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及用其合成异氰酸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777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该反应器前端设有主动流前腔体,后端设有主动流后腔体,主动流后腔体与主动流前腔体同轴;主动流后腔体内设有与之同轴的被动流喷杆,被动流喷杆上设有喷嘴,主动流前腔体壁体上设有主动流前入口N1,主动流后腔体上设有主动流后入口N2;主动流前腔体前端设有气体出口N4;主动流后腔体的内部前端与喷嘴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后通道,主动流后腔体的前端设于主动流前腔体内,主动流后腔体的外部前端与主动流前腔体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前通道。该反应器和工艺可以实现胺和光气的快速混合、反应,有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和固体物质的生成,提高异氰酸酯的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操作的气相混合反应器及利用其在气相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气相光气法是一些可汽化的胺类化合物在200?600°C的高温下进行气相反应一步制得异氰酸酯的方法,具有低溶剂使用量、低能耗、低投资成本、开停车更加迅速、工艺更加安全等优点。气相光气化法生产异氰酸酯技术核心主要包括:(I)胺的高温快速汽化技术;(2)光气和胺的高效混合反应技术与返混控制技术;(3)光气化反应物料的快速降温技术。光气与胺的反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快速网络反应,其反应由传质控制,副反应多。对于这样一类的反应,工业上一般采用过量的光气和溶剂,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而回收光气和溶剂使生产的能耗增加,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过量的光气造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自发现胺与光气反应合成异氰酸酯以来,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的核心问题,其混合反应技术一直是工业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专利CN 1396152A中报道了一种文丘里结构的反应器,预热的光气高速通过喷嘴,与预热后的二胺或二胺/惰性气体混合物在带有壁收缩的反应室混合、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扩散腔进入后端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前端设有主动流前腔体(4),后端设有主动流后腔体(1),主动流后腔体(1)与主动流前腔体(4)同轴;主动流后腔体(1)内设有与之同轴的被动流喷杆(2),被动流喷杆(2)上设有喷嘴(3),主动流前腔体(4)壁体上设有主动流前入口N1,主动流后腔体(1)上设有主动流后入口N2;主动流前腔体(4)前端设有气体出口N4;主动流后腔体(1)的内部前端与喷嘴(3)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后通道(7),主动流后腔体(1)的前端设于主动流前腔体(4)内,主动流后腔体(1)的外部前端与主动流前腔体(4)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前通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前端设有主动流前腔体(4),后端设有主动流后腔体(1),主动流后腔体(I)与主动流前腔体(4)同轴;主动流后腔体(I)内设有与之同轴的被动流喷杆(2),被动流喷杆(2)上设有喷嘴(3),主动流前腔体(4)壁体上设有主动流前入口 NI,主动流后腔体(I)上设有主动流后入口 N2 ;主动流前腔体(4)前端设有气体出口 N4 ;主动流后腔体(I)的内部前端与喷嘴(3)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后通道(7),主动流后腔体(I)的前端设于主动流前腔体(4)内,主动流后腔体(I)的外部前端与主动流前腔体(4)的空隙形成主动流前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流前通道(6)为带一定角度的斜侧圆环,斜侧角度为5° -75。,优选15° -60° ;主动流前通道(6)直径为10-50mm,优选 15_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流后腔体(I)的前端为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主动流后腔体(I)的直径为被动流喷杆(2)直径的3-9倍,优选5-8倍。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混合反应器合成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式为R(NH2)n的胺为原料进行气相光气化反应,制备通式为R(NCO)n的异氰酸酯,其中,R为最多15个碳原子的芳香族或脂肪族或脂环族烃基,n=l-3 ; 具体步骤如下: a、将通式为R(NH2)n的胺、光气、稀释用的惰性气体或惰性溶剂加热至250-550°C; b、被动流(光气或者经惰性气体或惰性溶剂的蒸汽稀释的胺气体)经被动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志君边祥成陶春霞汤汉球陈其宝齐国栋周学祥孟蕾向玉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