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滚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478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滚齿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包括床身、工作台2、大立柱6、刀架10和直驱力矩电机。床身包括设于床身两端的左床身3和右床身1。工作台2设于床身上,并位于左床身3和右床身1之间。大立柱6设于左床身3上。刀架10设于大立柱6上。直驱力矩电机与工作台2连接。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工作台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工作台2由力矩电机直驱,实现零传动,提高了齿轮加工的精度和转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滚齿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加工中心,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滚齿机结构的数控滚齿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发展,齿轮产品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对齿轮加工的效率、精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数控滚齿机将替代原来的机械式滚齿机,电子齿轮箱将代替以往的机械式传动系统。同时,对机床的热平衡、热补偿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闻。现有技术的一些工作台结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的形式,该结构限制了工作台的转速,不利于实现高速切削,而传动过程中存在间隙,影响工作台精度;同时,现有技术的大立柱的水平移动或者工作台的水平移动往往采用滑动导轨,影响了移动速度;此外,现有技术的切削热对机床的影响比较大,未曾对机床进行热平衡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将工作台由力矩电机直驱,实现零传动,提高了齿轮加工的精度和转速。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滚齿机,包括床身、工作台、大立柱、刀架和直驱力矩电机,所述床身包括设于所述床身两端的左床身和右床身,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床身上,并位于所述左床身和右床身之间,所述大立柱设于所述左床身上,所述刀架设于所述大立柱上,所述直驱力矩电机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所述工作台。优选的,所述直驱力矩电机包括设于工作台基座上的力矩电机定子和与所述力矩电机定子相连的力矩电机转子。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与所述直驱力矩电机相接的静压轴承。优选的,所述左床身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左床身构成油箱。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还设有V形漏斗,所述V形漏斗与所述油箱相通。优选的,所述油箱内还设有排屑器。优选的,所述左床身的一侧还设有与所述油箱相连的油冷机和切削液泵。优选的,所述左床身上还设有主导轨和位于所述主导轨两侧的直线滚动导轨,所述大立柱设于所述主导轨和直线滚动导轨上,并可沿所述主导轨和直线滚动导轨移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有:1、工作台由力矩电机直驱,实现零传动,提高了精度和转速;2、大立柱水平移动采用滚滑复合导轨,提高了移动速度;3、床身作为切削液油箱,实现热平衡,减少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V形漏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导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大立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其中,I为右床身、2为工作台、3为左床身、4为排屑器、5为X伺服电机、6为大立柱、7为Z伺服电机、8为滑板、9为A伺服电机、10为刀架、11为主轴电机、12为外支架、13为X主导轨、14为直线导轨、15为V形漏斗、16为油冷机、17为切削液泵、18为力矩电机定子、19为力矩电机转子、20为静压轴承、21为电柜、22为油冷机、23为水冷机、24为液压站、2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26为卸荷油腔、27为Z主导轨、28为Z导向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如图1中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控滚齿机,包括床身、工作台2、大立柱6、刀架10和直驱力矩电机。床身包括设于床身两端的左床身3和右床身I。工作台2设于床身上,并位于左床身3和右床身I之间。大立柱6设于左床身3上。刀架10设于大立柱6上。直驱力矩电机与工作台2连接。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工作台6。本技术的实施例将工作台2由力矩电机直驱,实现零传动,提高了齿轮加工的精度和转速。如图1中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适用于工作台直径O800mm至03200mm的大型滚齿机。其结构主要包括床身、大立柱6、工作台2、滑板8、刀架10、外支架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为X,上下方向为Z,前后方向为Y,主轴旋转方向为B,工作台旋转方向为C,刀架偏转方向为A。床身固定在地基上,分为两部分,左床身3和右床身I。左床身3安装大立柱6,同时作为切削液的油箱;右床身I安装外支架12 ;工作台2安装在左床身3和右床身I之间。左床身3采用中空形式,靠近床身右部中间位置有一个V形漏斗15,作为切削液的流入口,而左床身3本身作为存储切削液的油箱。排屑器4装在左床身3内部。并结合如图2中所示,左床身3左侧配有油冷机16对切削液进行冷却,左床身3左侧配有切削液泵17。并结合如图3中所示,左床身3安装有两条X主导轨13,主要承受大立柱6、滑板8、刀架10的重力以及切削力。X主导轨13的两侧分别安装两条直线滚动导轨14,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大立柱6与左床身3的联接依靠左床身3上的导轨和X丝杠,大立柱6可以沿导轨左右移动。并结合如图4中所示,与主导轨13接触的大立柱6表面贴有聚四氟乙烯材料25,利于减少摩擦力。并设有两个卸荷油腔26,以防止机床的低速爬行。如图1中所示,左床身3左端安装有X伺服电机5和X减速机,用于驱动X丝杠的转动,丝母固定在大立柱6上。滑板8与大立柱6通过三条导轨和Z丝杠联接,并结合如图3中所示,其中布置在两侧的两条导轨为Z主导轨27,采用贴塑滑动导轨的形式,中间布置一条Z导向导轨28,为滚动导轨,与直线轴承配合使用。如图1中所示,大立柱6顶部安装有Z电机7和Z减速机以驱动Z丝杠。滑板8内部的传动为:A伺服电机9驱动A减速机,带动蜗轮蜗杆机构,从而驱动刀架10旋转。刀架10安装在滑板8上,可以实现±45°偏转。刀架10上主轴的动力由主轴电机11通过驱动三级齿轮减速箱来提供。刀架10通过Y伺服电机和Y减速机,还可以实现Y方向的蹿刀运动。工作台2安装在床身上,采用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形式,并结合图5中所示,传动链为零力矩电机定子18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基座上,转子19安装在芯轴上。工作台2轴承采用静压轴承20,可以承载较大的载荷和冲击。另如图1中所示,外支架12安装的右床身I上,可以对加工工件提供顶尖和抱箍两种夹紧方式,可以加工齿轮轴类零件。如图6中所示,床身后面布置有电柜21、油冷机22、水冷机23和液压站24。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工作台(2)、大立柱(6)、刀架(10)和直驱力矩电机,所述床身包括设于所述床身两端的左床身(3)和右床身(1),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床身上,并位于所述左床身(3)和右床身(1)之间,所述大立柱(6)设于所述左床身(3)上,所述刀架(10)设于所述大立柱(6)上,所述直驱力矩电机与所述工作台(2)连接,所述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所述工作台(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工作台(2)、大立柱(6)、刀架(10)和直驱力矩电机,所述床身包括设于所述床身两端的左床身(3)和右床身(1),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床身上,并位于所述左床身(3 )和右床身(I)之间,所述大立柱(6 )设于所述左床身(3)上,所述刀架(10)设于所述大立柱(6)上,所述直驱力矩电机与所述工作台(2)连接,所述直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所述工作台(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力矩电机包括设于工作台基座上的力矩电机定子(18)和与所述力矩电机定子(18)相连的力矩电机转子(1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滚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还设有与所述直驱力矩电机相接的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化韬朱世春彭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