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324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0 04:33
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包括上部磁钢、下部磁钢、顶盖、外壁和底座、及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的气隙;顶盖架设于外壁,外壁固定于底座,顶盖底部固定有上部磁钢,底座顶部固定有下部磁钢,动圈为盘式结构,动圈位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动圈分别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间隙配合;动圈包括至少一个动圈单元,动圈单元包括基体和线圈组,一个线圈组包括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线圈包括有效导线组和连接导线组,相邻的两个有效导线组形成一个安培力发生部,每个安培力发生部对应一个磁场,相邻的两个安培力发生部中电流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磁感应强度大而均匀、气隙磁场稳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振动台的磁路结构,特别是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
技术介绍
角振动台是一种角运动量(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发生设备,广泛应用于角振动传感器校准、角振动环境模拟等场合,对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角振动台主要用于标定或校准角振动传感器,要求能够输出高精度、低失真的角运动量,而角振动台的磁路结构对提高角振动台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对角振动传感器动态性能测试和校准,中国专利200610099077.4号和200610099078.9披露了电动式角振动台和非电机式电动式角振动台,但是这两种角振动台都是采用励磁线圈和导磁体构成的径向气隙磁场。该种结构存在励磁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质量重;励磁线圈会产生热量,同时励磁线圈存在纹波电流,影响磁场的稳定性;单边磁源,径向方向磁场不对称,气隙磁场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磁感应强度大而均匀、气隙磁场稳定的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磁钢、下部磁钢、导磁体制成的顶盖、外壁和底座、以及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的气隙;顶盖架设于外壁上,外壁固定于底座上,顶盖底部固定有上部磁钢,底座顶部固定有下部磁钢,动圈为盘式结构,动圈位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动圈分别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间隙配合;动圈包括至少一个动圈单元,动圈单元包括圆片状的基体和固定于基体表面上的线圈组,一个线圈组包括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一个动圈单元上的各线圈组之间采用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包括位于磁场内的有效导线组和位于磁场外的连接导线组,每个线圈具有两个有效导线组,连接导线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式角振动台的双磁源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磁钢、下部磁钢、导磁体制成的顶盖、外壁和底座、以及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的气隙;顶盖架设于外壁上,外壁固定于底座上,顶盖底部固定有上部磁钢,底座顶部固定有下部磁钢,动圈为盘式结构,动圈位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之间,动圈分别与上部磁钢和下部磁钢间隙配合;动圈包括至少一个动圈单元,动圈单元包括圆片状的基体和固定于基体表面上的线圈组,一个线圈组包括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一个动圈单元上的各线圈组之间采用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包括位于磁场内的有效导线组和位于磁场外的连接导线组,每个线圈具有两个有效导线组,连接导线组分别与两侧的有效导线组连接,连接导线组与基体同心,有效导线组中的导线均指向基体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闻唐波贾叔仕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