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767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1:5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第一胎基层和第二胎基层之间设有SBS改性沥青层,第一胎基层远离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加筋层,第一加筋层远离第一胎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SBR改性沥青层,第一SBR改性沥青层远离第一加筋层的一侧设有复合PE层,第二胎基层远离SBS改性沥青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加筋层,第二加筋层远离第二胎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SBR改性沥青层,第二SBR改性沥青层)远离第二加筋层的一侧设有矿物覆面材料层,第一加筋层和第二加筋层为玻纤网格布层,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SBR改性沥青层和第二SBR改性沥青层增强了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使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提高22%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属于建筑工程防水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建筑屋面及建筑物墙面等一般都需要进行防水施工,渗漏常被大家形象的称作建筑之癌,是非常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水卷材大多弹性小,易老化,使用寿命短,拉力强度低,生产成本高,增加了维修成本且容易出现高流淌、低温断裂、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力强度大、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的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包括第一胎基层和第二胎基层,第一胎基层和第二胎基层之间设有SBS改性浙青层,第一胎基层远离SBS改性浙青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加筋层,第一加筋层远离第一胎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远离第一加筋层的一侧设有复合PE层,第二胎基层远离SBS改性浙青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加筋层,第二加筋层远离第二胎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远离第二加筋层的一侧设有矿物覆面材料层,第一加筋层和第二加筋层为玻纤网格布层,第一加筋层的厚度为0.3-0.4mm,第二加筋层的厚度为 0.3-0.5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胎基层和第二胎基层是由聚酯胎基制成的胎基层。所述第一胎基层和第二胎基层的厚度均为0.5-0.6_。所述SBS改性浙青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和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的厚度均为0.3-0.5mm。所述矿物覆面材料层为沙子层或片岩层,矿物覆面材料层的厚度为0.3-0.4mm。所述复合PE层、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第一加筋层、第一胎基层、SBS改性浙青层、第二胎基层、第二加筋层、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和矿物覆面材料层依次热压成一体结构。所述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宽幅为1.9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SBS改性浙青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将SBS改性浙青层设置在两个胎基层之间,大大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延伸率,很好地适应基层的变形和开裂,赋予产品极强的耐根穿刺性能,延伸性能提高20% ;第一加筋层和第二加筋层的设置有效增强了卷材拉力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和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增强了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使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提高22%以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胎基层,2-第二胎基层,3-SBS改性浙青层,4_第一加筋层,5_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6-复合PE层,7-第二加筋层,8-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9-矿物覆面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包括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之间设有SBS改性浙青层3,第一胎基层1远离SBS改性浙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加筋层4,第一加筋层4远离第一胎基层1的一侧设有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远离第一加筋层4的一侧设有复合PE层6,第二胎基层2远离SBS改性浙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加筋层7,第二加筋层7远离第二胎基层2的一侧设有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远离第二加筋层7的一侧设有矿物覆面材料层9。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是由聚酯胎基制成的胎基层,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的厚度均为0.5-0.6mm ;第一加筋层4和第二加筋层7为玻纤网格布层,第一加筋层4的厚度为0.3-0.4mm,第二加筋层7的厚度为0.3-0.5mm ;SBS改性浙青层3的厚度为0.2-0.3mm,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和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的厚度均为0.3-0.5mm ;矿物覆面材料层9为沙子层或片岩层,矿物覆面材料层9的厚度为0.3-0.4mm。复合PE层6、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第一加筋层4、第一胎基层1、SBS改性浙青层3、第二胎基层2、第二加筋层7、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和矿物覆面材料层9依次热压成一体结构,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的宽幅为1.9m。SBS改性浙青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将SBS改性浙青层设置在两个胎基层之间,大大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延伸率,很好地适应基层的变形和开裂,赋予产品极强的耐根穿刺性能,延伸性能提高20% ;第一加筋层和第二加筋层的设置有效增强了卷材拉力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和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增强了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使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提高22%以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第一胎基层(1)和第二胎基层(2)之间设有SBS改性沥青层(3),第一胎基层(1)远离SBS改性沥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加筋层(4),第一加筋层(4)远离第一胎基层(1)的一侧设有第一SBR改性沥青层(5),第一SBR改性沥青层(5)远离第一加筋层(4)的一侧设有复合PE层(6),第二胎基层(2)远离SBS改性沥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加筋层(7),第二加筋层(7)远离第二胎基层(2)的一侧设有第二SBR改性沥青层(8),第二SBR改性沥青层(8)远离第二加筋层(7)的一侧设有矿物覆面材料层(9),第一加筋层(4)和第二加筋层(7)为玻纤网格布层,第一加筋层(4)的厚度为0.3?0.4mm,第二加筋层(7)的厚度为0.3?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胎基层(I)和第二胎基层(2),第一胎基层(I)和第二胎基层(2)之间设有SBS改性浙青层(3),第一胎基层(I)远离SBS改性浙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一加筋层(4),第一加筋层(4)远离第一胎基层(I)的一侧设有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第一 SBR改性浙青层(5)远离第一加筋层(4)的一侧设有复合PE层(6),第二胎基层(2)远离SBS改性浙青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加筋层(7),第二加筋层(7 )远离第二胎基层(2 )的一侧设有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 ),第二 SBR改性浙青层(8 )远离第二加筋层(7)的一侧设有矿物覆面材料层(9),第一加筋层(4)和第二加筋层(7)为玻纤网格布层,第一加筋层(4)的厚度为0.3-0.4mm,第二加筋层(7)的厚度为0.3-0.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改性浙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基层(I)和第二胎基层(2 )是由聚酯胎基制成的胎基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改性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正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