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7349820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及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地下室的地坑底板垫层(1)施工完毕后,在地坑底板垫层(1)上满铺一层防水卷材(2),然后在防水卷材(2)上、在准备制作的主体结构(3)与后浇带(4)的接缝处预埋外贴式止水带(5),然后再按常规工艺浇注出主体结构(3),待主体结构(3)的混凝土龄期达六周后,将其与后浇带(4)结合的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后,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出后浇带(4)即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防水防渗性能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地基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高时的电解厂房内的半地下变电整流室的地下室底板及侧壁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物后浇带制作

技术介绍
铝电解属于金属冶炼工艺,主要原料为氧化铝粉末,生产铝溶液,主要动力源为直流电,它来自高压电网的110kV交流电,经变电整流后成240kA至500kA直流电直接供给电解生产使用,我国目前年产在10万吨以上的电解铝厂较多采用4个及4个以上整流机组出线间隔,建筑物总长度多在60米以上,并常为半地下室式建筑。因整流室内的设备均为带电设备,以及整流室在整个电解铝厂房内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又当整流室位于地下室以及当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因素存在时,特别是在当整流室长度超过60米,地下室地坑需设置后浇带时,因为该后浇带为防水薄弱环节,其防水构造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变电整流室地坑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均为一道至二道防水,其防水能力较弱,并有发生漏水的隐患。因此,现有的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式还是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并且防水防渗能力较强的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及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是在地下室的地坑底板垫层施工完毕后,在地坑底板垫层上满铺一层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上、在准备制作的主体结构与后浇带的接缝处预埋外贴式止水带,然后再按常规工艺浇注出主体结构,待主体结构的混凝土龄期达六周后,将其与后浇带结合的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后,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出后浇带即成。上述防水卷材为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厚度≥1.2mm,其拉伸强度为2.0~4.5MPa,其断裂伸长率≥120%,其撕裂强度为0.8~0.2,其吸水率≤0.5%。上述外贴式止水带为1.0mm~1.5mm厚的铝合金压型板型材。上述浇筑后浇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标号应高于其两侧的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水泥标号二级以上。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结构为,包括地坑底板垫层、主体结构和后浇带,在地坑底板垫层与主体结构和后浇带之间设有一层防水卷材,并且在主体结构和后浇带与防水卷材之间还设有外贴式止水带,且外贴式止水带将主体结构与后浇带的接缝处全部遮盖住。上述每个将主体结构与后浇带的接缝处全部遮盖住的外贴式止水带的宽度为150mm~250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 在地坑底板垫层与主体结构和后浇带之间设置了一层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为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能有效地增强地坑底板垫层与主体结构的防水能力,大大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防漏水和防渗水性能。2.在主体结构与后浇带的接缝处采用1.0mm~1.5mm厚的铝合金压型板材作为外贴式止水带,不仅能增强接缝处的机械强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接缝处的防水渗透能力。3. 采用浇筑后浇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标号应高于其两侧的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水泥标号二级以上,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后浇带的防变形能力和防水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防水防渗性能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地基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高时的电解厂房内的半地下变电整流室的地下室底板及侧壁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坑底板垫层、2-防水卷材、3-主体结构、4-后浇带、5-外贴式止水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进行地下建筑物的地下室底板及侧壁施工时,采用本专利技术制作其后浇带,本专利技术的后浇带结构如图1所示,制作时,按现有的方式制作出地下室的地坑底板垫层1,在地下室的地坑底板垫层1施工完毕后,在地坑底板垫层1上满铺一层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可直接采用现有市场上出售的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成品,并选用该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2成品的厚度≥1.2mm,其拉伸强度为2.0~4.5MPa,其断裂伸长率≥120%,其撕裂强度为0.8~0.2,其吸水率≤0.5%;然后在防水卷材2上、在准备制作的主体结构3与后浇带4的接缝处预埋上外贴式止水带5,外贴式止水带5可采用现有市场上出售的厚度为1.0mm~1.5mm厚的铝合金压型板型材成品,每个外贴式止水带5的宽度B制作为150mm~250mm,使其能将浇筑好后的主体结构3与后浇带4的接缝处全部遮盖住;然后再按常规工艺浇注出主体结构3,待主体结构3的混凝土龄期达六周后,将其与后浇带4结合的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后,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出后浇带4即成,所采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标号应高于其两侧的主体结构3的混凝土水泥标号二级以上。按上述方法即可制作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了现有的地坑底板垫层1、主体结构3和后浇带4结构,在地坑底板垫层1与主体结构3和后浇带4 之间制作了一层防水卷材2,并且在主体结构3和后浇带4与防水卷材2之间还覆盖了一层采用厚度为1.0mm~1.5mm厚的铝合金压型板型材制作的外贴式止水带5,该外贴式止水带5能将主体结构3与后浇带4的接缝处全部遮盖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室的地坑底板垫层(1)施工完毕后,在地坑底板垫层(1)上满铺一层防水卷材(2),然后在防水卷材(2)上、在准备制作的主体结构(3)与后浇带(4)的接缝处预埋外贴式止水带(5),然后再按常规工艺浇注出主体结构(3),待主体结构(3)的混凝土龄期达六周后,将其与后浇带(4)结合的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后,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出后浇带(4)即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卷材(2)为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卷材(2)的厚度≥1.2mm,其拉伸强度为2.0~4.5MPa,其断裂伸长率≥120%,其撕裂强度为0.8~0.2,其吸水率≤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物后浇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贴式止水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辛欣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