥寿命及行车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国内目前针对铰缝的加固和改进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I)横向预应力钢束。在跨中及端部设置体外预应力钢束或者在跨中设置一道横隔梁并在梁内穿预应力钢束,该措施涉及到预应力施工工艺,操作上相对复杂。此外根据美国的装配式空心板桥相关资料,采用横向预应力的措施后还是会有诸如桥面纵向开裂、铰缝底部渗水泛白等病害出现。(2)在铰缝两侧相邻的空心板底部植入锚栓来设置连接钢板或者连接钢筋,或是通过预埋角钢并实施焊接,使得相邻板之间的变形协调、一致。这类措施会导致空心板底部出现纵向裂缝且会在一定程度下影响桥下净空。(3)将铰缝内普遍采用的交叉钢筋用近似尖端椭圆状的箍筋代替,这类措施在施工上难度较大且力学理念不清晰。(4)在铰缝侧壁预埋一段带孔长钢板,这类措施在施工时钢板下侧的铰缝混凝土施工时会存在浇捣困难,且由于其并未通长设置,对结合面裂缝的限制作用较为有限。结合现有的资料可知,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问题依旧存在且上述的改进措施并未有相关的详细应用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国内铰缝构造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高采用这种新型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包括若干块预制空心板,相邻的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浇筑有铰缝,所述预制空心板和铰缝上浇筑有铺装层,所述预制空心板在制作时内部预先布置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具有一伸入铰缝中的连接段,所述铰缝内布置有延伸钢筋,所述延伸钢筋的连接段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钢筋按照设计位置绑扎或者焊接于预制空心板内。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钢筋沿纵桥向的间距为15-30cm。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钢筋具有一深入铺装层内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钢筋的末端带有180°弯钩。进一步的,所述铰缝内还布置有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与延伸钢筋绑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预制空心板制作时,按照设计位置绑扎或者焊接预埋钢筋,将预埋钢筋的连接段先扳至紧贴模板内侧的位置; (2)拆除模板后,立即将预埋钢筋的连接段扳至设计位置; (3)采用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将延伸钢筋的连接段和预埋钢筋的连接段连接起来,连接质量需满足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 (4)将纵向钢筋与延伸钢筋按照设计位置进行绑扎; (5)将预制空心板吊装至设计的支座面上; (6)浇筑铰缝和铺装层混凝土。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所述预埋钢筋沿纵桥向的间距为15-30cm。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所述延伸钢筋在深入铺装层的末端带有180°弯钩。进一步的,在步骤(6)中,所述铰缝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铰缝构造的预埋钢筋能够有效地提高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强度,其延伸钢筋提高铰缝构造的抗剪强度,且使得空心板、铰缝与铺装层之间的整体性得到加强。该铰缝构造能达到降低维护成本,施工简便的目的,并克服了目前国内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构造施工困难、实际应用中易出现病害的缺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预埋钢筋与预制空心板的主视图。图3为延伸钢筋的主视图。[0021 ] 图中:1-预制空心板,2-铰缝,3-铺装层,4-预埋钢筋,5-延伸钢筋,6_纵向钢筋,7-预埋钢筋的连接段,8-延伸钢筋的连接段,9-延伸钢筋的180°弯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包括若干块预制空心板1,相邻的两块预制空心板I之间浇筑有铰缝2,所述预制空心板I和铰缝2上浇筑有铺装层3,所述预制空心板I在制作时内部预先布置有预埋钢筋4,所述预埋钢筋4具有一伸入铰缝2中的连接段7,所述铰缝2内布置有延伸钢筋5,所述延伸钢筋5的连接段8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与预埋钢筋4的连接段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钢筋4按照设计位置绑扎或者焊接于预制空心板I内,所述预埋钢筋4沿纵桥向的间距为15-30cm。所述延伸钢筋5具有一深入铺装层3内的末端,所述延伸钢筋5的末端带有180°弯钩9。所述铰缝2内还布置有纵向钢筋6,所述纵向钢筋6与延伸钢筋5绑扎。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预制空心板I制作时,按照设计位置绑扎或者焊接预埋钢筋4,将预埋钢筋4的连接段7先扳至紧贴模板内侧的位置; (2)拆除模板后,立即将预埋钢筋4的连接段7扳至设计位置; (3)采用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将延伸钢筋5的连接段8和预埋钢筋4的连接段7连接起来,连接质量需满足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 (4)将纵向钢筋6与延伸钢筋5按照设计位置进行绑扎; (5)将预制空心板I吊装至设计的支座面上; (6)浇筑铰缝2和铺装层3混凝土。在本实施例中,步骤(I)中,所述预埋钢筋4沿纵桥向的间距为15-30cm。步骤(3)中,所述延伸钢筋5在深入铺装层3的末端带有180°弯钩9。步骤(6)中,应采取一定措施使得铰缝2混凝土振捣密实。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构造。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包括若干块预制空心板,相邻的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浇筑有铰缝,所述预制空心板和铰缝上浇筑有铺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空心板在制作时内部预先布置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具有一伸入铰缝中的连接段,所述铰缝内布置有延伸钢筋,所述延伸钢筋的连接段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包括若干块预制空心板,相邻的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浇筑有铰缝,所述预制空心板和铰缝上浇筑有铺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空心板在制作时内部预先布置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具有一伸入铰缝中的连接段,所述铰缝内布置有延伸钢筋,所述延伸钢筋的连接段通过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按照设计位置绑扎或者焊接于预制空心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沿纵桥向的间距为15-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钢筋具有一深入铺装层内的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钢筋的末端带有180°弯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延伸钢筋的铰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铰缝内还布置有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与延伸钢筋绑扎。7.一种带有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雄陈宝春韦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