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加工装置,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强钢板之间或超高强钢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汽车行业在轻量化技术高速发展。通过大量使用轻质、高强材料(如高强度钢板、铝合金以及镁合金等)实现车身大幅减重已经成为车身轻量化最为主要的手段。焊接钢板时随着钢强度级别的提高,会产生焊接稳定性下降、塑韧性变差、裂纹敏感性上升、热影响区性能变化的情况,降低构件的使用性能,因此传统的点焊连接工艺很难在保证不破坏超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强度钢板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铝、镁等轻质合金和高强钢在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属性上的较大差异,同时接触表面易与铜电极发生合金化反应形成氧化膜等特点,传统的电阻点焊技术、胶接技术、固相连接技术等都存在着种种缺陷无法较好的实现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连接。自冲铆接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薄板材料机械连接技术。自冲铆工艺能够满足钢材或铝等轻型材料的连接要求,铆接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其抗静拉力和抗疲劳性都要优于点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激光加热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还包括复合冲头(1)、复合压边圈(6)与复合凹模(15);所述的复合冲头(1)包括第一光纤管(2)与第一凹透镜(3);复合压边圈(6)叠置在复合凹模(15)的上面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1)置于复合压边圈(6)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第一光纤管(2)装入复合冲头(1)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为螺纹连接,第一凹透镜(3)安装在第一光纤管(2)下面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第一凹透镜(3)与第一光纤管(2)之间为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包括激光加热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还包括复合冲头(I)、复合压边圈(6)与复合凹模(15); 所述的复合冲头(I)包括第一光纤管(2)与第一凹透镜(3); 复合压边圈(6)叠置在复合凹模(15)的上面为接触连接,复合冲头(I)置于复合压边圈(6)的中心孔内为滑动连接,第一光纤管(2)装入复合冲头(I)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为螺纹连接,第一凹透镜(3)安装在第一光纤管(2)下面的第一空心圆孔(4)内,第一凹透镜(3)与第一光纤管(2)之间为螺纹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透镜(3)的底面到复合冲头(I)底面的距离为I~2mm,所述的复合冲头(I)、复合压边圈(6)与复合凹模(12)的回转轴线共线。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压边圈(6)包括4个结构相同的I号热敏电阻; 所述的复合压边圈(6)为圆环体结构件,复合压边圈(6)的中心处加工有中心通孔,复合压边圈(6)的底环面上环向至少设置有4个压边圈下端矩形凹槽(7),4个压边圈下端矩形凹槽(7)与复合压边圈(6)的中心通孔不连通,而与其外侧的沿着直径方向设置的压边圈下端方形凹槽(11)相连通; 4个结构相同的I号热敏 电阻布置在压边圈下端矩形凹槽(7)中,与4个结构相同的I号热敏电阻连接的压边圈下端导线(9)分别布置在4个结构相同的压边圈下端方形凹槽(II)中,4个结构相同的I号热敏电阻凸出于复合压边圈(6)的底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强钢板之间或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凹模(12)包括有第二光纤管(17)、第二凹透镜(18)、4个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蔚敏,赵文增,李兵,张梦溪,许钦华,李永强,路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