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307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旨在克服无法铆接超高强度钢板及对超高强度钢板和铝合金板点焊时焊点出现硬而脆的金属化合物,难以实现有效的焊接接头的问题,其步骤为:1.铆接前在冷却室中对铆钉实施液氮冷却使其温度降到0℃以下;2.下板料与下板料置于第一复合凹模上,第一复合压边圈压紧上板料与下板料;3.第一光纤加热器对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4.第二光纤加热器对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5.将低温铆钉送入第一复合压边圈的中心光通孔中,第一复合冲头推压铆钉实施铆接;6.铆钉在第一复合冲头和第一复合凹模的共同挤压下铆钉的圈足外翻形成铆扣;7.第一复合冲头泄压上移回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的金属板件的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汽车行业轻量化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 使用轻质、高强材料(如高强度钢板、铝合金以及镁合金板等)实现车身大幅减重已经成为 车身轻量化最为主要的手段。焊接钢板时随着钢强度级别的提高,会产生焊接稳定性下降、塑韧性变差、裂纹敏 感性上升、热影响区性能变化的情况,降低构件的使用性能,因此传统的点焊连接工艺很难 保证在不破坏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度钢板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 铝、镁等轻质合金和超高强钢在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属性上的较大差异,同时接 触表面易与铜电极发生合金化反应形成氧化膜等特点,传统的电阻点焊技术、胶接技术、固 相连接技术等都存在着种种缺陷无法较好的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针对上述钢和轻量化材料连接时存在的问题,国外提出了半空心自冲铆接 (Self-pierceing riveting,简称SPR)和无铆钉铆接(Clinching)技术。自冲铆接和无铆 钉铆接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新的薄板材料机械连接技术。自冲铆和无铆钉铆接工艺能 够满足钢材或铝等轻型材料的连接要求,铆接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其抗静拉力和抗疲劳性 都要优于点焊工艺,且板材在铆接时不需要钻孔,工艺步骤简化,节省成本,并能适合汽车 车身高效率的生产,有效地攻破了点焊产生的各个难题。现有的自冲铆接和无铆钉铆接技术对于铝、镁合金等塑性差的轻合金工件,铆接 容易使底部材料产生径向裂纹降低接头疲劳性能,有的发生脆裂,甚至直接导致接头失效。 对超高强度钢板铆接时,由于材料屈服极限较高(超高强度钢板的强度极限一般在1500Mpa 以上),变形抗力较大,相应的延展性、塑性变形以及与其他强度较低的有色金属材料(例如 铝合金、普通低强度钢板)的连接性就比较差。因此对超高强度钢板之间以及超高强度钢板 和铝合金之间进行自冲铆接:一方面增加了对设备冲铆能力、铆钉强度的要求;另一方面, 变形困难的超高强度钢板使得接头的成形性能较差,连接质量不高。超高强钢板在温度超过950°C时会完全相变转化成奥氏体,奥氏体有良好的延展 性,此时超高强钢板的成型性会大大加强。同时铆接时超高强钢板的温度在600°C?800°C 之间,这时超高强钢板的强度在应变率10/s时会降低到300Mpa左右(各个温度下高强度钢 板的应力应变曲线见附图1)。利用超高强钢的这个性质在铆接的过程中对超高强钢板进行预先加热有利于板 件成形,从而得到性能良好、形状完好的铆接件,同时降低了铆接高强材料对自铆接设备铆 接力、框架刚度的要求。淬冷速率对超高强钢板的力学性能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冷却速率高于 270C /s的时候,超高强钢板热成形后的连接区域才能完全转化为强度高的马氏体,从而得到超高强度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在保证高强度钢板铆接后力 学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高强钢板之间以及高强钢板和铝合金板的连接的问题,提供 了一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超高强度钢板 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的步骤如下:I)铆接之前在冷却室中对铆钉实施液氮冷却并使铆钉的温度降到0°C以下;2)将待铆接的上板料与下板料放置于第一复合凹模上,驱动第一复合压边圈下移 至压紧上板料与下板料;3)第一光纤加热器对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压边圈 底部的热敏电阻及时测量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 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4)第二光纤加热器对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凹模上 表面的热敏电阻及时测量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 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5)送钉机构将在冷却室中处理过的铆钉送入第一复合压边圈的中心光通孔中,第 一复合冲头下移至与铆钉的顶端面接触,再推压铆钉切入上板料之中实施自冲铆接;6)随着铆钉下移,下板料流入第一复合凹模的型腔,铆钉的圈足开始向外翻卷,第 一复合凹模的型腔迫使铆钉的圈足切入下板料内,铆钉在第一复合冲头和第一复合凹模的 共同挤压下铆钉的圈足向周边外翻形成铆扣;7)第一复合冲头泄压上移回程,进入下一次铆接的准备工序。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光纤加热器对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如 果上板料的材质是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则调整第一光纤加热器的功率到1KW,上板料的铆接 连接区域被到加热到950°C,上板料的材质是采用铝合金板则调整第一光纤加热器的功率 到100W,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300°C。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光纤加热器对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如 果下板料的材质是采用铝合金板则调整第二光纤加热器的功率为100W,下板料的铆接连接 区域被加热到300°c,下板料的材质是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则调整第二光纤加热器的功率到 IKff,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950°C。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铆钉在第一复合冲头和第一复合凹模的共同挤压下铆钉的圈 足向周边外翻形成铆扣是指:在铆接的过程中,低温的铆钉和高温的上板料与下板料进行 热交换,上板料与下板料温度的下降速度达到27°C /s以上,对上板料与下板料的快速淬冷 形成铆扣,并使材质是超高强度钢的上板料和/或下板料的金相组织完全相变为马氏体。所述的的步骤如下:I)将待铆接的上板料与下板料放置于第二复合凹模上,驱动第二复合压边圈下移 至压紧上板料与下板料;2)第三光纤加热器对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复合压边圈底部的热敏电阻及时测量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温度达到阈 值时终止加热;3)第四光纤加热器对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二复合凹模上 表面的热敏电阻及时测量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 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4)第二复合冲头以100mm/min的速度向下冲压上板料与下板料,直到第二复合冲 头的下止点,上板料与下板料在第二复合冲头压力作用下在第二复合凹模的型腔内形成机 械互锁接头;5)上板料与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形成机械自锁接头后,在第二复合凹模的冷却 水道中通入冷却水,对上板料与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即机械自锁接头进行淬冷,使其冷 却速率达到27°C /s以上,从而使材质是超高强度钢的上板料(2)或/与下板料的铆接连接 区域的金相组织完全马氏体化;6)第二复合冲头上移回程,进入下一次的铆接的准备工序。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三光纤加热器对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 如果上板料的材质是采用超高强度钢则调整第三光纤加热器的功率到1KW,上板料的铆 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950°C,上板料的材质是采用铝合金则调整第三光纤加热器的功率到 100W,上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300°C。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四光纤加热器对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如 果下板料的材质是超高强钢则调整第四激光加热器的功率到1KW,下板料的铆接连接区域 被加热到950°C,下板料的材质采用铝合金则调整第四光纤加热器的功率到100W,下板料 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的步骤如下:1)铆接之前在冷却室中对铆钉(1)实施液氮冷却并使铆钉(1)的温度降到0℃以下;2)将待铆接的上板料(2)与下板料(3)放置于第一复合凹模(5)上,驱动第一复合压边圈(4)下移至压紧上板料(2)与下板料(3);3)第一光纤加热器(7)对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压边圈(4)底部的热敏电阻(9)及时测量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4)第二光纤加热器(8)对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凹模(5)上表面的热敏电阻(9)及时测量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5)送钉机构将在冷却室中处理过的铆钉(1)送入第一复合压边圈(4)的中心光通孔中,第一复合冲头(6)下移至与铆钉(1)的顶端面接触,再推压铆钉(1)切入上板料(2)之中实施自冲铆接;6)随着铆钉(1)下移,下板料(3)流入第一复合凹模(5)的型腔,铆钉(1)的圈足开始向外翻卷,第一复合凹模(5)的型腔迫使铆钉(1)的圈足切入下板料(3)内,铆钉(1)在第一复合冲头(6)和第一复合凹模(5)的共同挤压下铆钉(1)的圈足向周边外翻形成铆扣;7)第一复合冲头(6)泄压上移回程,进入下一次铆接的准备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的步骤如下:1)铆接之前在冷却室中对铆钉(I)实施液氮冷却并使铆钉(I)的温度降到o°c以下;2)将待铆接的上板料(2)与下板料(3)放置于第一复合凹模(5)上,驱动第一复合压边圈(4)下移至压紧上板料(2)与下板料(3);3)第一光纤加热器(7)对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压边圈(4)底部的热敏电阻(9)及时测量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4)第二光纤加热器(8)对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安装在第一复合凹模(5)上表面的热敏电阻(9)及时测量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当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的温度达到阈值时终止加热;5)送钉机构将在冷却室中处理过的铆钉(I)送入第一复合压边圈(4)的中心光通孔中,第一复合冲头(6)下移至与铆钉(I)的顶端面接触,再推压铆钉(I)切入上板料(2)之中实施自冲铆接;6)随着铆钉(I)下移,下板料(3)流入第一复合凹模(5)的型腔,铆钉(I)的圈足开始向外翻卷,第一复合凹模(5)的型腔迫使铆钉(I)的圈足切入下板料(3)内,铆钉(I)在第一复合冲头(6)和第一复合凹模(5)的共同挤压下铆钉(I)的圈足向周边外翻形成铆扣;7)第一复合冲头(6)泄压上移回程,进入下一次铆接的准备工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光纤加热器(7)对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如果上板料(2) 的材质是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则调整第一光纤加热器(7)的功率到1KW,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到加热到950°C,上板料(2)的材质是采用铝合金板则调整第一光纤加热器(7)的功率到100W,上板料(2)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300°C。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光纤加热器(8)对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加热至阈值是指:如果下板料(3) 的材质是采用铝合金板则调整第二光纤加热器(8)的功率为100W,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300°C,下板料(3)的材质是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则调整第二光纤加热器(8)的功率到1KW,下板料(3)的铆接连接区域被加热到950°C。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度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铆钉(I)在第一复合冲头(6)和第一复合凹模(5)的共同挤压下铆钉(I)的圈足向周边外翻形成铆扣是指:在铆接的过程中,低温的铆钉(I)和高温的上板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蔚敏李兵赵文增张梦溪许钦华李永强路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