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杆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335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机,所述出丸口为喇叭状开口,能增大抛出弹丸分布区,所述叶片与弹丸相接触面为表面粗糙的弧形曲面,使抛出弹丸分布均匀,所述叶轮上的叶片为6个或者8个,保证了抛丸器运转的平衡性,使其平衡力矩介于12~15N·mm之间,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噪声,每组叶片重量差不于3g。所述电机采用直联传动,减少皮带动力损耗,使能耗降低16-19%。所述分丸轮、定向套、叶轮、叶片、罩壳全部采用铬含量高于18%的耐磨铸铁,能增加零部件的耐磨性,提高机器寿命,该新型抛丸机的抛丸量可达320kg/min,抛丸速度可达88m/s,可提高零部件寿命4倍,降低噪音45%,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杆抛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扭力杆的抛丸机。
技术介绍
在对扭力杆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抛丸处理。抛丸处理是通过抛丸机将钢砂弹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扭力杆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能较好的除去扭力杆表面的锈蚀及飞溅,并增大扭力杆表面的摩擦系数。传统抛丸机主要是利用抛丸器中高速旋转的叶片把弹丸抛掷出去,高速撞击零件表面,达到表面处理的要求。而传统抛丸器的叶片在工作过程中抛出的弹丸分布不均匀、且抛出弹丸分布区小,工作效率低,且叶片、罩盖等零件易磨损严重,严重影响整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抛丸器的叶轮在工作过程中抛出弹丸分布不均匀、抛出弹丸分布区小、工作效率低、弹丸与罩壳护板的磨损严重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杆抛丸机,包括电机、抛丸器,所述抛丸器包括分丸轮、定向套、叶轮、叶片、罩壳,电机主轴顶端固定安装分丸轮,分丸轮外固定有定向套,分丸轮设在定向套的空腔内,且分丸轮的空腔壁和定向套空腔壁之间有均匀间距,分丸轮的空腔壁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力杆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抛丸器,所述抛丸器包括分丸轮(9)、定向套(10)、叶轮(4)、叶片(3)、罩壳(2),电机主轴顶端固定安装有分丸轮(9),分丸轮(9)外固定有定向套(10),分丸轮(9)设在定向套(10)的空腔内,且分丸轮(9)的空腔壁和定向套(10)空腔壁之间有均匀间距,分丸轮(9)的空腔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丸口(91),所述定向套(10)设在叶轮(4)的空腔内,定向套(10)的空腔壁上设有开口(101),所述叶轮(4)上固定有叶片(3),所述出丸口(5)为喇叭状开口,所述叶片(3)与弹丸(6)相接触面为表面粗糙的弧形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杆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抛丸器,所述抛丸器包括分丸轮(9)、定向套(10)、叶轮(4)、叶片(3)、罩壳(2),电机主轴顶端固定安装有分丸轮(9),分丸轮(9)外固定有定向套(10),分丸轮(9)设在定向套(10)的空腔内,且分丸轮(9)的空腔壁和定向套(10)空腔壁之间有均匀间距,分丸轮(9)的空腔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分丸口(91),所述定向套(10)设在叶轮(4)的空腔内,定向套(10)的空腔壁上设有开口(101),所述叶轮(4)上固定有叶片(3),所述出丸口(5)为喇叭状开口,所述叶片(3)与弹丸(6)相接触面为表面粗糙的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钢涛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精密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