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1058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与转子配合的定子、安装于电机转子上的换向器及刹车轮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轮的平面端的设有风扇叶片,刹车轮由外罩封闭于电机的尾端。所述的电机外壳上与刹车轮相对的另一面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缝纫机电机内部的风扇与刹车轮组合成一体,同时将散热孔开设于近换向器端,实现了冷却气流从电动机换向器的远端通过电机内部再从换向器端散出的途径,这样,可有效地阻止了换向器上因摩擦而产生的石墨粉末进入电机内部的可能。同时,风扇叶轮与刹车轮组合成一体后,也增强了刹车轮上的冷却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缝纫机专用电机,尤其涉及到这种电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服装工业领域中,工业缝纫机是服装加工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由于有刷电机具有工作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廉而广泛被作为动力而使用低端的工业缝纫机上。这种电机通常在转子轴上都有一个风扇,使电机的工作时能得到有效冷却。因缝纫机电机的外端通常需要设置控制机构,故冷却风扇通常均安置于电机与缝纫机轴连接端。这样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可通过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作用。然而,由于有刷电机中,转子的磁场是通过安装于转子一端的换向器输入电流后产生的,风扇只能安装于换向器的外端,电机工作时,因碳刷与换向器表面的摩擦,经常会有石墨粉末产生,这些石墨粉末很容易被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带入电机的转子间隙内而导致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这种电机存在的设计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改变电机内冷却气流运动方向的新的设计。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与转子配合的定子、安装于电机转子上的换向器及刹车轮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轮的平面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3)、与转子(3)配合的定子(6)、安装于电机转子(3)上的换向器(2)及刹车轮(1)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轮(1)的平面端的设有风扇叶片(7),刹车轮(1)由外罩(8)封闭于电机的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3)、与转子(3)配合的定子(6)、安装于电机转子(3)上的换向器(2)及刹车轮(I)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轮(I)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杰王丽勇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杰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