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及阵列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对宽频多制式基站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基站天线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天线阵列中单元的性能,如阻抗带宽,隔离度和批量生产一致性等。在现有技术中,天线阵列中单元的性能存在以下不足: 1、阻抗带宽方面。现有一般双极化辐射单元带宽大多只能覆盖GSM和CDMA低端的820-960MHZ或高端1710_1990MHz,相对带宽只有15%左右,由于3G的开通和未来LTE的逐渐应用,迫切需要基站天线具有更宽的带宽。目前展宽辐射单元阻抗带宽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加大振子直径,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天线单元的尺寸,重量和材料用量,而且提高的程度有限,另一种方式就是在支撑巴伦处增加匹配段,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但提高了装配复杂度,增加了成本。2、隔离度方面。双极化天线一般要求隔离度指标在_30dB左右,而现有天线一般通过加大振子间距或者中间增加隔离条的方式来减小辐射单元之间的耦合,从而提高整机隔离度,这样既增加了天线的尺寸和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反射板;所述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巴伦、固定在所述巴伦上端的两个正交极化的振子,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两个振子的定位板;所述两个振子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辐射臂和第三辐射臂,所述第二振子包括呈中心对称的第二辐射臂和第四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三辐射臂和所述第四辐射臂均为多段式结构的辐射臂;所述两个振子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巴伦的下端通过底座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和反射板;所述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巴伦、固定在所述巴伦上端的两个正交极化的振子,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两个振子的定位板;所述两个振子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呈中心对称的第一辐射臂和第三辐射臂,所述第二振子包括呈中心对称的第二辐射臂和第四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所述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三辐射臂和所述第四辐射臂均为多段式结构的辐射臂;所述两个振子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巴伦的下端通过底座固定在所述反射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辐射臂包括:第一内臂、第二内臂、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 所述第一内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巴伦,所述第一内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臂;所述第二内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巴伦,所述第二内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臂; 所述第一内臂和所述第二内臂构成的角度范围为60°、0° ;所述第一外臂和所述第二外臂构成的角度范围为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臂、所述第二内臂、所述第一外臂和所述第二外臂由金属片制成,厚度范围为f 3mm,高度范围为0.03、.06个工作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包括用于夹紧所述两个振子的第一振子定位板和第二振子定位板;所述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还包括螺杆; 每个辐射臂和所述巴伦连接的一端的上方设有突起;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上具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和所述第二振子定位板上具有供所述螺杆贯穿的螺孔; 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位于两个振子的上方,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上的定位孔与每个辐射臂上的突起卡紧,所述第二振子定位板位于两个振子的下方;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和所述第二振子定位板通过所述螺杆紧固,以使两个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和所述第二振子定位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定位板是厚度范围为0.5^3mm的塑胶片或者光面FR4,介电常数的范围为2~4.5 ;所述第二振子定位板是厚度范围为0.5^3mm的塑胶片或者光面FR4,介电常数的范围为2~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为柱状结构,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三壁面相对,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相对; 所述第一辐射臂的第一内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壁面中靠近所述第四壁面的侧边的上端,所述第一辐射臂的第二内臂固定于所述第一壁面中靠近所述第二壁面的侧边的上端;所述第二辐射臂的第一内臂固定于所述第二壁面中靠近所述第一壁面的侧边的上端,所述第二辐射臂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胜利,陈韶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