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清热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728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冒清热滴丸制剂,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荆芥穗10~16份、防风10~16份、紫苏叶6~10份、葛根9~20份、柴胡1~8份、藁本1~4份、淡竹叶5~13份、苦杏仁1~6份、连翘5~16份、薄荷6~15份、川贝母6~13份。该感冒清热滴丸制剂配方合理、疗效显著、稳定性好、服用方便,且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感冒清热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六个步骤。该制备方法具备组方优、提取工艺优化、剂型优、生产工艺优、药效作用优的特点,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临床用于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有多种,中国专利CN1824190A、CN1733017A、CNl 106688A、CN1366944A分别公开了一种感冒清热制剂,这些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携带不便、口感不好和服用不方便等问题,而且大部分制剂含蔗糖,不适宜糖尿病人服用。滴丸制剂不仅具有速效、高效,缓释-控释的作用,而且能够降低毒副作用,增加药物在基质中的稳定性,并且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口感良好,适合大部分患者。因此,将感冒清热颗粒进行剂型改进,研究制成滴丸制剂,服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疗效显著、稳定性好、服用方便,且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感冒清热滴丸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感冒清热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冒清热滴丸制剂,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荆芥穗10~16份、防风10~16份、紫苏叶6~10份、葛根9~20份、柴胡I~8份、藁本I~4份、淡竹叶5~13份、苦杏仁I~6份、连翘5~16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冒清热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荆芥穗10~16份、防风10~16份、紫苏叶6~10份、葛根9~20份、柴胡1~8份、藁本1~4份、淡竹叶5~13份、苦杏仁1~6份、连翘5~16份、薄荷6~15份、川贝母6~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冒清热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荆芥穗10~16份、防风10~16份、紫苏叶6~10份、葛根9~20份、柴胡I~8份、藁本I~4份、淡竹叶5~13份、苦杏仁I~6份、连翘5~16份、薄荷6~15份、川贝母6~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冒清热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按配方称取各组份; 步骤②,将防风药材破碎后过24目筛,然后与荆芥穗、紫苏叶、薄荷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加入该混合物质量6~9倍的水,经水蒸汽蒸馏5h,得到挥发油、蒸馏后水溶液和药渣; 步骤③,将所述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每ImL挥发油用5~7g的β-环糊精,加入60~80mL水,超声包埋30~60min,冷藏12~24h,抽滤,得到沉淀,用蒸懼水洗漆该沉淀,于35°C干燥后粉碎成粒径为180~250 μ m的粉末,得到挥发油包合物; 步骤④,将步骤②中所述药渣与葛根、淡竹叶、柴胡和川贝母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加入该混合物质量8~12倍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I~3h,过滤,合并滤液,将该并合并滤液与步骤②中得到的蒸馏后水溶液再次合并,浓缩得到相对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民吴秀琴邓月婷刘洁丽卢英任一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