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雾沫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丝网除沫器及连接架,旋流板除沫器水平设置,与连接架下侧固定连接,丝网除沫器设置于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上方,与连接架上侧固定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效分离效率低、气体中雾沫夹带严重的问题。旋流板除沫器安装于下部,用于去除较大的液滴,再通过上部的丝网除沫器将剩余的雾沫有效消除,从而提高雾沫消除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雾沫分离器结构简单,成本低,阻力小,安装操作检修方便,除沫效果明显,使用范围更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雾沬分离器及高效雾沬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雾沫分离器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塔设备是其中重要的设备之一,主要起到气(或汽)或液两相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作用。在化工、石油化工等应用领域中,塔设备的性能对于整个设备的产能、消耗定额、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现有的板式塔和填料塔设备中,在进行精馏、吸收、解吸、增(减)湿等气液传质、传热单元的操作中,均是通过两相的密切接触和分离,对相间组分的传递进行促进,从而实现液体或气体提纯、增(减)湿的目的。在上述过程中,在离开填料层或板塔的气相中,均会夹带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液滴或液沫,该物质的存在既浪费溶剂又加大了下游产品精制的难度,因此,必须将气体中雾沫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才可达到整体制备工艺的要求。在现有除沫装置中,通常采用旋风式除沫器或丝网除沫器等装置对“液沫及雾沫”进行去除。但旋风式除沫器由于其通过离心装置进行除沫,因此,要求进口气速要求高,同时分离效率不高,且不易分离较小粒径的雾沫,从而不能对待去除“液沫及雾沫”进行精确去除。丝网除沫器由于通过丝网进行除沫,对分离“粒径”和气流流速都有设定要求,因此,对夹带严重的雾沫去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高效雾沫分离器及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液的有效分离效率低、气体中雾沫夹带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高效雾沫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其中,还包括:丝网除沫器及连接架,所述旋流板除沫器水平设置,与所述连接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上方,与所述连接架上侧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板与所述丝网除沫器的间距为待装配塔体内径的0.3 ?0.5 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板外径小于待装配塔体内径的100?200_。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板除沫器轴心还包括:人孔,所述人孔直径为450?600mmo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包括:多个侧立杆及底托架,所述多个侧立杆沿所述底托架的径向均匀分布,与所述底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的支持部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装配孔相应;所述旋流板除沫器与所述底托架固定连接,所述丝网除沫器与所述侧立杆的上侧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托架,所述上托架与所述侧立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托架支持部与所述丝网除沫器的外形相应;所述丝网除沫器与所述上托架固定连接。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高效雾沫分离装置,包括:容纳筒,其中,包括:旋流板除沫器及丝网除沫器;所述旋流板除沫器与所述容纳筒的内腔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上方,与所述内腔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筒包括:椭圆形上封头、椭圆形下封头及筒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悬挂架,所述丝网除沫器通过所述悬挂架与所述椭圆形上封头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丝网除沫器的丝网面积小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及装置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组合式除沫装置首先利用下部的旋流板除沫器初步去除较大的液滴,同时把气流流向由垂直向上调整为螺旋式上升,以一定角度进入上部的丝网除沫器,以减少丝网除沫器上捕集的液滴在轴向上的浮力,通过上部的丝网除沫器将剩余的雾沫有效消除,从而提高雾沫消除效果。本技术的组合式除沫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阻力小,安装操作检修方便,除沫效果明显,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雾沫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旋流板除沫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雾沫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雾沫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雾沫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1,丝网除沫器2及连接架3。旋流板除沫器I中的旋流板11由向心设置的多个叶片组成。在一种优选方式中,旋流板直径小于预装配塔体内径100?200_。为使旋流板除沫器I固定连接于连接架3上,在旋流板除沫器I的外边缘上,还固定了旋流板除沫器固定架12,可优选为圆环形。丝网除沫器2可选用圆形或方形等多种外形,丝网的厚度一般为100?200mm。为使丝网除沫器2与连接架3固定连接,在丝网除沫器2的外侧,还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增设丝网除沫器固定架21。旋流板除沫器固定架12及丝网除沫器固定架21,可采用彼此相应的环形支承结构,或可起到支承作用的其他支承板或支承块结构。连接架3的两个侧架31内侧上下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支承构件32、33 (分别为两个上支承构件32及两个下支承构件33)。其中,两个上支承构件32的跨度(即两个侧架31)的跨度,与丝网除沫器固定架21的固定尺寸相对应。并与丝网除沫器固定架21配合固定安装,具体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等方式,从而使丝网除沫器2固定于连接架3的上侧。两个下支承构件33的跨度(即两个侧架31)的跨度,与旋流板除沫器固定架12的固定尺寸相对应,并与旋流板除沫器固定架12固定安装,具体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等方式,从而使旋流板除沫器I固定于连接架3的下侧,其中,连接架3的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料给予制作。结合上述本技术高效雾沫分离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如图3所示,本技术高效雾沫分离器的工作过程为:先将高效雾沫分离器放置于容纳罐或塔设备4中。夹带液滴的气相物料5从容纳罐或塔设备4流出时,首先经过旋流板除沫器1,利用旋流板除沫器初步去除较大的液滴,同时把气流流向由垂直向上调整为螺旋式上升,以一定角度进入上部的丝网除沫器2,以减少丝网除沫器上捕集的液滴在轴向上的浮力,利用丝网除沫器高效去除较小液滴的优势,剩余的雾沫得以有效去除。从而提高整体雾沫消除效果。为彻底去除夹带液滴的气相物料5中的较小液滴,因此在旋流板除沫器I与丝网除沫器2之间需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优选为:0.3?0.5倍塔体内径,经实验证明,选择上述优选值,将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为使本技术高效雾沫分离器在使用时更便于维修,因此,如图1、2所示,在旋流板除沫器I的旋流板11轴心上还设置了中间的人孔13。上述人孔13的直径可优选为450?600_。从而在进行大型生产制备时,当高效雾沫分离器需要检修、拆卸时,不用将整体高效雾沫分离器从容纳罐5中整体取出,因此,减低了设备维修成本及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连接架形式。为使本技术中的高效雾沫分离器,更适应于安装在截面为椭圆形的容纳罐内部。如图4所示,其连接架3的结构为:3个侧立杆31及底托架34。其中,3个侧立杆沿底托架34的径向均匀分布,与底托架34的外侧焊接固定。底托架34的支持部341与旋流板除沫器I的装配孔相应,从而使旋流板除沫器I与底托架34固定连接。其丝网除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雾沫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网除沫器及连接架,所述旋流板除沫器水平设置,与所述连接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上方,与所述连接架上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雾沫分离器,包括:旋流板除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网除沫器及连接架,所述旋流板除沫器水平设置,与所述连接架下侧固定连接,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旋流板上方,与所述连接架上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与所述丝网除沫器的间距为待装配塔体内径的0.3?0.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外径小于待装配塔体内径的100?2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轴心还包括:人孔,所述人孔直径为450?6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雾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多个侧立杆及底托架,所述多个侧立杆沿所述底托架的径向均匀分布,与所述底托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托架的支持部与所述旋流板除沫器的装配孔相应;所述旋流板除沫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强,尹俊杰,袁本旺,王兵槐,冯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