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260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排烟装置,它涉及通风系统领域。它包括回风静压箱、软管、风柜、送风管、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回风静压箱通过软管与风柜相连,风柜与送风管相连,送风管内设置有烟气浓度传感器,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烟,帮助人们在火灾时顺利逃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排烟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通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目前市面上的防排烟装置,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在火灾发生时,让人们即使逃亡,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排烟装置,能够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烟,帮助人们在火灾时顺利逃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防排烟装置,包括回风静压箱、软管、风柜、送风管、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回风静压箱通过软管与风柜相连,风柜与送风管相连,送风管内设置有烟气浓度传感器,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相连。 根据上述的防排烟装置,其中,所述的风柜为吊挂式风柜。本技术能够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烟,帮助人们在火灾时顺利逃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排烟装置,包括回风静压箱1、软管2、风柜3、送风管4、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6,回风静压箱I通过软管2与风柜3相连,风柜3与送风管4相连,送风管4内设置有烟气浓度传感器5,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6相连。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风柜3为吊挂式风柜。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传感器5来感应火灾烟气,从而通过风机自动控制智能控制装置6来控制风机送风的大小,便于及时排烟。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够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烟,帮助人们在火灾时顺利逃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排烟装置,包括回风静压箱(1)、软管(2)、风柜(3)、送风管(4)、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6),回风静压箱(1)通过软管(2)与风柜(3)相连,风柜(3)与送风管(4)相连,送风管(4)内设置有烟气浓度传感器(5),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排烟装置,包括回风静压箱(I)、软管(2)、风柜(3)、送风管(4)、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智能控制装置(6),回风静压箱⑴通过软管(2)与风柜(3)相连,风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建华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达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