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984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结构包括连接器外壳、浮动内壳、圆弧套及连接件,所述浮动内壳的尾部外侧为球形结构,并在浮动内壳尾部的端面径向设有对称的直槽,所述圆弧套内侧为球形内壁,且与浮动内壳尾部外部的球形相配合,并可相互转动,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并插接在浮动内壳的直槽内,在连接器外壳与浮动内壳之间设有两端高低不同的弹性件,且浮动内壳的轴线与连接器外壳轴线有角度偏转,且在转到一定角度时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球形角度转动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两个进行角度转动对接面板的盲插安装要求。在安装面板及产品存在尺寸偏差时,浮动的一头能够自动进行位置校正,从而使固定安装的插头或插座顺利插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涉及ー种浮动连接器。技术背景连接器是由两个可插拔连接的连接件组成,最常用的连接器是由插头与插座两个连接件组成。插头一般为自由端不固定,插座则为固定安装。但在某些特殊场合,插头、插座都必须固定安装在面板上,连接器在插合时需靠安装面板带动插头或插座与另一端进行插合。由于安装面板及产品存在尺寸偏差,固定安装在面板上的插头与插座很难顺利插合,因此连接器的插头或插座ー头必须有一定的浮动量,当插头与插座进行对接时,浮动的ー头能够自动进行位置校正,从而顺利插合,这就是所说的浮动连接器。目前,常用的浮动连接器都是安装在两个进行直线运动对接的面板上,只需要消除轴向的产品和安装误差,就可顺利进行插合。对于浮动连接器安装在需要两个角度转动对接的面板来说,常规浮动连接器无法满足这样的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浮动连接器,该浮动连接器可以安装在两个角度转动对接的面板上,配对的连接器轴线存在角度时自动校正轴线,顺利实现插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ー种浮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浮动内壳、支撑浮动内壳的圆弧套及连接浮动内壳与连接器外壳的连接件,所述浮动内壳的尾部外侧为球形结构,并在浮动内壳尾部的端面径向设有対称的直槽,所述圆弧套内侧为球形内壁,且与浮动内壳尾部外部的球形相配合,并可相互转动,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并插接在浮动内壳的直槽内,在连接器外壳与浮动内壳之间设有两端高低不同的弹性件,浮动内壳的轴线与连接器外壳轴线在ー个平面内有角度偏转,且在转到一定角度时重合。所述弹性件为波簧结构。所述圆弧套与连接器外壳之间设有树状簧组。所述树状簧组由多个独立的树状簧组合而成,且一部分树状簧与中心轴线存在角度。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浮动内壳轴线与连接器外壳轴线交叉成一定角度。所述连接件为销钉。所述销钉为头部圆形、尾部方形结构。所述连接器外壳设有两个对称的销钉孔,所述销钉穿过连接器外売上的销钉孔。本专利技术可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球形的角度转动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两个进行角度转动对接面板的盲插安装要求。在安装面板及产品存在尺寸偏差时,浮动的ー头能够自动进行位置校正,从而使固定安装的插头或插座顺利插合。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插合方便、准确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浮动内壳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浮动内壳尾部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弧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销钉与连接器外壳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浮动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初始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插合到位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浮动内壳,2-圆弧套,3、连接器外壳,4、波簧,5、销钉,6、树状簧组,11-球形结构,13-尾部端面,12-直槽,21-球形内壁,22-圆柱面。【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浮动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浮动内壳1、圆弧套2、连接器外壳3、波簧4、销钉5及树状簧组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浮动内壳I为柱形结构,在柱形尾部外侧为向外凸出的球形结构11,作为浮动内壳I的转动结构,在尾部端面13上径向对称设有两个直槽12,用来固定浮动内壳I的转动方向。如图3所示,所述圆弧套2的外部为圆柱面22,其内侧为球形内壁21。所述圆弧套2套在浮动内壳I的尾部,浮动内壳I的尾部与圆弧套2的球形内壁21配合连接,且可相互转动,所述圆弧套2作为浮动内壳I转动的支撑结构,使浮动内壳I处于浮动转动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器外壳3为一端开ロ的柱体结构,开ロ端套接在浮动内壳I的尾部,所述连接器外壳3上设有与浮动内壳I两直槽相对应的两销钉孔,销钉5穿过连接器外壳3的销钉孔并插接在浮动内壳I的直槽12内,所述销钉5是ー个头部圆形、尾部方形结构,与浮动内壳I两对称的直槽12配合,从而防止浮动内壳I的轴向转动。与销钉5装配完成后,固定圆弧套2在连接器外壳3的轴向位置。所述波簧4为ー个异形的弹性垫圈结构,置于连接器外壳3与浮动内壳I的尾部之间,由于波簧4两端高低不同,用来作为调节浮动内壳I的角度。所述树状簧组6由多个独立的树状簧组成,设在圆弧套2与连接器外壳3之间,其中一部分树状簧与中心轴线存在一定角度,矫正圆弧套2位置,以防止圆弧套2晃动。图6所示,为连接器初始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浮动内壳I在角度调整的波簧4作用下,其轴心线与连接器外壳3轴心线有一定的角度偏转,并通过销钉5固定浮动内壳I的角度偏转方向,使其在ー个平面内偏转。图7所示,为连接器插合到位状态,在插合过程中,为了满足浮动内壳I与对插连接器7轴心位置不变,调整波簧4被压缩变形的角度,浮动内壳I与连接器外壳3轴心角度不断变化,同吋,圆弧套2也在不断移动,调整浮动内壳I轴线位置,使连接器顺利插合,插合到位后,连接器外壳3与浮动内壳I轴心线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器还包括浮动内壳、支撑浮动内壳的圆弧套及连接浮动内壳与连接器外壳的连接件,所述浮动内壳的尾部外侧为球形结构,并在浮动内壳尾部的端面径向设有对称的直槽,所述圆弧套内侧为球形内壁,且与浮动内壳尾部外部的球形相配合,并可相互转动,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并插接在浮动内壳的直槽内,在连接器外壳与浮动内壳之间设有两端高低不同的弹性件,浮动内壳的轴线与连接器外壳轴线在一个平面内有角度偏转,且在转到一定角度时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浮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器还包括浮动内売、支撑浮动内壳的圆弧套及连接浮动内壳与连接器外壳的连接件,所述浮动内壳的尾部外侧为球形结构,并在浮动内壳尾部的端面径向设有対称的直槽,所述圆弧套内侧为球形内壁,且与浮动内壳尾部外部的球形相配合,并可相互转动,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并插接在浮动内壳的直槽内,在连接器外壳与浮动内壳之间设有两端高低不同的弾性件,浮动内壳的轴线与连接器外壳轴线在ー个平面内有角度偏转,且在转到一定角度时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波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雄浩苏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