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984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分离式对应设置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和插座设有凸凹配合的限位槽,插头的限位槽内并排竖直设置定位孔,其改进之处在于,定位孔中设有插孔,插座上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针。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发板连接器,具体讲涉及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输电技术发展初期曾发挥作用,但到了 20世纪初,由于直流电机串接运行复杂,而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存在换向困难等技术问题,使直流输电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能与交流输电相竞争,因此进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电子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压大功率晶闸管的出现,晶闸管换流阀和计算机控制在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直流输电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促进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晶闸管换流阀没有逆弧故障,而且制造、试验、运行、维护和检修都比汞弧阀简单而方便。直流输电最核心的技术集中于换流站设备,换流站实现了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和交流相互能量转换,除在交流场具有交流变电站相同的设备外,还有以下特有设备:换流阀、控制保护系统、换流变压器、交流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设备、直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以及直流场设备,而换流阀是换流站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进行交直流转换,从最初的汞弧阀发展到现在的电控和光控晶闸管阀,换流阀单位容量在不断的增大。触发板是晶闸管阀的关键控制部件,触发板要通过连接器与晶闸管及均压电容及电阻实现电气连接,连接器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高电位触发板的性能。目前,市场上的触发板用连接器采用劈口式插孔,插针与插孔接触面积小,电气导流能力差,易导致接触不良;安装调试时插拔力不稳定,插针易损坏、更换相对困难;而且连接器端子较长,体积大,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分离式对应设置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插座设有凸凹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头的限位槽内并排竖直设置定位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定位孔中设有插孔,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针。其中,所述插针通过插孔与压接在所述插孔接口处的导线连接。其中,所述插孔为前取线式线簧孔,孔内的线簧丝按照单叶回转双曲面的直母线排列,并与直母线形成夹角。其中,所述线簧丝的数量为15根。其中,所述线簧丝为弹性金属丝,表面镀金或镀银。其中,当所述插针插入线簧孔时,线簧丝在径向和轴向发生变形,插针即与线簧孔中多根独立的线簧丝同时接触,构成多个独立的电流通路。其中,所述插针埋压在所述插座上,末端与触发板连接。其中,所述插座和触发板通过设置在固定孔中的螺钉连接。其中,所述插头和插座采用绝缘材料,在其入口端分别设有倒角,并通过插头两侧竖直设置的长滚花松不脱螺钉连接。其中,位于所述插孔间隙外侧设有测试孔,所述测试孔中设置测试针。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连接器插座和插头通过限位槽连接固定,实现浮动串量的可拆连接,保证插针与插孔的可靠配合。2、连接器插座入口端设有倒角,触发板板安装时易定位对准。3、连接器内部设置限位槽和定位孔,定位精确,防止误插,完全实现盲插。4、连接器插孔采用前取线式小型化线簧孔,体积小,重量轻,接触偶密度高,节省空间。5、线簧丝包络在插针周围,构成多线接触,极大地提高了接触可靠性,确保了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6、连接器插针压埋于插座内部,且插针以插针圆周方向有一定的活动量,便于插针尾端与触发板配合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在高电位触发板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头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头的侧视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孔的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孔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头设置测试针的正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的插头设置测试针的侧视剖视图;其中:1、插头;2、插座;3、限位槽;4、长滚花松不脱螺钉;5、插孔;6、插针;7、定位孔;8、固定孔;9、触发板;10、导线;11、线簧丝;12、测试孔;13、测试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为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包括:插头1、插座2、限位槽3、长滚花松不脱螺钉4、插孔5、插针6、定位孔7、固定孔8、触发板9、导线10、线簧丝11、测试孔12、测试针13。插头I和插座2均为绝缘体入口端设有倒角,并且设有凸凹对应的限位槽3,限位槽3为带有缺口的矩形,对连接器具有初步导向的作用以及插头I插入插座2时防误差功能,使插头I能顺利进入插座2,保证插针6与插孔5的可靠配合;在插头I的限位槽3上竖直设置插孔5,并且错落并排排列,使插孔5在插头I上实现浮动串量的可拆连接;在插座2上压埋有与插孔5相匹配的插针6,插针6的末端与触发板9焊接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孔5与插孔5上压接的导线10连接。插座2与触发板9通过安装在固定孔8中的螺钉紧固连接;插头I和插座2通过位于插头I两侧的长滚花松不脱螺钉4紧固连接。其中,如图7至图8所示,插孔5采用前取线式小型化线簧孔,根据触发板9的接线需要确定导线10的用量并压线后,安装在插头I对应的定位孔7内,线簧孔内由十五根镀金或镀银的弹性金属线簧丝11按单叶回转双曲面的直母线排列,并与直母线形成夹角;当插针6插入线簧孔时,线簧丝11在径向和轴向发生弹性变形,插针6即与线簧孔中多根独立的线簧丝11同时接触,构成多个独立的电流通路,即使线簧孔中的个别线簧丝11断裂,线簧孔仍能构成有效的电流通路;插针6插入线簧孔,线簧丝11分别紧紧地包络在插针6周围,构成多线接触,一对针孔相当于几对普通针、孔并联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接触可靠性,确保了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其中,如图4所示,插针6具备一定弹性,双排压埋于插座2内部,尺寸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插针6以其圆周方向有一定的活动量,便于插针6末端与触发板9配合固定。其中,如图9至图10所示,插头I上的定位孔7间隙外侧设有测试孔12,将测试针13插入测试孔12中可以非常方便对连接器进行测试。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分离式对应设置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插座设有凸凹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头的限位槽内并排竖直设置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中设有插孔,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分离式对应设置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和插座设有凸凹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插头的限位槽内并排竖直设置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中设有插孔,插座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插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通过插孔与压接在所述插孔接口处的导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前取线式线簧孔,孔内的线簧丝按照单叶回转双曲面的直母线排列,并与直母线形成夹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簧丝的数量为15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闸管阀用触发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簧丝为弹性金属丝,表面镀金或镀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忠赵刚王承民袁洪亮张雷牟连树任西周郎平张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