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811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完成传统前面两道工序的组合模,其技术要点下模是由下模主体、下模芯和顶杆构成,下模芯中部设有成型孔,所述的成型孔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所述的顶杆从下模主体底部活动穿入其上端面位于下模芯的成型孔下方;上模是由一冲模和二冲模构成,其中所述的一冲模中部设有下大上小的锥形孔,锥形孔的下端口直径略大于待冲线材的外径略;所述的二冲模又是由上模主体和上模芯构成,所述的上模芯镶嵌在上模主体内,在上模芯中部设有下大上小的圆锥形凹部,冲压成型时锥形孔和圆锥形凹部的中轴线均与成型孔的中轴线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加工T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中的T铁加工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
技术介绍
传统的T铁加工技术中,对于线径比大于4:1的高线径比T铁产品,均采用四套模具进行加工,其大致工艺过程是打头、整型、压扁、成型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专用的模具。这种传统的工艺存在工序较多,生产成本高的不足,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完成传统前面两道工序的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包括下模和上模,其中所述的下模是由下模主体、下模芯和顶杆构成,下模芯镶嵌在下模主体内,且下模芯与下模主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下模芯中部设有成型孔,所述的成型孔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部分的深度为1.5~3mm ;所述的顶杆从下模主体底部活动穿入其上端面位于下模芯的成型孔下方;所述的上模是由一冲模和二冲模构成,其中所述的一冲模中部设有下大上小的锥形孔,锥形孔的下端口直径略大于待冲线材的外径;所述的二冲模又是由上模主体和上模芯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包括下模(1)和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1)是由下模主体(11)、下模芯(12)和顶杆(13)构成,下模芯(12)镶嵌在下模主体(11)内,且下模芯(12)与下模主体(1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下模芯(12)中部设有成型孔(12a),所述的成型孔(12a)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部分的深度为1.5~3mm;所述的顶杆(13)从下模主体(11)底部活动穿入其上端面位于下模芯(12)的成型孔(12a)下方;所述的上模是由一冲模(2)和二冲模(3)构成,其中所述的一冲模(2)中部设有下大上小的锥形孔(2a),锥形孔(2a)的下端口直径略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包括下模(I)和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I)是由下模主体(11)、下模芯(12 )和顶杆(13 )构成,下模芯(12 )镶嵌在下模主体(11)内,且下模芯(12)与下模主体(1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下模芯(12)中部设有成型孔(12a),所述的成型孔(12a)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部为圆柱形,圆柱形部分的深度为1.5?3mm ;所述的顶杆(13)从下模主体(11)底部活动穿入其上端面位于下模芯(12)的成型孔(12a)下方;所述的上模是由一冲模(2)和二冲模(3)构成,其中所述的一冲模(2)中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嫱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