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军专利>正文

多功能自动牵引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6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牵引切粒机。该切粒机模头3的下方装有冷却牵引辊5,冷却牵引辊的下方有定刀10及动刀7;当塑料从挤出机或压力罐中向外挤出或压出时不是立刻切粒,而是下垂后离开模口一定距离,并已基本冷却后再切粒。并且塑料断条后,能实现自动牵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范围宽,塑料断条后不用人工牵引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功能自动牵引切粒机本技术属于塑料机械中的一种切粒机。目前正在使用的切粒机有,塑料从模口出来后,刀具贴着模口的切粒机;这种方法只适应于聚氯乙烯塑料而不适宜其它塑料。第二种方法是塑料从模口出来后拉成圆条入水冷却后切粒。这种切粒机虽然工艺范围较宽,但其缺点是,塑料断条后需人工重新牵引;二是塑料有水需增干燥工序,否则对下道工艺的质量有影响。另外还有水环切粒机,压片后冷却,条形切粒机,但这两种切粒机结构都非常复杂。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基于上述切粒机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艺范围宽,塑料断条后不需人工牵引的切粒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挤出机及压力罐上的切粒机,其主要特征为:模头3下方装有冷却牵引辊5,冷却牵引辊的下方有定刀10及动刀7;当塑料从挤出机或压力罐中向外挤出或压出时不是立刻切粒或入水冷却后切粒;而是塑料从模口出来下垂后离开模口一定距离再切粒,其模口与定刀刀刃L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塑料下垂后,塑料中心线与定刀刀刃之间的夹角α<45°,塑料经冷却牵引辊5,被定刀10及动刀8切成一定大小的颗粒。模口的最佳方向是垂直向下(如图1所示)。模口也可以向正前方或其它方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视。附图中:1为挤出机或压力罐;2为模头本;3为模头;4为塑料;5为牵引冷却辊;6为动刀紧固螺栓;7为动刀体;8为动刀;9为定刀紧固螺栓;10为定刀;11为定刀紧固板;12为传动齿轮;13为轴承;14、15、16为动刀体7与冷却牵引辊5之间的大小皮带轮及皮带,17为调速电机,18、19为调速电机与动刀体之间的大小皮带轮,20为紧固螺钉;α是指不论模口向什么方向当塑料从模口中挤出下垂后,塑料中心线与定刀刃之间的夹角;L为模口到定刀刃之间的实际距离。按附图所示;先把模头3用紧固螺钉20紧固在模头体2上,模头体2联接在挤出机或压力罐上;把轴承13装在冷却牵引辊5及动刀体7上,而后把牵引冷却辊5及动刀体7装在机架上(机架末画出);接着把定刀10安-->装在定刀紧固板11上,把动刀8安装在动刀体7上并把定刀10与动刀8之间的刀隙调整在0.1-0.2范围内,然后用紧固螺栓8及9紧固。最后把传动齿轮12及皮带轮14、16、18、19分别装在冷却牵引辊5动刀7及调速机电17上。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调速电机17通过皮带轮18、19带动动刀体7旋转,然后通过皮带轮16、14带动冷却牵引辊5,并通过两个传动齿轮12使两个冷却牵引辊逆向回转。当塑料4从模头口模向外挤出,从模头口模到牵引辊及定刀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段L距离里,塑料基本冷却,所以动刀8及定刀10切粒时塑料已经不粘连。调速电机17的速度可以在10-1500转/分内调节,根据塑料从模内挤出的多少来调整调速电机速度的快慢;从而动刀体7及冷却牵引辊5也相应的变快或变慢,以便切成一定规格大小的塑料颗粒。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切粒是离开模口一定的距离L,且L的距离大于20毫米,塑料通过这段距离已经基本冷却,所以切制聚丙烯等粘度较大的塑料是不会粘连的。当有的塑料条断开时,由于模口的中心线与定刀刃之间的夹角α较小,所以断掉的塑料条能自动进入冷却牵引辊从而实现自动牵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挤出机及压力罐的多功能自动牵引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模头3的下面装有冷却牵引辊5,冷却牵引辊5下方有定刀10及动刀体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挤出机及压力罐的多功能自动牵引切粒机,其特征在于:模头3的下面装有冷却牵引辊5,冷却牵引辊5下方有定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梁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