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泥回转窑尾气余热利用的换热器及其吹灰方法,属于余热利用换热器
。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城市大气质量日益恶化的问题也越发突出,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的问题迫在眉睫。在常见的热能动力领域中,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烟气的排烟温度过高,即浪费了大量能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水泥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水泥回转窑产生的尾气中含尘浓度高,品质差。水泥回转窑用余热发电系统可对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相关余热发电锅炉中换热设备的积灰现象严重、传热能力较差,清灰困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热量回收装置中换热管束的布置方式通常有两种,顺排和叉排,参见图1和图2。流体冲刷顺排和叉排管束时的流场是不同的。叉排时流体在管间交替收缩和扩张的弯曲通道中流动,比顺排时在管间走廊通道的流动扰动剧烈,因此叉排的换热能力比顺排的强。同时,叉排管束的阻力损失大于顺排,对于需要冲刷清洗的管束,顺排有易于清洗的优点。目前的余热利用换热器中,因为随着尾气的流动,温度不断的下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束、尾气进口、尾气出口和壳体,换热管束设置在壳体中,其特征是:尾气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向壳体中输入和输出尾气,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凸起,距离尾气进口的距离越远的换热管上的凸起的高度越高。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束、尾气进口、尾气出口和壳体,换热管束设置在壳体中,其特征是:尾气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向壳体中输入和输出尾气,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凸起,距离尾气进口的距尚越远的换热管上的凸起的闻度越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中的各根换热管上最大的凸起高度是最小的凸起高度的1.5-1.6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呈菱形排列,壳体呈与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相配合的菱形结构,称为菱形壳体,尾气进口设置在菱形壳体的第一夹角位置处,尾气出口设置在菱形壳体的第二夹角位置处,菱形壳体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是对角;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一夹角顶点上的换热管设置在尾气进口的下部并与尾气进口相对,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二夹角顶点上的换热管设置在尾气出口的上部并与尾气出口相对,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一夹角和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二夹角是对角,水泥回转窑尾气由尾气进口进入,先经过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一夹角顶点上的换热管,然后横向冲刷换热管束,再经过换热管束菱形排列的第二夹角顶点上的换热管,最后从尾气出口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凸起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利用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菱形壳体的第一夹角的两条边上分别设置1#吹灰口和2#吹灰口,菱形壳体的第二夹角的两条边上分别设置3#吹灰口和4#吹灰口,其中1#吹灰口和3#吹灰口所在的菱形壳体的边是相对的两条边,2#吹灰口和4#吹灰口所在的菱形壳体的边是相对的两条边;其中1#吹灰口位于所在边的下部,2#吹灰口位于所在边的上部,3#吹灰口位于所在边的上部,4#吹灰口位于所在边的下部,从而使得1#吹灰口距离尾气进口的距离要大于2#吹灰口距离尾气进口距离,3#吹灰口距离尾气出口的距离要大于4#吹灰口距离尾气出口距离;所述菱形壳体上还设有5#吹灰口、6#吹灰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