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75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化、化纤行业聚酯切片生产的水下切粒机。它是将前引料轴、后引料轴、滚切刀用三个不同的电机驱动,滚切刀的切割刃长度为952mm;导向槽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的滑动轴承上。此结构再配上具有人机界面的控制系统,使得水下切粒机生产的聚酯切片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和调节;952mm的切害割刃长度使水下切粒机的整体结构也相应加宽,从而使得其切割丝股条数可增加到99条以上。使生产能力为现有机型的1.5倍以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切粒机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化、化纤行业聚酯切片生产的水下切粒机。已知的水下切粒机,由导向槽、支架、齿轮箱、气路系统、水路系统、切割室、切割室盖、前引料轴、滚切刀、定刀、后引料轴、切粒电机、皮带轮、底座、电控系统等组成。由一个切粒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齿轮箱,经过齿轮变速机构变速后由三个不同转速的联轴节输出,分别驱动滚切刀、前引料轴和后引料轴。不同外径的前引料轴和后引料轴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具有相同的线速度,以实现引料功能;滚切刀与前引料轴、后引料轴的旋转线速度保持一定的速比关系,以切割出一定长度的聚酯切片。从铸带头挤压出的高温熔融状聚酯丝股条落入导向槽,丝股条在导向槽内的行进过程中被水冷却,继而被前引料轴和后引料轴夹持,牵引进入切割室,被冷却成内软外硬状态的聚酯丝股条在定刀与旋转的滚切刀之间被切割成聚酯切片。导向槽能够以支架转轴为支点搬到水平位置,以便于切割室维护。此种水下切粒机滚切刀的切割刃长度最大到680mm,其切割丝股条数最大到66条,由于切割刀具长度限制使得水下切粒机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此外,由于齿轮箱的变速比恒定,使得这种水下切粒机前引料轴、后引料轴与滚切刀的旋转线速度保持恒定的速比关系,因而切割出的切片长度始终是一个固定值,不能满足聚酯切片规格多样化和小型化的市场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切割多种规格聚酯切片的水下切粒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切割室内置的前引料轴通过伞齿轮箱与前引料电机相连接,后引料轴通过另一伞齿轮与后引料电机相连接,滚切刀则通过皮带轮接于定位电机;滚切刀的切割刃长度为952mm;导向槽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的滑动轴承上。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前引料轴、后引料轴和滚切刀分别用不同电机传动的结构,并配以具有人机界面的滚切刀速度控制系统,使得水下切粒机生产的聚酯切片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定和调节,又由于滚切刀的切割刃长度增加到952mm,水下切粒机的整体结构也相应加宽,从而使得其切割丝股条数可增加到99条以上。这样,在同等引料速度和切片规格条件下,水下切粒机的生产能力为现有机型的1.5倍以上。由于整体结构的加宽,本技术的导向槽由原来的定轴移动改为横向移动,使得设备在更换刀具、调整切粒长度和引料间隙等维护时既方便又安全。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三个电机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导向槽支架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将原用一台切粒电机12同时控制前引料轴8、后引料轴11和滚切刀9改用三台电机分别控制,原来的齿轮箱3改变为两个伞齿轮箱16、17,引料电机Ⅰ18通过伞型齿轮箱Ⅰ16驱动后引料轴11,引料电机Ⅱ19通过伞型齿轮箱Ⅱ17及链轮20驱动前引料轴8,使不同外径的前引料轴8和后引料轴11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线速度旋转,从而实现引料功能;切粒电机3通过皮带轮13驱动滚切刀9,以实现切粒功能。采用这种分电机传动结构后,通过改变滚切刀9与引料轴8、11的旋转线速度的速比关系,即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切片长度。切粒电机12的转速用一台变频器控制;引料电机Ⅰ18和引料电机Ⅱ19的转速用另一台变频器控制。在电控系统15中设置一个人机对话界面,该人机界面由键盘和液晶显示屏组成,通过RS-485接口与可编程控制器通讯,用来对切片长度进行显示、设定和编辑。根据所设定的切片长度,可编程控制器自动运算出相应滚切刀9与引料轴8、11的旋转线速度速比关系,并按此速比关系实现切粒电机12转速对引料电机18、19转速的实时跟踪,以保证在任何引料速度下均能切割出所设定长度值的聚酯切片。导向槽1固定在支架2上,而支架2通过其底部的两个直线运动轴承21安装在底座14的滑动轴22上。这样,导向槽1可以轻快地前后移动。向前推到位到达工作位置,此时水下切粒机可正常运行;向后推到位到达维修位置,此时可对水下切粒机进行维护,如更换切割刀具、调整切粒间隙或引料间隙等等。如图中所示,导向槽1、支架2、气路系统4、水路系统5、切割室6、切粒电机12、伞齿轮箱Ⅱ17、伞齿轮箱Ⅰ16、电控系统15等均座落在底座14上,前引料轴8、后引料轴11、滚切刀9和定刀10均安装在切割室6内并用盖板7盖住。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引料电机Ⅰ18通过伞型齿轮箱Ⅰ16驱动后引料轴11,引料电机Ⅱ19通过伞型齿轮箱Ⅱ17及链轮33驱动前引料轴8,使不同外径的前引料轴8和后引料轴11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线速度旋转,从而实现引料功能;切粒电机12通过皮带轮13驱动滚切刀9,以实现切粒功能。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在人机界面上设定的切片长度(2.5mm~4.0mm),通过变频器自动控制滚切刀9的转速,并按运算出的速比关系实现切粒电机12转速对引料电机18、19转速的实时跟踪,以保证在任何引料速度下均能切割出所设定长度值的聚酯切片。从铸带头挤压出的高温熔融状聚酯丝股条落入导向槽1,丝股条在导向槽1内的行进过程中被水冷却,继而被前引料轴11和后引料轴8夹持,牵引进入切割室6,被冷却成内软-->外硬状态的聚酯丝股条在定刀10与旋转的滚切刀9之间被切割成聚酯切片。导向槽1能够向后移动到维修位置,以便于水下切粒机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切粒机,由导向槽、支架、气路系统、切粒电机、水路系统、切割室、后引料轴、前引料轴、滚切刀、定刀、底座、电控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切割室内置的前引料轴通过伞齿轮箱与前引料电机相连接,后引料轴通过另一伞齿轮与后引料电机相连接,滚切刀则通过皮带轮接于定位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切粒机,由导向槽、支架、气路系统、切粒电机、水路系统、切割室、后引料轴、前引料轴、滚切刀、定刀、底座、电控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切割室内置的前引料轴通过伞齿轮箱与前引料电机相连接,后引料轴通过另一伞齿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辰宗陈军殷文魁尚忠涛姜旭华熊伟马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南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