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汝隆专利>正文

一种蛋菇及制备蛋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881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蛋菇制备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一输送单元、一对原料进行加热成型的成型箱、及一切割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传动机构与导料槽;所述成型箱分隔有顶部敞开的左箱部和右箱部,尾部对应设置有一第一不锈金属管,且各个不锈金属管位于所述成型箱内;切割单元一电动机、一变速器、一通过挂耳安装于成型箱上的传动轴、及均与传动轴垂直且间隔设置的两切割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蛋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替代现有纯手工进行制作蛋菇,而且在避免人力过多耗费的同时,具有效率较高及成本较低,且蛋菇具有多种色泽口感,外形美观、营养更全面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菇及制备蛋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用的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蛋菇及制备蛋菇装置。【
技术介绍
】蛋菇并非菌菇,而是用鸭蛋、鸡蛋等的蛋液经加工制作成蘑菇形而得名。可炒吃,可制汤,盛行于闽北地区。现有的蛋菇的原材制作出来的蛋菇的口味不够鲜美。另外,现有蛋菇的制备完全是纯手工制作,不仅耗费人工大,而且制备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之所现有蛋菇的制备是用手工制作,而不是用机器设备制作,主要原因是蛋菇整体比较柔软,这样一般的设备无法在制作好蛋菇后,对蛋菇直接进行切块操作;一般设备切出来的蛋菇块都是不规则形的,影响外表美观,甚至蛋菇会被切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蛋菇制备装置,能够避免纯手工制作而导致的人力耗费、效率低下及成本较高,且对蛋菇切割时损坏蛋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蛋菇制备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一输送单元、一对原料进行加热成型的成型箱、及一切表1]单兀; 所述输送单兀包括一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传动机构与导料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转动的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所述导料槽的尾部设置于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之间,所述导料槽上设置有复数个槽道,所述各个槽道尾部对应设置有一第一不锈金属管,且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位于所述成型箱内;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成型箱分隔有顶部敞开的左箱部和右箱部,所述左箱部的左侧面设有一甬道,所述甬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甬道的第一空间一侧面设置有一上进料口 ;甬道的第二空间一侧面设有一下进料口,且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甬道的第二空间另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孔,所述两上下设置的传输单元的出料口分别对应与上进料口、下进料口连通;进料孔上设置有一不锈金属套管组,所述不锈金属套管组由与进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不锈金属套管组成,所述左箱部的右侧面上设有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和与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出料孔;且各所述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均呈弧形排布,每所述进料孔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均通过一第二不锈金属管衔接,各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的左端的端口内均设置有一调节管,所述各个不锈金属套管套设于所述各个调节管内,且不锈金属套管与调节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的尾部对应与所述各个第二出料孔连接;所述右箱部内安装第一不锈金属管组和第二不锈金属管组,所述第一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一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三不锈金属管组成,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二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四不锈金属管组成,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左端均焊接于一第一弧形板条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右端均焊接于一直线形板条并架于成型箱的右侧面顶部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条安装于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各个第三不锈金属管与对应的各个第一出料孔之间均分别设置有一保护套管,且各个保护套管与相对应的各个第三不锈钢金属管的前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各个保护套管焊接于一第二弧形板条上,所述第二弧形板条挂在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左箱部侧壁上设有一进水口,左箱部的底部设置一第一排水管;所述右箱部侧壁上设有一溢水管,右箱部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排水管,且溢水管与第二排水管相连;所述左箱部与右箱部内均设有一电热棒;所述切割单元一电动机、一变速器、一通过挂耳安装于成型箱上的传动轴、及均与传动轴垂直且间隔设置的两切割刀;所述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两切割刀的顶端均安装于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两切割刀的一切割刀与所述第一出料孔紧邻,所述另一切割刀与所述第三不锈钢金属管的左端端口紧邻;且两切割刀随着传动轴的转动做圆周运动;切割刀传动轴的圆心点与各所述第一出料孔形成的弧形和各所述第二出料孔形成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点重合。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两切割刀的顶端均开设有开口,且该开口穿过传动轴的螺纹杆,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两切割刀的尾部为弧形刀刃,两切割刀均伸于右箱部内且二者之间可调节的间距为4mm?250mm。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的结构相同,下传输单元包括一筒体、一安装于筒体上方的进料斗、一套设于筒体内的螺旋滚轴、及一带动螺旋滚轴运转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一皮带与螺旋滚轴的飞轮连接,所述筒体的首端与尾端上分别开设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所述进料斗与进料口相衔接;上传输单元的出料口对应与甬道的上方的进料口连通;下传输单元的出料口对应与甬道的下方的进料口连通。一种蛋菇,所述蛋菇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80?90%,饮用水8?18%,生姜汁1%,食盐1% ;或者蛋液80?90%,蔬菜汁8?18%,生姜汁1%,食盐1%。进一步地,所述蛋菇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50?70%,食用动物血块20?30 %,饮用水8?18%,生姜汁I %,食盐I %。进一步地,所述蛋菇外层包裹有一载体,所述载体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面粉27?38%,饮用水30%,大豆蛋白10?20%,淀粉10%,谷氨酸钠O?I %,蛋液10%,食用油1%,食盐I 或者大豆蛋白37?48%,淀粉20?30%,谷氨酸钠O?1%,蛋液30%,食用油1%,食盐1%。进一步地,所述蛋燕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60?80%,肉糜10?20%,饮用水8?18%,生姜汁1%,食盐1% ;或者蛋液60?80%,肉糜10?20%,蔬菜汁8?18%,生姜汁1%,食盐1%。进一步地,所述蛋菇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40?70%,面粉10?20%,生姜汁1%,食盐1%,肉糜10?20%,饮用水或蔬菜汁8?18%。进一步地,所述蛋燕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60?80%,肉糜10?20%,绞碎后的食用菌浆液8?18%,生姜汁1%,食盐1%。进一步地,所述蛋菇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蛋液60~80%,水果汁8~18%,肉糜10~20%,生姜汁1%,食盐1%。本专利技术一种蛋菇制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制备装置不仅能够替代现有纯手工进行制作蛋菇,而且在避免人力过多耗费的同时,提高了效率,且蛋菇的色泽,口感有多种,营养更丰富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制备蛋菇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初步成型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不锈金属管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割单元的作业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刀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7:一种蛋菇制备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1、2)、一输送单元3 (该输送单元用于输送填有原料的猪小肠)、一对原料进行加热成型的成型箱4、及一切表1]单兀5 ;所述输送单兀3包括一支架31,和设置于支架31上的传动机构32与导料槽33 ;所述传动机构32包括联动转动的上滚动轴321和下导滚轴322 ;上滚动轴321上带有复数个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蛋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一输送单元、一对原料进行加热成型的成型箱、及一切割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传动机构与导料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转动的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所述导料槽的尾部设置于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之间,所述导料槽上设置有复数个槽道,所述各个槽道尾部对应设置有一第一不锈金属管,且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位于所述成型箱内;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成型箱分隔有顶部敞开的左箱部和右箱部,所述左箱部的左侧面设有一甬道,所述甬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甬道的第一空间一侧面设置有一上进料口;甬道的第二空间一侧面设有一下进料口,且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甬道的第二空间另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孔,所述两上下设置的传输单元的出料口分别对应与上进料口、下进料口连通;进料孔上设置有一不锈金属套管组,所述不锈金属套管组由与进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不锈金属套管组成,所述左箱部的右侧面上设有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和与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出料孔;且各所述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均呈弧形排布,每所述进料孔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均通过一第二不锈金属管衔接,各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的左端的端口内均设置有一调节管,所述各个不锈金属套管套设于所述各个调节管内,且不锈金属套管与调节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的尾部对应与所述各个第二出料孔连接;所述右箱部内安装第一不锈金属管组和第二不锈金属管组,所述第一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一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三不锈金属管组成,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二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四不锈金属管组成,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左端均焊接于一第一弧形板条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右端均焊接于一直线形板条并架于成型箱的右侧面顶部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 管的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条安装于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各个第三不锈金属管与对应的各个第一出料孔之间均分别设置有一保护套管,且各个保护套管与相对应的各个第三不锈钢金属管的前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各个保护套管焊接于一第二弧形板条上,所述第二弧形板条挂在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左箱部侧壁上设有一进水口,左箱部的底部设置一第一排水管;所述右箱部侧壁上设有一溢水管,右箱部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排水管,且溢水管与第二排水管相连;所述左箱部与右箱部内均设有一电热棒;所述切割单元一电动机、一变速器、一通过挂耳安装于成型箱上的传动轴、及均与传动轴垂直且间隔设置的两切割刀;所述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两切割刀的顶端均安装于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两切割刀的一切割刀与所述第一出料孔紧邻,所述另一切割刀与所述第三不锈钢金属管的左端端口紧邻;且两切割刀随着传动轴的转动做圆周运动;切割刀的传动轴的圆心点与各所述第一出料孔形成的弧形和各所述第二出料孔形成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点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用以输送原料的传输单元、一输送单元、一对原料进行加热成型的成型箱、及一切割单元; 所述输送单兀包括一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传动机构与导料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转动的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所述导料槽的尾部设置于上滚动轴和下导滚轴之间,所述导料槽上设置有复数个槽道,所述各个槽道尾部对应设置有一第一不锈金属管,且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位于所述成型箱内;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 所述成型箱分隔有顶部敞开的左箱部和右箱部,所述左箱部的左侧面设有一甬道,所述甬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甬道的第一空间一侧面设置有一上进料口 ;甬道的第二空间一侧面设有一下进料口,且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甬道的第二空间另一侧面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孔,所述两上下设置的传输单元的出料口分别对应与上进料口、下进料口连通;进料孔上设置有一不锈金属套管组,所述不锈金属套管组由与进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不锈金属套管组成,所述左箱部的右侧面上设有与进料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和与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出料孔;且各所述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均呈弧形排布,每所述进料孔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出料孔均通过一第二不锈金属管衔接,各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的左端的端口内均设置有一调节管,所述各个不锈金属套管套设于所述各个调节管内,且不锈金属套管与调节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个第一不锈金属管的尾部对应与所述各个第二出料孔连接; 所述右箱部内安装第一不锈金属管组和第二不锈金属管组,所述第一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一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三不锈金属管组成,所述第二不锈金属管组由与第二出料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第四不锈金属管组成,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左端均焊接于一第一弧形板条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右端均焊接于一直线形板条并架于成型箱的右侧面顶部上,每所述第三不锈金属管和第四不锈金属管的下端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所述第一弧形板条安装于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各个第三不锈金属管与 对应的各个第一出料孔之间均分别设置有一保护套管,且各个保护套管与相对应的各个第三不锈钢金属管的前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各个保护套管焊接于一第二弧形板条上,所述第二弧形板条挂在成型箱的右箱部顶部;所述左箱部侧壁上设有一进水口,左箱部的底部设置一第一排水管;所述右箱部侧壁上设有一溢水管,右箱部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排水管,且溢水管与第二排水管相连;所述左箱部与右箱部内均设有一电热棒; 所述切割单元一电动机、一变速器、一通过挂耳安装于成型箱上的传动轴、及均与传动轴垂直且间隔设置的两切割刀;所述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变速器连接,所述两切割刀的顶端均安装于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两切割刀的一切割刀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汝隆徐鑑蛟
申请(专利权)人:徐汝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