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4870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产品质量可控性差,无法实现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实时监控的问题。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筒体,筒体由外筒、内筒和盖体组成并且为密闭结构,内筒与外筒相连通,其中,还包括相连通的循环泵和热交换器,循环泵与外筒通过出液管连通,出液管上设有检测口A,热交换器与盖体通过发酵液管连通,发酵液管上设有检测口B,检测口A和检测口B用于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进行测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实现恒温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密闭恒温厌氧发酵的同时,还保持了传统泡菜的风味,使泡菜生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泡菜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传统生物食品,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功能菌群,所以泡菜风味优雅、营养丰富,既可满足不同口味、又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健康。目前我国传统泡菜的工业化生产大多是泡菜坛数量的规模化,只是泡菜坛数量上的叠加,产品质量可控性差,安全隐患多,且发酵缓慢,生产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低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的测定和监控。因此,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的提出一种有效的措施,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使其实现密闭恒温厌氧发酵的同时,还保持了传统泡菜的风味,使泡菜生产实现现代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筒、内筒和盖体组成并且为密闭结构,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相连通,其中,还包括相连通的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外筒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 A,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盖体通过发酵液管连通,所述发酵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 B,所述检测口 A和所述检测口 B用于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进行测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实现恒温发酵。优选的,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外筒底部。优选的,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网筛,所述网筛采用符合食品设备材料相关要求的材质。优选的,所述内筒位于所述网筛上方,并且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液孔,孔径的大小适原料而定,以满足发酵液的自由流动,所述网筛和所述出液孔形成二次过滤。优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发酵液管并且所述盖体采用橡胶密封,通过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止回阀单向排放所述筒体内蓄积的气体,实现密封发酵,所述盖体采用符合食品设备材料相关要求的材质,采用质量较轻的、透明的非金属材料会使操作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实现发酵液循环恒温。优选的,所述外筒包括内壁、外壁和夹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任一符合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原则的材料,所述外壁采用符合食品设备材料相关要求的材质。优选的,所述内壁的内层材质采用陶、瓷、瓦罐的任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与泡菜接触的内壁可选用不同的泡菜坛材质,如陶、瓷和瓦罐,既可以防止金属材料里的金属离子浸出影响泡菜的质量,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泡菜的传统味道。2、本专利技术采用热交换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以满足泡菜发酵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同时可以对发酵液的温度进行实时调控,避免发酵液温度过高或过低。3、本专利技术的盖体可以采用质量较轻的、透明的非金属材料更方便操作,同时通过橡胶密封,止回阀单向排除设备内蓄积的气体,实现密封厌氧发酵。4、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口对发酵液的温度和pH值进行测定、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 5、本专利技术的内筒为带孔的框体结构,以满足发酵液的自由流动,内筒的材质可选用多种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盖体 2_内壁3-保温层4-外壁 5-网筛6-出液管7-检测口 A 8-内筒9-止回阀10-循环泵11-热交换器12-进水口13-出水口 14-发酵液管15-检测口 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筒体,筒体由外筒、内筒8和盖体I组成并且为密闭结构,内筒8与外筒相连通,其中,还包括相连通的循环泵10和热交换器11,循环泵10与外筒通过出液管6连通,出液管6上设置有检测口 A7,热交换器11与盖体I通过发酵液管14连通,发酵液管14上设置有检测口 B15,检测口 A7和检测口 B15用于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进行测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11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实现恒温发酵。工作时,泡菜原料及发酵液投入发酵设备的内筒8后,关闭发酵设备的盖体I。发酵设备的盖体I通过橡胶进行密封,止回阀9单向排出发酵时产生的气体,实现密封厌氧发酵。从检测口 A7和检测口 B15监测发酵液的温度和pH值,若发酵温度偏离生产所规定的温度,则通过循环泵10和热交换器11进行控温。循环泵10工作时,内筒8里的发酵液经过网筛5,通过循环泵10和热交换器11实现发酵液的循环以保证发酵液温度恒定;通过热交换器11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满足泡菜发酵所需要的温度条件。若发现PH值异常,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筒、内筒和盖体组成并且为密闭结构,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通的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外筒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A,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盖体通过发酵液管连通,所述发酵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B,所述检测口A和所述检测口B用于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进行测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实现恒温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筒、内筒和盖体组成并且为密闭结构,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通的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外筒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 A,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盖体通过发酵液管连通,所述发酵液管上设置有检测口 B,所述检测口 A和所述检测口 B用于对发酵液的温度、PH值进行测定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同时通过采用热交换控温和发酵液循环恒温的结构设计,实现恒温发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外筒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厌氧泡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网筛。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黎陈丽兰杨欢杨国军虞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食佳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