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73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采用柔性流水线一次法工程子午胎胎胚成型工艺是经过将一次法的成型进行了拆分以及成型鼓的柔性传递,使得成型过程以流水线的形式来完成,整个成型过程主机箱和供料架不动,成型鼓和尾架在导轨上按照工艺设计运动,来完成成型过程,并将胎胚卸下,然后成型鼓再移动到开始工位进行下一个胎胚的成型。整个过程是一个封闭的流水线。可以单鼓工作,也可最多三个成型鼓同时工作。更换规格时,仅需更换成型鼓,其他如成型鼓运载小车等不需要更换,实现了快速转换产品规格和柔性生产。该流水线成型效率是普通一次法成型工艺的三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的制造
,尤其是一种柔性流水线一次法工程子午胎成型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工程车辆的轮胎简称工程胎,这类轮胎的特点是轮胎外形尺寸大、载重能力大、成型工艺难度大,国内外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斜交结构的工程轮胎,近年来又开发生产出全钢工程子午胎,但是国内目前能生产的工程子午胎为35英寸以下中小型工程子午胎,49英寸以上的巨型工程子午胎在国内还没成熟的生产工艺,国外虽然有此产品,但其成型工艺一直也没有公开。工程子午胎目前的成型工艺之一是传统的一次法成型工艺,此种成型工艺,胎胚的成型过程在一个工位完成,成型鼓、供料架都不动,由于工程子午胎比较大,因此这种成型效率很低。还有此种成型工艺更换规格比较麻烦,需要更换多个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巨型工程子午胎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巨型工程子午胎胚胎的柔性流水线一次法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率的、便于更换规格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型工艺,以解决巨型工程子午胎的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整个成型过程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整个成型过程主机箱和供料架不动,成型鼓自动在不同工位间循环,系统由成型鼓运载小车、成型鼓输送轨道及驱动装置和转辙器组成,其特征是:     首先成型鼓移到在一号工位左工位,成型鼓在此工位完成小胎侧贴合、子口贴合、型胶贴合、气密层贴合和缠绕、粘合胶缠绕、子口加强层贴合、胎侧加强层贴合以及胎体帘布的贴合,完成胶部件的贴合后,成型鼓与机箱分离,这时三号工位完成工作的成型鼓检测一号工位机箱是否空缺,若空缺则成型鼓与机箱分离,通过转辙器移出到成型鼓输送轨道,由输送轨道移动到一号工位右工位,通过转辙器移入到一号工作位与机箱结合,一个循环结束,开始下一个循环;    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流水线工程子午胎生产成型工艺,整个成型过程主机箱和供料架不动,成型鼓自动在不同工位间循环,系统由成型鼓运载小车、成型鼓输送轨道及驱动装置和转辙器组成,其特征是:首先成型鼓移到在一号工位左工位,成型鼓在此工位完成小胎侧贴合、子口贴合、型胶贴合、气密层贴合和缠绕、粘合胶缠绕、子口加强层贴合、胎侧加强层贴合以及胎体帘布的贴合,完成胶部件的贴合后,成型鼓与机箱分离,这时三号工位完成工作的成型鼓检测一号工位机箱是否空缺,若空缺则成型鼓与机箱分离,通过转辙器移出到成型鼓输送轨道,由输送轨道移动到一号工位右工位,通过转辙器移入到一号工作位与机箱结合,一个循环结束,开始下一个循环;一号工位完成贴合的成型鼓检查二号工位成型鼓是否空缺,若空缺成型鼓则成型鼓与机箱分离,通过转辙器移出到输送轨道,运送到二号工位,通过转辙器移入到工作位,成型鼓与机箱结合继续工作,成型鼓在此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华单国玲王波郑乾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