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816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下两侧设有使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卡在其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之和,所述板体上端设置定位板,所述板体上设置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板体上设置定位板来保证浇注的厚度,在板体上设置支撑杆,来防止板体偏移,在使用完毕后将支撑杆去掉,轻敲板体将其取下使得其可以再次利用,采用三合板材质,如果不能取下即使敲碎也不会造成成本太高;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然而现在在留后浇带的时候,往往由于隔离模板没有进行固定且在上方没有设定固定的高度造成隔离模板便宜或者造成的厚度不一致;在CN 202467176 U中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隔离模板,包括隔离板体,所述隔离板体的上下两侧设有使后浇带部位上下皮钢筋卡在其间的凹槽。能够避免隔离清理不到位造成渗漏水的问题,且可以节省钢筋支撑,防止钢筋变形。然而其虽然解决了格力清理不到位的问题,但是其还是没有解决变形、资源浪费和厚度不易掌握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不浪费资源的后浇带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不浪费资源的后浇带定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下两侧设有使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下两侧设有使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卡在其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之和,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端设置定位板,所述板体上设置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定位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下两侧设有使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卡在其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后浇带部位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之和,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端设置定位板,所述板体上设置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文曾祥怀李向军郑旺旺吴全中邓清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