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549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包括前输送平台和后输送平台,前输送台和后输送台之间设置有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圆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辊齿,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根中心轴,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上,支座上分别设置有导槽和安装孔;上压辊的中心轴安装在导槽内并可沿导槽上下移动,下压辊的中心轴安装在支座的安装孔内,支座铰接在一个铰接轴上,支座可沿铰接轴左右摆动。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当带状薄膜跑偏时,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支座左右摆动,由此很好的对带状薄膜进行了纠偏,保证了压纹过程中的带状薄膜位置的准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膜压纹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
技术介绍
反光膜广泛应用在交通警告标志、车牌、提示牌、广告牌、装饰等场合,反光膜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反光膜的带状薄膜上进行压纹处理,传统上在压纹的工序中都是通过压纹装置进行处理的,然而由于带状薄膜很长,在进行压纹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的跑偏的情况,而薄膜的厚度比较薄,很难用常规的纠偏装置进行带状薄膜的纠偏,传统上出现跑偏的情况都是需要停机后再进行纠正,由此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保证压纹过程中的带状薄膜位置的准确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压纹过程中的带状薄膜位置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包括前输送平台和后输送平台,前输送台和后输送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圆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辊齿,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能够绕着轴心旋转的中心轴,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上,支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压辊的导槽和用于安装下压辊的安装孔;上压辊的中心轴安装在导槽内并可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槽上下移动,下压辊的中心轴安装在支座的安装孔内,支座铰接在一个铰接轴上,支座也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并可沿铰接轴左右摆动。所述前输送平台的左右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标尺。所述后输送平台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板。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上,支座铰接在一个铰接轴上,支座由一个也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并可沿铰接轴左右摆动,由此当带状薄膜跑偏时,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支座左右摆动,由此很好的对带状薄膜进行了纠偏,保证了压纹过程中的带状薄膜位置的准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包括前输送平台3和后输送平台7,前输送台和后输送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的上压辊I和下压辊2,上压辊I和下压辊2圆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辊齿,上压辊I和下压辊2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能够绕着轴心旋转的中心轴,上压辊I和下压辊2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4上,支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压辊I的导槽和用于安装下压辊2的安装孔;上压辊I的中心轴安装在导槽内并可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槽上下移动,下压辊2的中心轴安装在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支座铰接在一个铰接轴上,所述支座也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并可沿铰接轴左右摆动。进一步的可以在前输送平台3的左右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标尺5,可通过标尺判断带状薄膜的输送状况,后输送平台7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板6,通过导向板6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输出的整齐准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包括前输送平台(3)和后输送平台(7),前输送台和后输送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的上压辊(1)和下压辊(2),所述上压辊(1)和下压辊(2)圆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辊齿,所述上压辊(1)和下压辊(2)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能够绕着轴心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上压辊(1)和下压辊(2)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4)上,所述支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压辊(1)的导槽和用于安装下压辊(2)的安装孔;所述上压辊(1)的中心轴安装在导槽内并可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槽上下移动,所述下压辊(2)的中心轴安装在支座的安装孔内,所述支座铰接在一个铰接轴上,所述支座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并可沿铰接轴左右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跑偏反光膜压纹装置,包括前输送平台(3)和后输送平台(7),前输送台和后输送台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的上压辊(I)和下压辊(2),所述上压辊(I)和下压辊(2)圆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啮合的辊齿,所述上压辊(I)和下压辊(2)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根能够绕着轴心旋转的中心轴,所述上压辊(I)和下压辊(2)的中心轴同时安装在一个截面形状为U形的支座(4)上,所述支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上压辊(I)的导槽和用于安装下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豹周治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森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