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器件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已积极地开发电致变色(以下也简写为“EC”)器件,其包括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使材料的光学吸收性能例如着色状态和透光率变化的电致变色材料。PTLl公开了 EC器件,其中在透明电极上形成导电性聚合物并且在电极和对电极之间将电解液封入。PTL2公开了溶液相EC器件,其中将含有低分子量分子例如紫罗碱溶解在其中的电解液封入一对电极之间。对于PTLl中记载的导电性聚合物,通过单体的电解聚合能够在电极上直接形成EC层。形成EC层的导电性聚合物的已知实例包括聚噻吩、聚苯胺和聚吡咯。将这样的导电性聚合物电化学氧化或还原的情况下,使主链的π-共轭链长改变,由此改变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的电子状态。因此,使由该导电性聚合物吸收的波长改变。这些导电性聚合物在电中性状态下吸收可见区域中的光,因此是着色的。这些导电性聚合物的氧化使得被该导电性聚合物吸收的波长向较长波长迁移。波长向红外 区域迁移的情况下,该聚合物不显示可见区域中的吸收,以致使EC器件消色。同时,对于PTL2中记载的含有紫罗碱系化合物的EC ...
【技术保护点】
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一对电极和配置在该一对电极之间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电解质和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其中该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包括显示电致变色性能的电致变色部分和与该电致变色部分直接键合的芳环,该电致变色部分形成一个共轭平面,该芳环的、并且和与该电致变色部分键合的原子相邻的原子具有取代基,该取代基具有等于或大于甲基的体积的体积,并且该一对电极具有150μm以下的电极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07 JP 2011-127678;2011.09.22 JP 2011-20691.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一对电极和配置在该一对电极之间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电解质和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 其中该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包括显示电致变色性能的电致变色部分和与该电致变色部分直接键合的芳环, 该电致变色部分形成一个共轭平面, 该芳环的、并且和与该电致变色部分键合的原子相邻的原子具有取代基,该取代基具有等于或大于甲基的体积的体积,并且 该一对电极具有150 μ m以下的电极间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致变色器件,其中该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为阳极性电致变色有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致变色器件,其中该有机电致变色化合物还包含阴极性电致变色有机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的电致变色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