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020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的组成包括基底材料和配基,以及连接基底材料和配基的间隔臂分子;所述基底材料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所述配基为苯丙氨酸,所述间隔臂分子为肝素,所述吸附材料中苯丙氨酸的氨基与肝素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所述吸附材料中肝素的接枝量为30~40μg/g,苯丙氨酸的接枝量为5~9mg/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吸附材料可有效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因子的吸附率和吸附稳定性高,且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及血液相容性,对人体安全无毒,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致病机理上不完全清楚,Roitt在1977年就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机理,指出类风湿因子(RFs)在免疫复合物反应中起主要作用,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诱发作用。类风湿因子是以变性IgG为抗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有IgG、IgM类。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治疗周期长并且部分药物带有很大的副作用。近年来,利用血液灌流的方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逐步得到重视。早在1982年,Yamazaki就成功研制出聚乙烯醇凝胶-色氨酸免疫吸附剂(M-TR) [2]。1990年,Kold用戊二交联IgG合成IgG聚合体,该吸附剂对RF的清除率达到94%[3]。但是由于该吸附剂过于细小,故没能在临床上得到应用。随后,A蛋白吸附柱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吸附柱主要通过吸附免疫球蛋白起到治疗的效果,但A蛋白的高价格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4]。【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组成包括基底材料和配基,以及连接基底材料和配基的间隔臂分子;所述基底材料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所述配基为苯丙氨酸,所述间隔臂分子为肝素;所述吸附材料中苯丙氨酸的氨基与肝素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所述吸附材料中肝素的接枝量为30~40μg/g,苯丙氨酸的接枝量为5~9mg/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的组成包括基底材料和配基,以及连接基底材料和配基的间隔臂分子;所述基底材料为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所述配基为苯丙氨酸,所述间隔臂分子为肝素;所述吸附材料中苯丙氨酸的氨基与肝素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所述吸附材料中肝素的接枝量为30?40 μ g/g,苯丙氨酸的接枝量为5?9mg/g。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血液灌流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氨基化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的制备 将3?5g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与20?60mL乙二胺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于50?80°C下反应4?IOh ;用乙醇与蒸馏水交替冲洗至中性,40?70°C烘干,得氨基化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苯烯树脂; (2)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 将0.2?0.4g Na2HP04、0.15?0.3g朽1檬酸、1- (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0.1?0.2g加入到N-羟基琥珀酰亚胺0.1?0.3g中,加入蒸馏水至溶液体积为100?200ml,用0.l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3?7,得柠檬酸缓冲液; (3)肝素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毛金春靳欣欣张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